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實踐與反思

2022-01-31 20:36:51 字數 3373 閱讀 8425

新課標反覆強調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這樣的理念也逐漸影響著我們的課堂。我從對思維能力教學的認識、實踐、反思三個方面談談我的想法。

1、思維能力培養的重要性

思維能力可以被理解為兩種能力,一種是遷移能力,還有一種是創新能力,在數學學科中可以理解成解決新異問題的能力。前者在數學教學中是極為看重的,高考數學檢驗的的很大一部分是學生的遷移能力,解決類似問題的能力。而用到創新性思維能力的題很少,壓軸題的最後一問一般比較新,學生沒見過,但是給的時間也不夠,學生完成前面的題目已經時間很緊張了。

由此可以看出,當前大部分的教學和檢測都避開創新性思維能力培養,而這種能力恰恰是學生最需要的。乙個人的思維能力影響乙個人的一生,一群人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影響著乙個民族的發展。因此,思維能力的培養不僅要培養分析性思維能力,還要注重創新性思維能力的保護和培養。

為什麼說保護呢?我在工作中發現,小學生在生活中都很有創新性思維,很有想象力。而到了課堂上很大一部分人就變成了「差生」,另一部分所謂的「優生」也變得沒有生活中那麼有創造力了。

原因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老師沒有保護好,老師的「急於求成」扼殺了學生的創造性。因此,我認為老師在教學時不能急於讓學生馬上就要掌握你準備好的知識,而要給他們時間自己思考、頓悟,在生活中也要鼓勵孩子們思考、發散、想象。千萬不能用自己設計好的框架困住學生。

除了保護,老師還擔負著培養的責任。培養就要從改變自己的課堂教學開始。教材是死的,而老師是活的,教材怎麼用,用得好不好,老師的作用很大。

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能力,可以重新設計教材、例題,教材上的例題不足以讓學生用到創新性思維,那我們就找比例題難的題,學生沒見過的,學生通過解決這個問題,自然發現了新知識。這種模式是思維教學模式,當然,教學時光有例題還不行,課堂上的啟發、提問、展示、鼓勵都有很多的講究,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課堂生成,盡量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思考、發言、討論,這樣學生的收穫是最大的。學生從解決難題中獲得的不僅是知識,還有自信,解決困難的自信,逐漸地養成習慣後,遇到從沒見過的題也不怕了,創新性思維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得到提高。

二、教學實踐及反思

思維能力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在工作中也想把思維能力教學的模式在自己的班級嘗試一下,也有這樣去做,在實踐之後對思維能力的培養有了更多的認識和想法。我認為數學教學中問題是核心,而問題要貼近生活,並且有思維含量。

1.數學問題要貼近生活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教材是以多樣、形象、有趣為宗旨。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積極發現,營造學生需要學習的空間與條件。二年級學生傾聽、理解能力都要相對弱一些,有時教師對同樣一句話重複多次,也只能達到40-60%的效果。

這樣,教師教的吃力,學生學的煩心。怎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呢?我嘗試在教學較難的內容時,要積極設定活生生的畫面吸引學生主動學習,例如:

小熊從家去學校,已經走了35公尺,離學校55公尺,小熊家離學校共有多公尺?在講這道題時,我就在ppt上展示了一幅小熊上學的路線圖,目的是吸引學生的興趣。並且圖對低年級小學生來說也是極為重要的輔助工具。

然後著重啟發學生思考小熊從家開始走的35公尺是哪一部分?離學校還有55公尺是哪個部分?根據畫的小熊和路線圖不僅吸引了學生,而且明白了在小熊上學這一鮮活的情景中的數學道理。

又如在教學數學廣角中:乙個文具盒12元,可以怎樣付錢?這個題的方法多種多樣,但學生對怎樣給錢卻感到有些難度,我在教學中,出示準備好的5角、1元、2元、5元、10元、1角、2角零錢,讓學生在直觀的演示中,帶著濃厚的興趣,帶著乙份深深的思考進行正確的排列給合,輕鬆的解決問題。

回過頭來反思「小熊」的這個例子,這其實是加減法應用題的教學,但是我給的問題還是過於簡單,對小朋友來說沒有挑戰性,應該設定乙個至少大部分人都要認真思考過後才能解答的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並且在教學過程中提示得太多,應該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和展示時間。

2.數學問題要有思維含量

如在二年級學生學了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後,設計這樣的練習題。乙個書包40元,乙個文具盒8元,你能根據這兩個條件提出什麼問題?並口頭解答出來。

這樣的設計既可以鞏固乙個數是另乙個數的幾倍(乙個書包的價錢是乙個文具盒的價錢的幾倍?)這個知識,又使學生複習了乙個數比另乙個數多(或少)多少的問題。(乙隻書包比乙個文具盒貴多少元?

乙個文具盒比乙隻書包便宜多少元?)。

數學教學中,「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思維靈活的一種良好手段,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能溝通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絡,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逐步學會舉一反三的本領,在教材安排的例題中,有相當類的題目存在一題多解的情況。在教學中,如能經常引導、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思考方法來解決問題,為學生提供思維的想象空間。可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

如:有40人過河,每次可以坐9人,要幾次才能全部過河?在學生理解了題意後,我組織學生討論:

每次如果坐9人,幾次坐的人數最接近40並且比40要大呢?學生在討論學生討論:可不可以後,知道了有4只船每只船可以坐9人,剩下的4人單獨坐乙隻船。

這樣共5次就可以全部過河了。9×4+4=40(人)。我又進一步激發最後乙隻船不坐4人呢?

如果不坐4人,那麼前幾次過河又該怎樣安排呢?學生熱烈地討論起來。得到了多種多樣的答案:

9×3+8=40(人)、9×3+7+6=40(人)、9×2+8+8+6=40(人)、9×2+8+7+7=40(人)、8×5=40(人)怎樣安排合理,這是乙個多麼能激發人思考的問題啊!在這樣的設計中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排程了學生各方面的知識經驗,溝通了各個知識之間的聯絡,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所以要加強開放題型的練習,進一步提高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但是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我還是犯了愛提示小朋友的毛病,提示越多,小朋友獲得的能力就越少,所以在今後的教學中要盡量少提示,啟發也要有方法。

又如在教完正方形的周長的知識時,有這樣一道題:乙個正方形的周長是24厘公尺,將這個正方形平均分成四個大小相等的小正方形,求這個小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我鼓勵學生用最合理、最巧妙的方法解答,但絕大多數學生做成24÷4=6(厘公尺),6÷2=3(厘公尺),3×4=12(厘公尺),這時,我引導學生畫圖操作,如下圖:

然後再小組討論:說說小正方形的邊長與大正方形的邊長有什麼關係?這時有個學生頓悟:

24÷2=12(厘公尺),我讓他講道理,他邊操作邊講,將這個大正方形平均分成4個小正方形,小正方形的邊長是大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小正方形的相鄰兩條邊的和就是大正方形的一條邊。所以小正方形的4條邊就等於大正方形的周長的一半。

解法多麼巧妙啊!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只用了一步就求出了這小正方形的周長,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又使學生創造的火花在瞬間迸發。

從這些實踐中可以發現,學生是非常聰明的,只要老師給他時間思考,給他機會展示,每個學生都可以很優秀。但是同時也發現思維教學對老師的能力要求是很高的,首先老師自己要有很強的創新思維,如果沒有,要自己去提公升,這樣才能教好學生。並且老師還要有極強的設計題目以及課堂掌控的能力。

當然,要有培養學生思維能力、保護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教學理念是前提,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再去提公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因此,我對自己有這樣的要求,不僅每天寫一定量的奧數題(小學、初中、高中),還要用思維能力教學模式設計教案、進行課堂教學實驗,然後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思考、總結、反思,從而達到師生共同進步。

如何培養小學生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是筆者根據自己的實踐和體會,從模擬法 分析和綜合法 歸納法 判斷與推理法等幾個方面,談一些自己的看法。因為智力活動的核心是思維,只有經過思維才能深刻地認識客觀事物,只有注意培養學生肯於動腦,善於想問題的習慣,長期地培養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不斷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

小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培養

摘要 人們常說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學習數學的過程就是思維的過程,數學能力的核心就是思維。加強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全面貫徹 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結構的核心,它包括概括能力 邏輯思維能力 直覺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能力等。就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出了幾點...

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我為教育獻一計 在學校的工作會中留些教師發言餘地 我們以往幾年來,學校的工作會議一般由校長指導各個中層幹部布置任務,然後結 束居多,而普通教師想到的好的點子沒機會說出來。這對教學工作和教師的心情都 是不利和抑鬱的。教育教學工作是國家 社會 學校 教師及學生等共同的權利和 義務,在校門內教師是關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