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2021-03-04 04:27:41 字數 2510 閱讀 1466

接到這個任務因為我沒有這本書,我也從來沒有看過它,本來打算不寫得,可是想想我認為這並不是真正不寫的理由,正說明了我對事情的一種態度問題,於是我還是決定去寫寫。本想去借來看得由於同事也要看,來不及我就手抄了下這本書的目錄:1.

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2.不要急 3.心裡裝著學生 4.

尊重常識 5.不放棄理想 6.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 。

「做個有胸襟的教師」——老師大度,學生才會大氣,用真情打動學生,感染學生。「心裡裝著學生的心」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盡人事,順天意。

雖然這也是一本教育理論的書但是與我往常看得教育理論的書有很大的不一樣,別的書一看就會覺得比較深奧看不懂,一看就很快忘記,而《致青年教師》你只要單看下它的目錄就比較的新穎,獨特更符合我們青年教師的胃口,作為教師資歷不深的我們,這些寶貴的建議,真的可以使我們少走很多彎路,作者所遇見的問題就像發生在我的身邊一樣。

吳老師在書中通過「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裡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這六個方面結合自己教育、教學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闡述了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

其中「心裡裝著學生的心」 吳非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代教育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育問題。他們就像一件白襯衫的頑固汙漬,那麼顯眼,我們很想改變他,卻常常力不從心,或說找不到立竿見影的好方法。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境也不盡相同。

或多或少有些體現某些獨特「個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似乎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別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為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變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常常這樣為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為此松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其中有一段文字說得非常有道理:如果乙個十七八歲的學生行為自私乖戾,而家庭又特別放縱他,那麼這名學生一般也很難有什麼發展。也許只有在成年後遭受重大挫折,或是有了「頓悟」,才可能有轉機。

對於他們的轉變就要「不要急」。

看了吳非老師給我們的提醒後,讓我對教育這份事業更加有信心了,「學困生」、「問題生」等難教的孩子我們只要不放棄根據他們的個性因材施教,會轉變的,說到這又讓我聯想到另一話題我們現在教育比較提倡的素質教育——減負增效。

「減負容易增效難」,這是許多教師的切身體會,可是我們又是推崇減負增效的一代,我們是渴望素質教育的新生力量,我們有為發展素質教育而不斷進取,不斷思考,不斷創新的權利和義務。減負增效不是空口號,不是虛無之物,只要有存在的必要性,合理的條件,符合發展的規律,任何事物皆會逐漸成長,茁壯。 「減負增效」最終得益者將會是學生,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實際上會更加辛勞,不過為了「培桃育李,桃李滿天下」的共同夙願,育人為樂,這又何妨!

那麼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為達到既「減負」又「增效」 的效果,應做好哪些思想準備和工作呢?我認為應做到以下三點:

第一,思想開放,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以「減負」為中心,擺脫傳統模式,不拘一格,師生共同締造「減負」與「增效」之間的橋梁。

「減負」這個字眼,它是帶有預期、目的性的,並非盲目減輕負擔,體現於教學中即是:教學目的明確,教學思路開闊,教學方法新奇,教學重點突出;作業量少效大,「一葉知秋,舉一明三,聞一以知十」;注重及時反饋,測驗方式多樣化,測試題目寧缺毋濫,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和理解能力;課堂之餘多與學生溝通,博愛包容,不以學績分等級,不以品行論優劣,做學生忠實信賴的朋友……

這些是素質教育的實在體現,也是從「減負」昇華至「增效」這個過程有力的保證,堅實的奠基。

第二,因材施教,擯棄「全能」教育思想。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學生不可能每個都一樣聰明一樣乖,由於各方面的影響和制約,學生性格、氣質、興趣、能力互有差異。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區別之一在於:應試教育盲目追求高公升學率,扭曲了「人才」的定義,素質教育則不受其制約,它強調「人性」與「民主」,擺正「人才」的本質涵義,保護學生的興趣。

宋代朱熹說得好:「聖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無棄人也。」

乙個籃球運動員,你不可能叫他搞科學研究;乙個數學家,你不可能讓他攻文學著作。學生喜歡語文,不必強求數學非得完善,學生對英語情有獨衷,也無須苛求其它科目一定要特別優秀。教育的素質化強調的是『全面』而非『全能』發展。

雖說學科之間是互通的,但有必要讓學生文理皆通嗎?教師應順其自然,不可鄙視「長短腳」,不可操之過急,應盡量嘗試利用學科的共通點,潛移默化,產生興趣的轉移,才能兩全其美,相得益彰。

第三,提高自身教育素質和職業道德,累積教學經驗,大膽創新,實踐,尋求突破,勇於攀登。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應時刻謹記慎獨律己,言行一致,樹立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和楷模,意志堅強,保持樂觀態度,臨危不亂,處事泰然。業餘時間,更應不滿自身現狀,廣泛涉獵,博覽全書,參加職後培訓和進修考核,這樣,你才無愧於人民教師這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教師人格魅力,淵博學識,處世哲學,都將是邁向「素質教育」的鑰匙和通行證。

吳非教師的這本書不正好為我們這些需要減負增效的教育者們指明了一條光明的道路嗎?它對教師的教學工作起到現實的指導作用。21世紀社會呼籲素質教育,國家需要真正人才,這一切都有賴於為人師表者的傾力奉獻和辛勤耕耘!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讀了吳非老師寫的 致青年教師 一書,感覺受益匪淺 邊讀吳非老師的 致青年教師 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 教育行為,覺得自己缺少的,是那份久違的教育理想。吳非老師一是位行走的智者,一位語無驚人死不休的思想戰士。他為迷茫的教育者們,自我反思卻無所適從的年青人指明方向。在他的一篇篇指點迷津之後,我看到自己身上...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回歸教育的本真 讀吳非老師的 致青年教師 有感 知道吳非老師,是從他寫的 不跪著教書 開始的,裡面的教育思想很是令人震撼!本次拜讀 致青年教師 一書 這是吳非老師因為眼疾告別講台的作品,真實 坦誠,充滿了對教育的熱愛和眷戀 更令人獲益匪淺。乙個個跳動在教育一線的鮮活事例,面對這些似曾相識的事情,青年...

致青年教師讀後感

資訊科技組金嵐 暑假期間,有幸拜讀了吳非老師的 致青年教師 一書。以往,總是覺得這種教育理論方面的書籍太深奧,看得很累但收穫甚少。可是,翻開 致青年教師 一書,會發現它的目錄很新穎,都是一些拉家常的話,不禁讓我有興趣繼續深入閱讀。於是,乙個個真實的案例浮現在眼前,這些案例都是曾經或者現在正發生在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