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的反思

2022-01-04 12:35:49 字數 3737 閱讀 8490

2、有效的課堂教學,要做到教師的眼中有學生。

首先,教師在備課中要正確處理好備課中的「備教材」 、「備學生」 、「用學生的眼光看教材」三者的結合。但相對於「備教材」而言,「備學生」 、「用學生的眼光看教材」更為重要一些。新課標在很大程度上更加注重和優化人文性,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備課時應該更加關注學生,認真處理好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材、學生和教材這三對關係,要充分利用教材這一橋梁與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

從而在教學環節的設定、課堂組織方式的確立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例如:在教學《圓柱體的表面積》一課中,本人將教學目標進行了分層次設計,在知識技能方面,後進生只要求了解圓柱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進行簡單的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而中等生和優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要求解決較難的求圓柱表面積的實際問題。

(如「求無蓋圓柱水桶表面積」等型別習題), 在過程與方法目標上,後進生只要求在教師的講解、演示下理解圓柱體表面積計算方法,中等生要求在小組合作和教師引導下理解計算方法,而優生則主要通過自主**和拼拆圖形的方式理解與掌握。這樣分層次的目標設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達成同一訓練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跳一跳,摘果子」。

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其次,教師上課時要關注學生的聽講狀態、互動情況。在學習過程中,會有許多生成性資源,教師要善於把握和捕捉這些稍縱即逝的資源,對課堂生成進行精心的預設,根據學生的實際問題和教學內容提出具有挑戰性且有價值的問題,引發學生探索求知的熱情,提公升學生的數學思考,使生成的問題成為學生研究數學問題的重要資源和探索的平台。教師合理的、巧妙的利用好生成性資源,可以讓我們的課堂更加的豐富多彩,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反之,則會影響課堂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廢品》一課中的一道練習題,「小鹿身高65厘公尺,小熊貓再長4厘公尺就和小鹿一樣高了」。這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列法,65+4和65-4,對於這兩種做法本人沒有馬上判定誰對誰錯,決定讓他們對自己的做法進行辯論,原來列加法算式的孩子認為:

小熊貓再長高4厘公尺就應該加上,也就是說這類學生沒有明白「誰多誰少,誰比誰多,誰比誰少」這一關鍵性的問題。在辯論中他們明白了原來「再長4厘公尺」的意思是還差4厘公尺和小鹿的身高相同,也就是比多的數還少4厘公尺,因此應該用減法的道理。雖然這裡花了不少時間,也不符合老師課前預設的教案,沒有完成預定的目標,但是本人相信有了這次辯論,孩子們的認識已經有了一次提高,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缺憾不一定不美。

因此,如果發現我們的教學和學生現狀不適應,就要考慮為什麼不適應,**不適應,是我們講授的內容學生接受不了還是其他原因。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動起來(動手、動眼、動腦),是教師的原因、課程的原因還是他自身的原因,怎麼改進更合適。我們教師一定要摒棄那種「我講我的,學生做自己的,老師很累,學生沒有收穫」現象。

二、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基本手段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自主**、合作學習的方式在我們的課堂教學中被廣泛地採用,它將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作為核心實現數學化,講求數學思維的含量,能促進學生對數學思想、方法的理解與把握。有效的自主**、合作學習是在學生需要的基礎上進行的,研究的問題必須具有現實性、挑戰性、思考性、能引發學生廣泛的,深層次的思考。反觀目前的許多課堂教學,「為討論而討論」,「為合作而合作」,「為活動而活動」等華而不實,虛有其表的教學現象頻頻亮相。

是部分教師對合作學習持不放心態度。他們對合作結果反覆問,然後又反覆解釋,覺得是拖泥帶水,顛來倒去,是沒有實效性的。因此本人認為,教師必須要精心設計**的問題,用數學問題的魅力引發學生**的熱情。

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的實際,提出適當的**問題,為學生自主構建新知識,**數學知識注入活力。 另外也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去發現、去猜想,教師注意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去實踐操作進而得出科學的結論。

1、認真研讀教材,體會編者意圖,明確教學重、難點,把握課堂教學節奏,精心設計教學方法。

例如:「100以內數的認識」的課,按照教材的編排意圖,數100根小棒,要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捆成一捆,數出10捆;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應該多交流,說一說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理解為什麼把10根捆成一捆。讓學生在合作交流過程中感知100的大小,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數100以內的數;體會數數的根據是十進位制計數法,知道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但是,教師在教學時,學生4個人一組合作數出100根小棒後,成員間沒有什麼交流,然後讓每個小組的代表匯報自己小組數了多少根小棒,都是怎麼數的。學生花了很多時間匯報自己是1根1根地數、2根2根地數、5根5根地數……然後教師發現時間不夠了,就匆忙結束合作學習,進入下乙個教學環節。實際上這是教師沒有完全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和重點,沒有很好地設計怎樣通過合作學習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沒有向學生說清楚合作的要求和目的是什麼,學生沒有體會數數的根據是十進位制計數法,即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這樣就使得課堂中的小組合作流於形式,缺乏實效性。

2、明確合作目標,合理分工,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一年級上冊整理和複習(二)中,本人是這樣做的:1、出示口算題:

20以內的進製加法算式共16題(**車方式進行口算)2、師:這些題都是前段時間學習的「20以內的加法」,今天我們就要對「20以內的加法」進行整理和複習3、師:如果要給上面題進行分類,該怎麼分?

請學生觀察後匯報。4、在學生按順序說出分類的方法後,請4人小組合作從信封裡拿出算式卡片自由選擇分法將上面的算式進行分類5、師:老師發現這樣的擺和分不便於觀察,我們把它按一定順序橫著或是豎著貼在這張有格仔的大紙上。

注意:一定是要按一定的順序貼(要求:在貼之前,先決定誰拿膠棒、誰拿算式、誰貼算式、誰檢查),在本節課的小組合作中,始終有著明確的要求,第一次,要求學生按已有的標準進行分類。

並對學生合作情況教師及時做出了評價,並介紹了優秀小組的方法。第二次,當老師發現學生合作的方法存在問題時,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一定是要按一定的順序貼。

在貼之前,先決定誰拿膠棒、誰拿算式、誰貼算式、誰檢查。並且在合作交流時教師及時提醒和指導小組中的每乙個學生進行相互的討論和交流。這樣做到人人有事做,人人動手做,使小組合作交流不停於表面,充分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長期堅持這樣的訓練,對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必然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

實踐證明,在合作交流中教師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1、重視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的培養。

2、對合作學習提出明確的目標。

3、合理的組建小組人員的搭配,明確小組成員分工,組織好組內、組與組之間的交流。

4、注意培養學生合作技能和良好的合作習慣。

5、為合作交流留下足夠的空間和時間以此保證合作交流的有效性。

6、在合作交流中,教師要給予適當的指導與評價。

三、經歷真正的「數學化」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關鍵

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應該體現在讓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但是不能說只要經歷了「數學化」就是落實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本人認為:小學數學教學的實效性應該體現在讓學生有機會真正經歷「數學化」的過程;經歷「數學化」是落實課堂教學實效性的重要方面,但不是唯一的途徑。

經歷數學化的過程是數學教學有實效性的基礎,但不是數學課堂實效性的必然。我們數學課堂一度過於花俏,缺了數學味,又逐漸過於關注數學化了。例如:

一些教師對數學化的理解過於片面,過分強調應用題教學的「現實性」,在教學高舉「生活化」這面大旗,事事必「生活」,題題必「情境」。過於追求形式,在教學中一味地創設情境,而對問題中所蘊含的數學思維價值不願挖掘,覺得一分析數量關係就是 「走老路」了,一談數學算理就是不「做」數學了。甚至認為教師上課一旦涉及「數量關係」就是老觀念,老辦法,老思想。

一些老師在教材提供的富有生活化氣息的主題圖上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弱化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對教學的目標模糊,使得學生的學習變成「霧裡看花」。

因此,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用心地去體會,讓學生理解數學內涵,使學生在親身經歷現實並進行數學化的過程,學會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學會在現實生活中發現數學資訊,獲取知識,在**數學知識的同時感受數學思想和數學方法,從而經歷「數學化」的學習過程。

對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的反思

鄭健 隨著課程不斷深入,對於 如何有效地組織好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 的問題我們愈加有了冷靜的思考。下面本人結合培訓所得以及自己的教學對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談一點個人看法。一 關注課堂教學質量 課堂效率是提高課堂教學實效的基本保證 追求高質量的教學質量 講求高質量的課堂效率是落實課堂教學實效性的...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實效性

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可謂異彩紛呈,而有些課堂的實際效果卻不盡如人意。一些教師一味強調開放與自主,在課堂上很少進行規範的板書 清晰的講解,很少留給學生獨立看書或做作業的時間。怎樣提高課堂實效,處理好有效與開放的矛盾?筆者認為,需要在繼承與創新中尋求平衡。一 時間觀念 教學時間是十分寶貴的,它決定著課...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實效性

張相洲 摘要 提高課堂教學實效性是新的時期對教學工作提出的要求。如何在課堂內增效益 提質量當是教育工作者不懈的追求。激發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實效性的關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1 創設良好的開端 2 創設教學情境 3 聯絡生活 4 利用競爭 5 適當鼓勵。關鍵詞 數學課堂 實效 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