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函式單調性的教學反思

2022-02-10 20:50:14 字數 3494 閱讀 3282

彭澤職教中心吳捷

數學概念是數學的邏輯起點,是進行數學推理、判斷的依據,是建立數學定理、法則、公式的基礎,也是形成數學思想方法的出發點,因此數學概念在數學學習與教學中具有重要地位。「函式單調性」是高一數學第一章《集合與函式》的重要內容,它是函式的基本性質之一,在高中數學裡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我從教多年,已經上過「函式的單調性」這一課多遍了。

第一遍是執教第一年,開學未久就遇到了這課。由於教學經驗尚淺,對於教材理解不深,匆匆忙忙地在一堂課時間裡將內容照本宣科講完,自以為是地提了自己以為的重點,又把課本例題全部講解好。當時的感覺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課後第二天交上來的作業顯示,教學目的沒有達到,學生反映對於這節內容感覺好象都聽得懂,但是真的說學了些什麼好象模模糊糊,上課效果和自己看書也沒有多大的區別。

課後反思:學生基本上處於上課聽教師講概念,推導定理、公式,分析解題思路,課後完成作業。從事大量的機械性、重複性的練習之中,逐步形成了單一的、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缺乏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獨立獲取知識的機會,僅以解題練習為主要形式,造成「投入多,產出少」,學習效率低下,抑制了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

第二遍是執教第二年,這一次重新開始,我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訓,上課不貪圖進度和難度。按照大綱要求,將概念引入、講解、重點分析、舉例鞏固、課後練習。這堂課無論是自己或者學生都反映良好,概念清晰,學生在完成課後作業的時候也準確率較高。

但是,在期末複習的時候,問題還是暴露出來,學生對於單調性的概念由於時間關係已經模糊了,產生了類似於則為增函式的錯誤結論。已經忽略了自變數取值的任意性這一基本要求,概念不清。課後反思:

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我想除了學生自身對知識的遺忘,很大程度上與我沒有交代清楚「函式的單調性」概念本質密切相關,學生只是對知識有了表面的理解,這種理解是表象的、膚淺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容易就會消失。課堂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場所,但許多數學知識僅憑課堂專心聽講是難以真正做到理解和掌握的,還必須經過反思這一環節得以消化、吸收。

今年是我第五遍執教了。做為一名高中數學教師,只有在完整地教了幾屆高中數學以後,我才開始對高中數學有了乙個整體的認識,也學會了站在新的高度來理解教材。在講解每一課之前,我都會翻查以前的教學反思記錄,對前幾次的「函式的單調性」的執教記錄就喚起了我的回憶。

如何完成教學任務已不足以滿足我的要求,我思考的是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使學生在準確理解「函式的單調性」的有關概念的基礎上,掌握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加深對概念的認識,為進一步的轉化為程式性知識做鋪墊。前兩次的教學我採用的都是利用課本的引例,即利用二次函式和三次函式的圖象,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單調遞增」或「單調遞減」的現象,然後就單刀直入地提出了「函式的單調性」這個概念,解釋一下要點「任意」、「都有」、「定義域」、「區間」,就結束了,直接進入應用概念的階段。好處是節約時間,直接明了,條理清楚;缺點是學生對於概念的本質認識模糊,很容易隨著時間的流逝將其遺忘,特別是在處理一些概念性較強的證明題時尤為明顯。

為了讓學生對概念理解的更透徹,後續學習更加順利,我在這一次的教授過程中做了適當的調整。引入部分還是採用了二次函式 ,還加入了一次函式和反比例函式 。這兩個特例,前者是課本證明題例2;後者既是例3又承擔著概念辨析的重要職責。

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考慮到學生實際情況(直觀現象容易為其所接受),一方面也是盡最大可能地利用課本承前啟後。學生在描述上述三個函式圖象的時候較為順利,此時我引導學生觀察一次函式的圖象,描述其的特徵:從左往右圖象上公升。

然後順勢提出讓學生觀察其餘兩個函式的圖象,是否有類似的現象。學生1:二次函式圖象上公升;學生2:

二次函式圖象下降;學生3:二次函式圖象下降後上公升。各執一詞。

學生1和學生2在學生3回答後感覺自己似乎錯了,但又說不請理由。此時,教師指出:在同乙個觀察任務中必須按照一定的標準,觀察的順序應沿軸的正方向即「從左向右」,即可得到正確答案。

學生在理解錯誤原因過程中亦得到了正確的研究方法。通過觀察,大家發現了上述三個函式存在從左往右看圖象上公升或下降的現象,及時提出課題「函式的單調性」,並指出以上函式的單調性及增減函式的名詞。直觀上承認這一性質以後,我放棄了以前直奔主題的做法,編制了本地九月份的氣溫變化圖。

由學生仿照剛才的分析,解釋圖象的「單調」特徵。繼而提出:圖象特徵如何轉化為數學語言?

經過思考,學生4:當時,有 ,則函式為增函式。教師:

函式中,取 ,有 ,但 。提出矛盾之後,引導學生修改先前的結論。經過圖象直觀的影響,教師的啟發,學生5終於提出了:

取遍所有的 ,總有 ,則函式為增函式。到此,學生通過自身的探索終於接近目的地,自己給出了「增函式」的定義。我讓學生開啟書本,與書上的定義進行比較,肯定他們的成果,並提示採用書本更為精確的用語。

這個定義的給出,與以往我生硬地將課本定義直接給出大相徑庭,由學生容易接受的直觀圖象開始,先形成「單調性」是函式的一種現象、「增(減)函式」是什麼樣的這樣的印象,由學生自主探索接近、得到定義,學生對此印象深刻,理解深入,而且激發了學生的自信心:原來自己也可以寫數學定義。興奮點啟動以後,後續的學習就順利多了,「減函式」,「單調區間」的定義很快給出。

最後指出「函式的單調性」本質上反映了函式隨自變數的變化函式值相應地發生變化的性質。這個結論的提出,在一定的高度上對「函式的單調性」作出了最本質的概括,學生深受觸發。這堂課到此已經花了25分鐘時間,剩餘時間,我利用「氣溫圖」讓學生回答「單調區間」和「增、減函式」的劃分,課本例1棄之不用;例2對一次函式單調性的證明,由於概念掌握較好,指出自變數取值在單調區間內的「任意」性時,學生很快接受,利用函式單調性的定義證明函式的單調性的步驟也由學生自己歸納,滿足其成功感;例3的證明由於時間關係由學生口述,教師加以補充修正完成。

當堂課由於時間關係未能將函式的單調性講解透徹是最大的遺憾,但是課後反思之下,如果以教學進度來換取學生對這堂課的滿足感的話,那還是得不償失的。課後反思:回顧整堂課,概念引入和深化佔了大半節課時間,反而淡化了以前我個人認為最重要的「單調性的證明」這個環節,但是這樣做的目的不是拋棄單調性的證明,是強化這節概念課的主題,最基本的還是將概念理解透徹,概念不清楚,後面的學習將流於表面和機械,對於學生的後續學習是極為不利的,因此我採用了以上的做法,將「函式的單調性」的第一堂概念課還給「函式的單調性」的定義。

以上是本人對同一堂課三次授課的反思記錄,通過長期的教學反思,對於教材的理解逐次加深,教學方法也在反思的推動下不斷創新,而教與學的改進也引發了新一層的反思,兩者互為相長。反思性數學學習,就是通過對數學學習活動的反思進行數學學習,即通過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和內容的反思,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把已知的知識材料重新組合,產生出新的內容或思想,重構自己的理解。反思性數學學習是將數學作為一種活動來進行理解和分析,是在教師的引導或幫助下,由學生主體把要學的數學知識去發展或再創造的過程;可使學生的數學學習活動成為有目標、有策略的主體行為;可使學習成為探索性、研究性的活動,有利於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個人體驗,提高個人的創造力。

如何提高反思性數學教學的實施效果,則需要從數學教學的實施具體策略與過程入手,結合教師的實際,具體開展以下有效的數學實踐。1、反思數學教學現狀,發現數學問題。2、嘗試「目的----手段」分析,提出假說。

3、制定數學教學計畫,將假說具體化。4、實施研究計畫,進行教學實踐。5、分析和處理研究材料,得出結論,寫出發展性數學日記、**或實驗報告。

這是乙個相對完整的反思性教學週期。如果需要,下乙個週期再從提出問題開始。經歷若干次迴圈和往復,教師學會從選題到驗證假說以及形成研究結論的全過程,從而成為遇到數學教學問題時能用科學方法解決的學者型教師。

對「函式單調性」的教學反思

通過長期的教學反思,對於教材的理解逐次加深,教學方法也在反思的推動下不斷創新,而教與學的改進也引發了新一層的反思,兩者互為相長。反思性數學學習,就是通過對數學學習活動的反思進行數學學習,即通過對所學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和內容的反思,鞏固所學的知識,並把已知的知識材料重新組合,產生出新的內容或思想,重構...

函式的單調性教學反思

不足之處 在觀察正弦函式隨角的逐漸增大,其函式值的變化過程中,正弦函式影象的形成過程不夠準略,雖表現出了週期現象,但沒有在準確的自變數處給出函式值。在剖析定義的過程中忽視了對週期函式定義域無界的特點的探索。定義域是函式的靈魂,可見其重要性,所以必須對此特點加以說明。在學生回答問題或提出問題時,激勵的...

函式的單調性教學反思

霍邱縣河口中學王家明 一 本節課的教學流程 一 問題情境 1 海寧潮,又名錢江潮,自古稱之為 天下奇觀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 海寧潮是乙個壯觀無比的自然動態奇觀,當江潮從東面來時,似一條銀線,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潮起潮落,牽動了無數人的心。如何用函式形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