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研究》讀書心得

2022-01-02 18:31:21 字數 925 閱讀 9911

讀了《教師如何做研究》這本書後,學習了很多新的知識,將收穫簡單彙總如下:

1、求新求異。選擇課題後發現有人研究,便擱臵一邊,重新選題。盲目引入新的名詞術語,並沒提供新的意義,對教育實踐沒有新的解釋和指向。

學校面臨的許多問題是有共性的,但學校之間的情景、傳統各異,辦學思想不同,別人的研究並不能解決你的問題。所以,對同樣的課題作深入研究,有時也是必要的。

2、貪大求全。選題寬泛,涉及因素眾多,關聯著一系列問題,且研究課題沒有明確的目標指向、鮮明的問題意識和清晰的解決線索。這樣的選題不可能深入,甚至難以為繼。

3、跟風追潮。一旦出現新的動向或潮流,聞風而動,做相應的各式各樣的研究。它說明學校缺乏主體意識和對自身面臨問題的捕捉能力、應對勇氣。

獨立確定研究問題,自主開展研究,是學校教育科研的內在要求和規定。

4、課題至上。「校校有課題、人人搞科研」被當作「科研興校」的重要標誌。以課題形式搞科研,可以使研究在相當長時間內集中較多的人力物力,解決乙個突出的問題,且使研究方向明確、成果較為突出。

但是,課題不是科研的代名詞,隨機的、情境的、個別的問題亦可作為研究物件。教師在實際工作中針對一系列具體、特殊的問題進行系統的反思,雖然不在預定的課題範圍內,但同樣是重要的、有深刻價值的研究。

5、**情結。很多人以為科研就是撰寫並發表學術**。**只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種表達方式,甚至不是主要的方式。

案例、敘事、日誌、反思記錄等,都是教師教科研活動的重要載體,它們既是研究過程的記錄,也是研究結果的體現方式。教師始終生活在教育教學的現實場景中,其所思、所感、所悟常常不是**可承載的。**方式是教師不熟的,且不是教師表達研究成果所必需。

6、穿鑿附會。向專業研究者看齊,想方設法引用大量理**獻,分析介紹國內外學者的認識、觀點;似乎只有和精深的理論攜手,才能彰顯研究的力度和分量。教師研究的存在價值或魅力不在於驗證理論或詮釋專家的論斷,而在於對教育現場的把握和判斷,在於對教育事件作出的意義分析。

《如何做最好的教師》讀書心得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因此,對於懷著 做最好的自己 心願的老師們,為達成所願 做最好的教師 還應該把這些愛化作 潤物細無聲 的 愛心之雨 通過教學實踐 灑向 所教授的所有學生。乙個人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乙個老師創造乙個感人的場面並不難,但乙個老師,能夠長期像書中所提到的教育家們對...

教師如何做研究

一直以來,跟教育有關的書看得比較少,倒並不是自以為教育水平有多少了不起,而是因為 一是接觸到的機會不多,二是總覺得理論性太強的東西深入不進去,三是自己的 惰性 所致。看著身邊乙個個在不斷的學習 反思 研究快速成長起來的同事,不由得心生羨慕!最近,粗粗拜讀了鄭金洲博士的 教師如何做研究 書中的論述讓我...

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讀書筆記

帶給我的幾點啟示 1 知道質的研究是跟量的研究相對應的關係。量的研究是一種對事物可以量化的部分進行測量和分析,以檢驗研究者自己有關理論假設的研究方法。量的研究有一套完備的操作技術,包括抽樣方法 如隨機抽樣 分層抽樣 系統抽樣 整群抽樣 資料收集方法 如問卷法 實驗法 數字統計方法 如描述性統計,推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