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教學反思

2022-02-01 13:25:57 字數 1533 閱讀 9710

篇一:挑山工》教學反思

「簡簡單單就是美」。教學《挑山工》這一課,一幅畫、乙個動作,幫我解決了不少用語言很難表達的東西。也讓我明白簡單其實也是一種美。

《挑山工》的第一小節是描寫挑山工上山的情形,為了學生便於理解挑山工的工作,更快地掌握這一段的內容,我先在黑板上畫了階梯的簡筆畫,然後讓學生幫我來畫挑山工行走的路線。這下學生都不約而同地到書本中去尋找相關的句子,過了一會兒,他們便紛紛舉手,畫的路線也很是恰當。線路畫完,挑山工上山的動作又該如何安排呢?

我拿著直尺對學生說:「同學們,假如你是挑山工,這是你的扁擔,你上山的時候會怎麼做呢?請你先看看書,過一會兒我請同學來表演一下。

」話音剛落,學生就邊看書邊舞動著雙手,儼然一副挑山工的樣子。

就這樣,在歡聲笑語中學生愉快地了解了這一小節的內容,我想這麼做遠比我乙個人在台上喊破喉嚨地講解要好得多。也正因為如此,學生學習下面的知識也特別來勁,對我所提問題也是積極思考、認真回答。所以,有時候文中內容很難講解時,我們不妨換種角度去思考,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了,這樣才能使學生能夠去掌握,也樂於去掌握,讓他們自主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篇二:挑山工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中的「折尺路線」,及挑山工為什麼走折尺路線?比較難理解,我在備課時也設計了讓學生畫一畫,走一走,以幫助學生理解。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畫,並請幾個學生上黑板畫,再讓學生離開自己的座位走一走。

活動中,同學們都能理解折尺形的路線了,可還是不明白挑山工為什麼要捨近求遠,走比遊人多一倍的路程。學生大部分沒登過山,更不能體會「與遊人一樣,膝蓋受不了」的感覺。怎麼辦呢?

我突然靈機一動,何不讓學生抬張椅子到樓梯去走一走。於是我帶領學生來到樓梯,讓學生把椅子抬在膝前,先按遊人的路線向上直走,再讓學生和挑山工一樣走折尺形路線,從「左下角斜行向上,走了六七個台階,再反方向走」。上完一樓,然後回到教室,讓學生說說剛才走的感覺。

這下教室裡可炸了鍋,有的說:「直走費勁,斜走輕鬆」;有的說:「自己直走腿會酸,斜走腿沒感覺」;有的說:

「直走椅子老碰到膝蓋,斜走就不會了」……在這個活動過程中,大家有了親身體驗,很容易就理解挑山工話中的深刻哲理,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三:挑山工教學反思

今天在講《挑山工》時,我雖然使盡渾身解數想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但都沒有成功。課文《挑山工》中挑山工肩挑重擔向泰山登攀的激情絲毫提不起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習小組中對挑山工和遊人的登山討論顯得有些冷場。

這時的教學再進行下去也達不到預期的目標了,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促進教學的雙邊活動,有利於學生更好地學習、交流。我靈機一動,在黑板上畫了一幅遊人和挑山工登泰山的簡筆畫,然後根據兩者的行動路線在台階兩邊同一高度畫了一條直線和一條折線。這時黑板上的路線圖引起了部分學生的注意,我便又拿來尺子,讓乙個學生來量一量,其他同學算資料。

「挑山工路程遠、速度慢,卻比遊人先到達山頂」這一問題,我請乙個同學講《龜免賽跑》的》故事,學生們興致很高,並通過這個故事為課文中「我」的「不解之謎」揭開了謎底,很快討論總結出:遊人玩玩鬧鬧、東看西看的時候,挑山工卻乙個勁兒向上登攀,所以挑山工比遊人先到。

本次教學就在學生們熱烈討論從挑山工身上所得的人生哲理的氛圍中結束了。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應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學習。

挑山工教學反思

湖州市織里實驗小學羅云云 案例 師 請同學自讀第一節,想 你讀懂了什麼?生 挑山工走路的樣子。生 挑山工走的路線是折尺形的。生 挑山工走成折尺形是為了保持身體平衡。生 我還明白了什麼樣的形狀是折尺形的。師 真的讀懂了嗎?好,請把文中的話變成畫,畫出折尺形的路線吧。學生人人動手在紙上畫,老師巡視。師 ...

《挑山工》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 挑山工 反思 2011 2012學年度第二學期 虎林市第五小學校王金海 在講過 挑山工 後,我對語文課又有了新的認識,在語文課上既要對學生進行語言的訓練,又要培養深刻理解課文,領悟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還不能讓別人誤認為這是一節品德課,在這兩者之間掌握好度的問題是至關重要的。根據本節課的...

關於《挑山工》教學反思

教了高年級一段時間,發現孩子有一定的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是,提問題的能力卻很得不足。每次上新課前,總會布置孩子乙個質疑的作業,但發現這個作業的完成水平是相當打折扣的。不少孩子只能問出,某某詞語是什麼意思?作者是誰?文章是什麼時候寫的?某某地方現在在 等等問題,而涉及到文章中心,涉及到重點詞句深刻含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