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2022-01-31 20:14:25 字數 5038 閱讀 5477

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教學反思)

教師:竇壽

本單元有承上啟下的作用:1、他是在表內乘、除法,一位數乘多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2、它為學生掌握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學習除數是多位數的除法奠定了紮實的知識和思維基礎。

主要內容有:口算除法、筆算除法。在教學中,我比較注重:

1、 運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動手操作為手段,以**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和計算順序為線索,以達到自主理解算理為核心。如:教學「42÷ 2」時,引導學生運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進行計算,並借助這兩種方法自行**筆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計算含義,從而掌握新的知識,「商中間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這個單元的例7。

在此之前,學生對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較熟悉了。所以在教學中,我主要讓學生採用嘗試、**、討論的方法自己學習計算方法,通過交流、討論明白當除到被除數的某一位上不夠商1就商0。同時在用豎式書寫時,這個過程可以省略。

力圖繼續滲透可以利用舊知學新知的遷移能力,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

2、 勤於思考,有效學習。

思考是學生學習數學認知的本質特點,是數學學習的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我注重將思考貫穿於教學全過程,將操作、觀察、敘述、思考有機的結合,讓學生在操作、觀察、敘述中思考,在思考中體驗、領悟。教師在適當的時間僅僅在關鍵處給予點撥:

說說,「5」為什麼寫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減4餘2,這個2表示什麼?接下去該怎麼計算?

」「比較這兩個算式,有什麼區別與聯絡?」……..從而促進學生思考,提高學習的效率。

統計(教學反思)

教師:竇壽

「統計」這一單元裡,安排的「簡單的資料分析」這一小節,除了要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學習新的統計知識(了解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之外,還有乙個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結合實際問題,進一步教學根據統計圖表進行簡單的資料分析,作出合理的推斷本單元主要是通過這樣乙個素材作載體,把資料分析與解決問題結合在一起,使學生再一次經歷統計的全過程,更好的理解統計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統計觀念。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是讓學生認識統計圖的另外一種形式橫向統計圖,並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並作出合理分析和**,培養學生利用統計方法推測和預見未來的意識。在新課開始之前,我一直在想,應該找到乙個學生們生活中熟悉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課前小研究,於是,我選擇了同學們每天要做的「吃早餐」作為調查物件,一來,讓學生親身體驗調查收集資料的過程,對學生來說,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和孩子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事情,相信孩子們在平時的生活中也必然有所想所思,這樣,孩子們在讀了圖表後,也能進行相關的決策。

我覺得我後面設計的判斷用那種統計圖表示學生所喜歡的體育專案這道題,在此處,顯得有點多餘,還好,學生在說的時候,都持有不同的意見,也聽到了不同的同學不同的聲音。在小動物比賽跑這道題上,學生們在回答時,對於圖上提供的資料,能想到很多,這也算是學生對資料進行的一種充分的分析和思考吧。孩子們閃現了很多知識的靈光:

如鴕鳥比較有耐力,善與長跑,獵豹動作迅猛,但是耐力不強,不太善與長跑,善與短跑。。。。。

縱觀全課,我覺得條例還算是比較清晰,也能看到孩子們在課堂上的所思所想,但是,學生過於沉穩,氣氛不夠活躍,教學設計,也不夠嚴密,比如對教材的解讀和把握還不夠完美,以後還需在活躍課堂氣氛方面多下功夫。

年、月、日(教學反思)

教師: 竇壽

年、月、日這一單元是在學習了時、分、秒的基礎上。本課的學習內容主要包括認識大月、小月和二月,掌握平年、閏年。年、月、日的相關知識都是學生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的,所以,在教學時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從生活中挖掘可以為學習所用的素材**學生學習,並讓學生在實際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的過程中去理解、內化知識。

在備課方面,我力爭做到以下幾點:一、尊重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數學課程標準(試驗稿)》指出: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學生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幾乎天天接觸年、月、日的有關知識,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知識積累。但需要關注的是,不同的學生在這方面的積累是有差異的。

而且,學生關於年、月、日的知識應該也是非系統的,模糊的、甚至也可能有錯誤的理解,但是都為他們學習年、月、日打下了基礎。因此在本節課的設計時,我首先安排給學生送禮物(年曆),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接著讓同學們交流自己了解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啟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為進一步學習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奠定基礎。

二、尊重學生的獨立思想。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秘的感覺;誰缺乏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物。

本節課,我首先向學生提供了豐富的事實材料(不同年份的年曆卡片),讓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與思考,去發現知識;讓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產生思維的碰撞,去深化理解知識,接著,我安排讓學生創作記憶大小月的方法,像數學家一樣發現了用拳頭記憶的方法,他們經歷了再創造的過程。我還安排了小遊戲,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大小月的信心。

三、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學習數學的重要目的在於運用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要實現這一目標,我們在教學中就必須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現實生活的問題數學化,把數學知識生活化,」大膽地開啟門窗,讓現實生活的「燦爛陽光」照亮我們的數學課堂,讓數學學習活動更加富有生機和活力,更加貼近生活,使學生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數學是從生活中走來,在生活中發展,為生活而服務的,從而體會數學的價值,增進對數學的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生活現象,去解決可能遇到的實際問題。

在最後我安排了一些實際生活中,與年月日有關的練習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數學課堂還給學生,把學生推到自主學習的舞台上,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促進學生發展的課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學生喜愛、不願下課的課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是煥發生命活力的課堂

製作年曆(教學反思)

教師:竇壽

《數學課程標準》將實踐活動做為數學學習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孩子們愛上活動課,通過製作年曆活動的實踐活動,學生進一步鞏固年月日的有關知識,加深對所學習的知識的理解。學生知道年曆的結構,會看年曆,初步掌握製作方法,會用簡單的推理的方法製作年曆,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能力。

活動基於學生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絡生活,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通過實踐活動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學以致用。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

教師:竇壽

這部分的學習內容是在學習了筆算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的筆算乘法分兩個層次編排。先出現不進製的,突出乘的順序及部分積的書寫位置,幫助學生理解筆算的算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是本單元的教學重點。

因為,學生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不僅可以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還為學習多位數四則混合運算打下基礎。而且,為學生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因數是更多位數的乘法問題,奠定了基礎。因此在計算體系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新課程基本理念,學生的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現實的、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學習計算的教學,首先要把計算內容都置於實際生活的背景之下,如送報紙(送信)、估座位、購書等。讓學生在現實問題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計算方法。

然後,為學生提供生動有趣、有意義的、聯絡生活的情境材料,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計算教學與解決問題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學生體會計算的作用,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並且,對於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良好的數感是十分有利的。

由於這是一堂計算課,因此非常需要教師精心設計課堂練習,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加深對法則及算理的認識,激發學習興趣,提高計算能力,並培養學生認真計算、書寫工整的良好學習習慣。練習是一種有目的、有步驟、有指導的教學活動。有目的性的練習就是要教師在設計安排練習題時,要悉心鑽研教材,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精心安排。

也就是說教師在設計練習時必須明確每一道題的練習意義,確保一步乙個腳印,步步到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練習的優化。同時作業也要注意層次性,教師在編排練習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不能搞「一刀切」和「齊步走」。

避免差生吃不好,優生吃不飽。努力做到編排練習深淺適宜,分量適當,搭配合理,使學生在自己臨近的思維發展區得到充分發展。

《面積》教學反思

教師:竇壽

本節課是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及初步掌握它們周長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部分內容也是學習和探索其他平面圖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重要基礎。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面積的含義,教材安排了三個不同層次的實踐活動,結合具體例項,初步感知面積的含義,通過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實踐操作,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

在教學中,我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例項,引導學生自主**出面積的含義,知道物體的面積有大小,並會運用不同的方法比較物體面積的大小。

在整堂課中,我的課件做的比較多,因為我認為,三年級的學生年齡還小,理解能力也不是太好,老師說的再多,也無濟於事,但他們的形象思維還是挺不錯的,所以讓學生在觀察老師演示課件的過程中理解什麼是面積,學生雖然說的不是太準確,但我知道,他們已經理解其中的含義了。

學生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積極性很高,運用數格仔的方法比較圖形的面積,簡便而又準確。

小數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教師:竇壽

備這節課,自己總覺得不知道該把教材挖多深,老教材中的這節課有小數的讀法和寫法的介紹及小數意義的介紹,而新教材中卻把讀法和寫法給「模糊」教學了,難度降低了許多,只要求學生能口頭會讀,也沒特別地指導寫法,還要求小數的意義不能脫離現實背景(主要以**和長度單位)抽象地去學小數。所以在設計本節課時差不多按照教學書中的過程來進行教學,也談不上什麼創意。

課上好後感覺在教學小數的讀法、找生活中的小數(課外資料)、小數在**表示中的含義,這幾個環節,學生學得還比較紮實。但在教學長度單位中的小數含義時,設計比較牽強,學生對分數與小數的關係理解也不夠透徹,以至於在找一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及後來的兩位小數與分數的關係時,學生不能講出。課後想想,是否可以這樣設計:

把元角分和長度融合在一起,在**中就安排分數與小數的關係教學,然後針對發現的規律,讓學生思考,為什麼在長度單位中可以這樣或者為什麼應該這樣?引起學生的思考,通過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引導其利用以前學過的分數知識幫助解釋,到達認識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的目的。

本節課讓我覺得最成功的地方是我設計了兩張**,在孩子們自學好以後填表,把整分公尺、整厘公尺的數先寫成分數,在寫成小數。然後讓孩子觀察**中的小數,它們有什麼不同的地方?怎樣分數可以寫成一位小數,怎樣的分數可寫成兩位小數,通過**的對比,孩子們馬上就能回答出來。

我覺得應該讓孩子知道十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一位小數,百分之幾的分數可寫成兩位小數。**設計更利於讓孩子們比較、體會。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過去的一年,我擔任三年級數學的教學,回顧一下,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現就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問題和現象反思一下 1 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究其原因較多,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個人認為既有主觀 也有客觀的。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嵩陽二小李俊熙 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比較複雜的,我個人認為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及教學基本功是否紮實也是很關鍵的。於是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提公升自己本身的教學水平,同時我還積極的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善自己...

三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許二小田宇 小學三年級,是小學階段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的轉折點。必須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優良的學習氛圍。但是,要想讓學生一堂課40分鐘全神貫注的聽講確實不易,就算是好同學也很難做到,老師講課的時候必須讓他們把焦點放在老師身上。小學三年級的數學教學,最令我煩心的是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原因較多,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