梯形面積教學心得

2022-02-22 04:27:29 字數 3444 閱讀 8129

育紅小學張靜

上了《梯形的面積計算》這節課,反思整堂課的教學,自我感覺較為滿意的是,突出了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現了**性教學的特點。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課的教學應該說較好地落實了這一理念:

充分讓學生動手實踐——用學具剪剪拼拼,進行了自主探索,並在形式上響應地組織了小組合作交流。體現了**性教學的特點。具體在教學中的體現如下:

放手讓學生自己利用前面的學習經驗,動手把梯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並讓學生通過找圖形之間的聯絡,自主從不同的途徑探索出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在這一環節的教學中,我十分注意突出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讓學生主動操作、討論,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礎上總結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達成了教學目的。在這一環節中,學生出現了多種操作方法,如:

一部分學生把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通過旋轉、平移轉化成乙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一部分學生用乙個梯形沿中位線剪開,翻轉180度,拼成乙個平行四邊形,推導出公式;還有一部分學生用乙個梯形沿梯形的右上角到對腰的中點剪下,翻轉180度,拼成乙個三角形,推導出面積公式。這樣的教學正好落實了《標準》提出的「數學教學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下學習」的理念。尤其突出的是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實實在在地給了學生進行**、發現、創新的時間和空間!

真正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發展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值得指出的是:

這當中還蘊含了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讓學生把陌生的知識自主地轉化為已有的知識經驗,體現了遷移、轉化思想。經過課堂小結的點撥,使得這一教學效果尤其明顯。

二、體現數學與生活的聯絡

首先,在導課時,創設,了請學生幫老師計算電腦桌側面梯形板的面積多少的問題情境,不僅有效提出了數學問題的,同時還激發了學生求知的願望。其次,創設應用探索出來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主要是通過解決一些生活中的梯形的面積來實現的。

課堂上我依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做到了《標準》對於情景的創設「要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的要求。在這一前提下讓學生進行**,是水到渠成,顯示了學習的自主性。在獲取了知識後馬上讓學生運用新知來解決實際問題,使學生切實並切身地體會到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真正體現了數學「**於生活,回歸於生活」的思想。

三、體現練習的層次性

練習的設計體現由簡到難的梯度性,關注後進生,也兼顧學有餘力的學生,做到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發展。

總體來說,這節課我還是比較滿意的,這節課我花了很多時間給學生去研究梯形的面積公式如何推導出來,並讓學生充分的說,雖然最後留下做練習的時間很少,但是我覺得學生學習的過程比結果應該更重要一些。而且從作業的反應情況來看,學生對梯形公式的掌握及運用都很不錯。但是,不足之處還有許多:

1、因為這節課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大部分學生都能做的很好,但是仍有個別學生並沒有認真討論。

2、練習有點少,大部分學生能靈活應用梯形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但少部分學生不能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

《梯形的面積》說課稿

向陽辦育紅小學張靜

我說課的題目是《梯形的面積》,它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內容。

一、說教材

本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梯形的特徵,掌握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面積的計算,並形成一定空間觀念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教材沒有安排用數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積,而是直接給出乙個梯形,引導學生想,怎樣仿照求三角形面積的方法把梯形轉化為已學過的圖形來計算它的面積。讓學生在自主參與探索的過程中,發現並掌握梯形的面積計算方法,讓學生在數學的再創造中實現對新知的意義建構,解決新問題,獲得新發現。

學生學好這部分內容,既發展了空間觀念,又培養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學習幾何部分知識奠定了基礎,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了初步的探索能力,合作意識與生活家餘音繞會主動的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 。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使學生理解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梯形面積。

2、能力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經歷探索過程,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重點:在自主**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三)難點:梯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運用梯形的面積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具:課件 、梯形紙片

學具:梯形紙片、剪刀

二、(一)說教法

根據《新課標》及教材內容的要求,我確定的教法是情境教學法,自學討論法。教師做適當歸納或總結性的講解,充分體現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二)說學法

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規律,採用學生動手操作,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方法,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感受到教學學習的成功與快樂。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目標及重點難點的要求,設計以下教學教學程式

第一環節: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這一環節創設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學過的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你能說出來嗎?它們又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出示乙個灌溉堤壩的橫截面,求它的面積是多少?(課件顯示圖)它是什麼圖形?面積怎樣計算呢?

今天我們就來共同研究梯形的面積。

師:你認為我們該從哪兒入手?(設計意圖:啟發學生運用已學過的知識,大膽提出猜測,激發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又使學生明確了探索目標與方向。)

第二環節:合作**,尋找方法

1、提問梯形面積怎麼計算呢?它是不是也有公式呢?請同學們小組合作,想辦法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提出合作要求。使學生明確小組合作的目標。

2、自主**,合作學習

3、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轉化成了我們學過的圖形,分小組派代表講解。

第一小組合作,用拼擺的方法把2個一模一樣的梯形轉化為學過的平行四邊形。

第二小組是把梯形沿著兩腰中點剪開,變成兩個小梯形,轉化成平行四邊形的。

第三小組把梯形分成兩個三角形。

第四小組是把梯形沿著梯形上底的頂點和腰中點剪開,經過旋轉、平移,轉化成乙個大三角形。

鼓勵學生操作找轉化後圖形各部分間的關係,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並用字母表示。

在小組裡討論:匯報,展示不同的推導方法,學生在交流與展示中相互得到啟發,這樣學生就經歷了乙個學習再創造的過程,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得到更好的發展,之後課件演示總結,再次強化梯形面積公司,並用字母表示出來,這時計算公司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第三環節:實踐應用,鞏固深化

為了使學生理解掌握新知,形成技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得到發展,我們設計了以下練習: 這些練習緊扣教學重點,有層次,有坡度,既是對知識的鞏固,又是對思維的又一次拓展,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體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

第四環節:全課總結,自我評價

回想這節課所學內容,說說自己有哪些收穫?

這一環節主要是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談收穫談體會,及**價,學生間互相補充,共同完善,既整理了本課所學知識,又有利於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五環節:布置作業

既能鞏固新知,教師又能從中得到了反饋,了解教學效果。

板書設計 :

條理清晰,直觀形象,一目了然,突出了教學的重點,有利於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梯形面積》教學反思

梯形的面積計算是在學生學習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與前兩節的教學思路一樣,首先從情境引入梯形面積計算。然後通過學生動手實驗探索出面積計算公式,最後用字母表示出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成功之處 注重呈現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多種推導過程,加強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教學中,首先用拼擺法將...

梯形面積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 操作 猜測 填表 討論等方法探索並掌握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通過遷移前面學法,自主 梯形上下底 高與平行四邊形的底 高之間的關係,能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應用公式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2 培養學生觀察 推理 歸納能力,體會轉化思想的價值。3 讓學生進一步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

梯形的面積教學反思

萊州市雙語學校 情況分析 梯形的特徵及梯形的面積計算是本冊幾何知識中很重要的乙個內容,它是在學生經歷了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推導過程的基礎上教學的。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學習經驗,自主探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的抽取。我提前讓學生準備了幾組他們早認識的平面圖形,告訴他們本節課研究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