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研究

2021-09-19 10:27:19 字數 975 閱讀 6051

一直以來,跟教育有關的書看得比較少,倒並不是自以為教育水平有多少了不起,而是因為:一是接觸到的機會不多,二是總覺得理論性太強的東西深入不進去,三是自己的「惰性」所致。看著身邊乙個個在不斷的學習、反思、研究快速成長起來的同事,不由得心生羨慕!

最近,粗粗拜讀了鄭金洲博士的《教師如何做研究》。書中的論述讓我對研究有了新的認識。原來教師搞研究,就是從每天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入手的,它不深奧,不抽象,不枯燥,就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為研究物件,持續不斷地對教育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從而彙總出自己的教育教學智慧型,提公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這就是行動研究。

真沒想到,原來自己也在不知不覺中成了乙個研究者。而研究的方式也不僅僅是我所熟悉的「教育日誌」一種,還包括「教育敘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教學課例」等多種方式。在「教育日誌」這種研究方式中還包括「備忘錄」「描述性記錄」「解釋性記錄」三種形式,像前兩種形式,我平常就很少用到,等教學研究需要時,一些詳細的資訊就捕捉不到了。

鄭金洲教授還指出當前學校教科研存在的誤區:求新求異、貪大求全、跟風追潮、課題至上、**情結、穿鑿附會。教科研搞到最後往往成了形式主義,成為一種任務,或者是教師晉公升評職稱的依據。

到了這種境地,未免太過悲哀。在書中,作者依然給出了走出這種困境的方案,即學校教科研必須有明確的指向——解決學校實際問題,提公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或者促進學校持續發展。只有實現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鄭金洲博士在《教師如何做研究》一書中的論述讓我的心豁然開朗起來。原來教師搞研究,就是從每天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入手的,它不深奧,不抽象,不枯燥,就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作為研究物件,持續不斷地對教育和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從而彙總著自己的教育教學智慧型,提公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就這麼簡單,這麼實用!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我也反思自己平時的研究工作,存在著很多不足。比如研究方式過於單一,問題意識不夠,對所發現問題缺乏持續不斷的系統化的思考等等。當然,發現不足是改正的前提!

我在教育科研中的一些不足和困惑在讀完這本書後得到了部分的解決,剩下的工作是什麼?是改正、是實踐!還有讀書,學習和反思!

《教師如何做研究》讀書心得

讀了 教師如何做研究 這本書後,學習了很多新的知識,將收穫簡單彙總如下 求新求異。選擇課題後發現有人研究,便擱臵一邊,重新選題。盲目引入新的名詞術語,並沒提供新的意義,對教育實踐沒有新的解釋和指向。學校面臨的許多問題是有共性的,但學校之間的情景 傳統各異,辦學思想不同,別人的研究並不能解決你的問題。...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楊玉東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課例研究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教師教學研究的話語系統中。然而,學界對於課例研究的看法不盡相同,導致了實踐中教師對於課例研究的模糊認識,使大家對於課例與案例 課例與教案 課例與課堂實錄 課例與經驗 之間的區別不加思考而混用。本文的研究旨在廓清模糊認識,加深人們對此問題的理解...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新課程改革以來,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課前如何備課,如何進行課例研究勢在必行,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做好課例研究,與一線教師共享研究成果。一 課例的真正含義 課例 是乙個實際的教學例子,是對乙個教學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即 講述教學背後的故事 一 課例是乙個實際發生的教學例項。許多教師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