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位數》教學反思

2022-02-01 12:13:20 字數 1553 閱讀 7764

中位數是統計學中常見的量,但是它是第一次出現在小學階段的教材中。平均數、也是第一次作為統計領域來教學。中位數是統計學中常見的量,統計知識的教學一般比較枯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比較被動。

在這次的專題研討活動中,三位老師都注重學生對資料的理解分析,讓學生經歷資料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幫助學生建立起資料分析的觀念。貫穿整個教學環節的是教師充分地發揮了「感悟」的效能,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讓新知的學習變為了學生的內在需求,整個過程學生積極、主動、投入

一、在「快與慢」的對比中感悟

為了讓學生明確「排序」這一前提條件,季老師明確提出「你能按照一定的順序來排列嗎」的數學問題;王老師則通過幾個小組的成績依次呈現按照一定順序排列,凌亂的順序排列讓學生感悟到要給這組資料進行排序;劉老師則乾脆出示一組凌亂的資料,讓學生自己去探索比較時需要將資料進行排序。三位教師讓學生經歷「凌亂」和「有序」這兩種不同的資料呈現方式,使學生在回答同類問題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體驗,獲得快與慢這兩種不同的效果,從而深刻感悟到將資料有序排列後更便於研究,為新知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在「猜與算」的對比中感悟

在引入中位數這一概念時三位老師採用了不同的猜與算的過程,讓學生在對比中進行感悟。季老師首先出示9名學生1分鐘的跳繩平均成績是117下,而小浩是第三名,你能猜一猜小浩大概跳了多少下嗎?學生猜測的成績基本都是在117下以上,這時教師出示出成績單,讓學生大吃一驚,難道是自己的腦袋出了問題,還是平均數出現問題。

王老師則讓出示幾組資料,讓學生說出第一名第四名第7名的學生成績,然後問學生老師想看到這一組學生的整體一般水平時用什麼數比較好呢?學生用了平均數。然後教師問學生你覺得平均數可能在什麼位置,學生猜測後計算平均數,這時才發現不是自己的想象;劉老師則出示一組學生數學成績單,先沒有出示成績,而是問學生怎樣表示他們的一般成績,你打算怎樣算平均數,平均數大概在什麼位置上,然後再出示資料。

三位教師在平均數與中位數的比較上都是通過對比引發學生強烈的思維碰撞。教師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沒有給予正面的否定,也沒有立即予以點撥、引導,而是鼓勵學生自己去感悟,自己去辨明是非,留下了懸念,激發了慾望。為了讓學生能有所悟,教師讓學生以「一般水平」「平均數」為標準評價的跳繩水平,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猜平均數的大小,再通過計算驗證產生矛盾衝突,這一系列的過程為學生從多角度感悟出「用平均數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適」提供了保障,此時,學生已自然地步入了真**的軌道,在思維處於高效運動的狀態下,新知呼之欲出。

三、在「變與不變」的對比中感悟

統計資料時平均數出現了問題,其實是因為極端資料的存在,學生們否定了「平均數」,並自然地產生了尋找新數來表示「一般水平」的慾望。三位教師都採用改變極端資料的方法讓學生體會當有極端資料時中位數是比較穩定的。在對比中充分感悟「118'』不受極端資料影響這一重要特點,此時中位數的內涵已印人了學生的內心深處。

在鞏固練習環節,將練習的題目進行適當的變式,層層深入,比較分析,讓學生感悟當極端資料沒有時,用平均數來作為統計量比較合適。

「對比感悟」貫穿了整個過程,教師處心積慮地為學生創設感悟的條件,營造感悟的氛圍,使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了感悟的狀態,步人了自主學習的軌道。「對比感悟」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得到了有機交融,讓教師的主導性與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彰顯,讓**式學習方式不再流於形式,讓濃濃的數學味瀰漫了整個課堂。

《中位數》教學反思

中位數 教學自評 呼蘭區孟家鄉紅旗小學張玉梅 什麼是成功的一節課?一千個人眼中可能有一千種成功的樣子。別人眼中的成功與否,終究是外在的評價,內心的定位才更應成為成功又或是下一次成功的標尺。這裡自己對這節課下不成功的定義主要源自於自我預設與實際生成的較大差距,理想與現實的心理落差,還有更多的那就是對於...

中位數教學反思

一 1 取自生活,回歸生活。新課標指出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中位數教學反思

我覺得本課設計最成功之處在於整個教學思路非常清晰,是按 為什麼用中位數 什麼是中位數 怎麼找中位數 中位數和平均數有什麼聯絡和區別 中位數在實際中的應用 這條主線展開的,中位數教學反思。教學實施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在實際情境中認識並會找一組資料的中位數,能解釋其實際意義。新課的學習,打破常規,讓學生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