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2022-02-11 07:17:47 字數 3577 閱讀 5508

這是一本很易讀的書,裡面所說的道理我們肯定也都思考過,也並不是用很深刻或很優美的語言來表達。但若我們心中所想能夠得到一位有幾十年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肯定,那麼心中底氣自然較之前足很多。

同時,書中所說的道理並非適用於解答教師們的疑惑,同樣適合解決人生中許多矛盾的問題。不妨一讀。

不必要求教師採取同一種生活方式。……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飛翔的,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徜徉在理性思考的樂園中的。我們沒有權力要求所有的人和自己持一樣的生活觀。

堅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別人的選擇,在乙個文明社會裡,這是知識分子應當具備的修養。

在乙個教學群體中,如何在尊重他人的同時,發展自己?我說並不難:能容忍不同的意見,特別是能容忍聰明人,容忍正直正派的人。

無視他們的辛勤付出,只盯著他們獲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變得偏狹,焦急暴躁,心理陰暗,乃至妒火中燒。

心胸狹隘的人,總會把同行貶得不值一文:同行愛好讀書,他馬上就批評「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教書」;同行發表了幾篇學科**,他就說「評價教師還是要看課堂教學」;看到同行上課受到好評,他又會說「只能上課不搞科研不行」;而如果自己樣樣不如人,什麼都比不了,他甚至又會說「沒有生活情調有什麼意思?」——他從來不肯說「很抱歉,我不懂」「我不會,你能告訴我嗎」「不好意思,這本書我沒看過」……

不想吃苦,不肯變革,「混」成習慣,也就希望大家「靜止」,永遠處在同一水平上。

高考折損了許多教師的教學智慧型,也摧毀了一部分教師的專業意識,教師的專業水平下降,學科的地位也會下降。

「告訴」不好,可是不告訴的話學生要花去大量的時間,那「告訴」一下也無妨。不要急,慢慢來。

我們是來欣賞別人的,不是來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長處。

教育者缺乏文明素養,他的學生就可能粗俗。

讓學生喜歡你的課,不是譁眾取寵,除了學養,可能還取決於你有沒有教學的激情,能否讓學生在你的課堂上能盡情地表現自己(哪怕犯點錯誤)。

理論家已經夠多的了,我們就不必去冒充了。我們最重要的工作價值在於實踐,教育工作也不是單純地位了驗證理論。同時,教育理論也是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逐步向前發展的。

對教師而言,他的最高境界就是在實踐中創新。

基礎教育階段,我們所做的許多事也許沒有超過常識範圍,但那些過程有你的愉快,那些感悟和發現來自你的實踐——那故事是你的!

教師的很多任務作不過是驗證常識,然而那些故事是你的,你的作用,可能誰也代替不了。

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好多事,都不要急。

看到有些青年教師因工作出色受表彰,有了「稱號」,你感到自己「進步太慢」,因而自卑,焦急。我覺得你這樣的情緒可能不適合做教師,更不適宜當班主任。很可能的,你自己還是個需要接受心理輔導的青年,你站得不高,你教育別人的「本錢」嚴重不足。

為什麼要這麼急躁?你在追求什麼?教育的乙個重要特徵是「慢」,教育教學是「慢」的藝術。

一名教師,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學生,才會很在意學生對他的態度,在意學生的接受度。——《課前緊張是正常的》

優秀的教師,了解青少年思維的共性,了解教學班級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知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問題會有什麼樣的思維過程;他善於和學生對話,傾聽學生的發言,從中找出合理的有價值的內容,並進一步啟發學生深入思考。

那些隱含在教學細節中的備課思路,體現了教師的思維、對話風格,如果照搬照套,很難成功。

教師不要把自己當演員。你的學生喜歡你的課,主要是因為你引導他進入有意思的境界,通過你的教學,他學到了方法,發現了智慧型,而不是在看一場演出。

中小學教學中的簡單重複導致一些教師的工作技術含量變小。我由此發現了基礎教育某些僵死症的**之一:教育應當是動態的過程,教育者卻可以憑靜態的知識儲備去完成,教師也就會缺乏專業發展的追求。

如是,教師的教學完全可能被其他形式取代。

作為教師,你要善於向學生問出有意思的問題。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他就有可能釋放出潛能,以一種超乎尋常的熱情去主動學習。

我的書包裡放著全部可能用到的書和講稿,還有《新華字典》,因為有不少字我不認識。教師是學習者。在學習上,教師首先要鄭重其事,學生才有可能養成敬重學習的好習慣。

常看到青年教師只拿著一本教材往教室去上課,我就很奇怪,即使教學內容已經爛熟於心,這樣的「派」恐怕對培養學生習慣沒有好處吧。底子厚實固然好,但是無論如何不能炫耀賣弄;萬一有疏漏,學生有可能喪失對教師的信任;更糟糕的,是學生也有可能在治學方面少了一種莊重。

我寧可讓學生認為我水平差,也不願意他們認為我不認真。基礎教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教師水平不夠,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學態度不端正,會影響學生的習慣養成。

在一些名校,老教師把帶講稿上課當做是對教學的尊重,對學生的尊重,是很有道理的。

相當多的教師也並不把自己的職業看得神聖,他們可以和學生談最不入流的話題,不怕庸俗。

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是詩,應試教學是饅頭,只有吃飽了饅頭才能做詩。

你想讓學生做什麼,不一定要那麼急切,時機未到,不如等待。

好的教育除了智慧型,還在於有耐心。乙個孩子的成長,要好多年,作為家長和教師,要有種樹人那樣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

教師的語言要真誠,要能掏出心來,如春風風人,夏雨雨人。虛情假意,既非善意的謊言,也不是對待學生應有的態度。面對學生,教師出言也要謹慎。

該說的不說,不該說的亂說,既會傷害了學生,也會把錯誤的語言方式傳染給學生。

教師的談話要有點境界。不要用庸俗的評價標準去衡量學生。因為個別談話對學生來說是最接近教師的機會,最能直接受到薰陶,如果教師用庸俗的人生觀價值觀對事物作出判斷,那是最危險的事。

家長、教師對他們提出了不切實際的奮鬥目標,而他們由於能力的限制,長時期精神疲憊,實在跑不動了,於是他們乾脆坐下,再也不想站起來了。

因為有著對知識的渴望,因為太想知道事物的究竟,因為想要得到授業解惑,因而憑藉自己的興趣選擇了喜歡讀的書。這些,都是你想要的東西,求仁得仁,何苦之有?

「做任何事,刻苦的結語常常是兩個字:及格;興趣的結語常常也是兩個字:出色。」——錢理群

乙個能取得學生信任的教師,他在作文批閱過程中,是在與乙個個具體的學生對話。這種對話有時也是帶有私密性的。……情鬱心中,需要有個渠道宣洩,他會發現作文是比較好的方式。

我認為教師要對得起這樣的尊重。

有時候,我們很奇怪,學生的寫作為什麼放棄了精彩的生活,其實很可能是學生對能否公開自己的內心世界沒把握。

隨意地干預學生寫作,隨意地講評學生作文,有可能給學生心靈和他的寫作造成負面影響。講評作文時,需要讀學生的做作文,這時,你能不能先問一句:「我可以讀你的作文嗎?」

尊重常識,遵守常識,你在教學中就有可能「無師自通」。有位小學美術教師說過,上靜物寫生課,只要學生思維正常,坐在前排兩側和坐在正面的學生的作業不可能是一樣的。因為角度不同,他們看到的那個茶杯不一樣,所以給作業打分時他會看一下班級座位表。

小學美術教學法裡有這一條嗎?沒有。是他自己想到的。

有位中學物理教師說,他每次布置作業前,都要問學生其他學科的作業有多少,如果已經很多了,他就會適當減一些。師大的物理教學法課上講過嗎?沒有。

是他在教學中想到的。……這些全是常識,是一名思維正常的教師應當想到的。

教師職業畢竟比其他職業有更多的憧憬,因為他的工作物件是人。

我們的社會,要想獲得真正的精神快樂,你就必須作出相應的犧牲,你不可能什麼都輕易得到。

及時地向學生表明自己的憤怒,是一種教育。

我理解學生的情緒。因為他們所受的教育,使他們對社會充滿了美好的感情,而一旦發現被愚弄,發現社會性的虛偽與腐臭,他們便會比一般人感到痛苦,轉而對世間的許多事充滿懷疑,愛憎的情感逐漸淡薄,他會認為一切莊嚴的事物最終不過是一場遊戲,既然是遊戲,也就無須認真。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讀了吳非老師寫的 致青年教師 一書,感覺受益匪淺 邊讀吳非老師的 致青年教師 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 教育行為,覺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違的教育理想。吳非老師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語無驚人死不休的思想戰士。他為迷茫的教育者們,自我反思卻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在他的一篇篇指點迷津之後,我看到自己身上...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接到這個任務因為我沒有這本書,我也從來沒有看過它,本來打算不寫得,可是想想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不寫的理由,正說明了我對事情的一種態度問題,於是我還是決定去寫寫。本想去借來看得由於同事也要看,來不及我就手抄了下這本書的目錄 1.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2.不要急 3.心裡裝著學生 4.尊重常識 5.不放棄理想...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回歸教育的本真 讀吳非老師的 致青年教師 有感 知道吳非老師,是從他寫的 不跪著教書 開始的,裡面的教育思想很是令人震撼!本次拜讀 致青年教師 一書 這是吳非老師因為眼疾告別講台的作品,真實 坦誠,充滿了對教育的熱愛和眷戀 更令人獲益匪淺。乙個個跳動在教育一線的鮮活事例,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事情,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