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2022-08-03 05:21:07 字數 4927 閱讀 4194

新課程改革以來,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課前如何備課,如何進行課例研究勢在必行,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做好課例研究,與一線教師共享研究成果。

一、課例的真正含義

「課例」是乙個實際的教學例子,是對乙個教學問題和教學決定的再現和描述,即「講述教學背後的故事」。

(一) 課例是乙個實際發生的教學例項。

許多教師會把課例與教案、課堂實錄混淆,教案是教師上課前預設的文字計畫,課堂實錄是對實際發生的課堂進行逐字逐句地文字記錄,課堂實錄本身是客觀的記錄,我們不能從中直接看出教學的思路和想法,如果看出了也只是推測。而課例在「講述故事」時有可能運用教案來說明為何這樣授課的思路和想法。原來授課的老師和研究人員「背後的故事」並不能包含在其中。

(二)課例是乙個有學科內容的課堂教學。20世紀90年代,教育研究出現了三個新的動向:第一,開始注重「自下而上」的定性研究方法;第二,研究人員開始走進課堂和教師一起研究教學問題;第三,培訓過程與研究過程逐漸合為一體。

在此背景下,案例研究成為教育領域的新寵。課例聚焦的是有學科內容的課堂教學,而非一般性的教育問題。所以課例與案例的最大不同在於以學科教學的內容為「載體」,課例與案例的關係可以用下面的集合關係表達:

從上面這個集合圖可以看出,教育案例不過是案例中的一類,案例的範圍最大,在各個領域都有;而課例又包含於教育案例當中,只有那些以學科教學內容為載體、具有乙個研究主題的教育案例才專稱為課例。

(三)注意區別課例與課例研究

課例與課例研究的區別,好比教案與教案設計的區別。前者指最後產生的成果形式是乙個「課例」,後者把形成這個成果的過程稱為「課例研究」;前者是靜態的結果表達,後者是乙個研究的動態過程。所以通常我們說「課例研究」往往指的是「做課例」的過程,說到「課例」往往指的是成果表達形式

二、課例的構成要素

(一)主題與背景

主題與背景是課例的第一要素。因為課堂教學是複雜的,通常的聽課、評課往往對一節課從各個角度提出各種改進意見。課例研究並不追求通過一節課試**決很多個問題,而是追求通過乙個課例認識乙個小的研究問題——這就是研究的主題,「小」才有可能「深」。

研究的主題最好從課例的題目就能看出、或者開門見山地交代,這樣別人可以直接地知道這個課例**什麼方面的問題,而不要讀了洋洋灑灑幾千字還不知課例想解決什麼問題。主題從**來、為何選擇這個主題進行研究?這就需要交代該課例產生的背景。

例如,背景中可以交代主題是來自教學中常見的困惑、來自教學中常見的困擾難點、來自課改中的核心理念的踐行等。背景的交代可以使讀者感受到整個課例的價值和意義所在,幫助讀者理解課例中改進課堂教學的背景和條件等。

(二)情境與描述

課例的載體是學科課堂教學,因此課堂情境的描述是必不可少的,但這不等同於把大篇的課堂實錄直接擺進課例報告裡。課例的描述不能杜撰,它**於真實的課堂教學及其改進教學的研究過程,但其情節可以經適當的調整與改編,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緊緊環繞主題並凸現討論的焦點。各個課堂情境的選擇要環繞課例研究的主題,有時為了凸顯與研究主題密切相關的問題,甚至對片段中的語言也可做適當剪裁(如用省略號略去一些無關的話語、刪去一些口頭禪等)。

除了使用第一手的直接的實錄描述,也可以用作者講述的方法對實錄片段進行第二手的描寫,包括作者本人當時的想法、感覺等都可以寫入課例。圍繞主題的情境描述要追求準確、精簡、引人入勝。

(三)問題與討論

課例反映的是教學改進的過程,因此在課例描述中必然包含著提出的問題,以及由問題引發的後續討論。因為課例反映的是教學研究「背後」的故事,交代產生這個課例的過程中的問題線索,使讀者知道研究教學進展過程的來龍去脈,否則讀者只是感覺到描述了一節「好課」,卻不知產生這個「好課」的過程是怎樣的。對讀者來說,把研究授課的問題及其討論梳理出來、展現過程,可能更具啟發價值。

課例描述中提出的問題有的可能在後續討論中解決了,有的沒有解決,但都可以呈現出來。甚至作者可以提出一些開放思維的後續問題或兩難問題,留下乙個今後可以繼續研究和討論的空間。對於研究過程中提出的各種問題加以篩選和梳理,最好問題的線索能夠環環相扣,這樣對讀者更具吸引力,而且可以引發深入思考和討論。

那種沒有問題的課例描述,或者說只是一節「好課」的展示,實際上並不是我們在這裡所倡導的。

(四)詮釋與研究

對課例本身加以解讀,賦予它更高一層的普遍意義,就需要對課例作出詮釋、增加一些研究的成份,這是課例的另一要素。不過這種詮釋應該是歸納型的、內容緊緊扣在描述的課堂教學和討論過程上,不宜誇大和跳得太高,否則極易淪為空談,使得課例前面是具體的課堂教學例項,後面是一般理論的泛泛而談。很多經驗性**就是這樣的型別。

對課例的詮釋實際上就是交代對於課例研究中不同階段出現的問題是如何理解和處理的、包括課堂教學為何如此改進等的原因,也就是要講出課堂教學「好」在**、「不好」在**的理由,使讀者明白其「背後的故事」。詮釋可以選擇多個角度解讀、盡可能回歸教學的基本層面而不要脫離課堂教學。對課例的「研究」,主要是通過一節課的改進和研究過程,究竟獲得了哪些理性的認識或者初步結論,需要一些概括和提煉。

這些「研究成份」使得課例不僅僅是對研究一節課的描述,而且對教師們在日後課堂教學中考慮一類課的改進有所啟發。

三、課例的型別

(一)課例的型別

對課例的劃分沒有乙個統一的標準,以下的劃分是根據課例對教師專業水平提公升的作用來區分的,它們之間並沒有邏輯上的嚴格並列關係,相互有所交叉,但主要是根據課例的側重面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價值而言。

(1)問題呈現型

這種課例主要來自教師課堂教學實踐中所產生的問題,主題往往就是問題的核心所在。它關注到了理論與實踐關係,但偏重於實踐中存在的問題,課例設法找到理論來解釋並協助解決實踐問題,以問題的形式喚起教師的深刻反思以及隨後的反省行動,問題通常是開放型的,沒有相對統一的共識。

(2)經驗分享型

這種課例主要來自教師乙個新穎的教學設計及其隨後的教學改進過程。表達的手法通常會以「故事」的形式來敘事,這種利用「敘述體」的知識極易在教師之間取得溝通。課例本身是教師用於查詢他人同一內容載體如何教學的重要文獻資料,是一般的理論性文獻資料無法取代的知識。

如前文利用「心靈遊戲」上作文課的課例就屬於這一類。

(3)理論驗證型

這類課例的出發點往往是推崇某種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的價值,認為教學就是將這種思想或理論應用於實際課堂教學的結果。課例往往成從各個角度印證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的鮮活例項。這種課例暗含的結構是演繹型的,就是從理論觀點出發、按照理論設計和改進課堂教學,最終再用該理論來解釋教學或課例從某個角度豐富了該理論。

本文的所倡導的「本原性問題驅動課堂教學」即一種教學理念,下文中的許多課例屬於這一類。

(4)知識產生型

這種課例比較少見,但其價值較高。這裡的知識產生包括課例所反映的新的教學思想、理論視點等,也包括課例研究中對學科內容產生的新發現、獲得的新知識。我們做過的「勾股定理」的課例就是這樣一例,課堂教學中得到了乙個「有條件的數學結論」:

「2ab+n2=c2,當a-b=n時」。這種課例可以豐富數學教師的學科知識。

上述劃分並非嚴格,實際上當我們閱讀乙個課例時,它很可能同時具有兩種型別課例的特徵,只不過在其中某一方面更為突出。

四、課例的撰寫

很多有經驗的教師和優秀教師經歷過不少「磨課」的過程,在頭腦中有一些精彩的課堂教學例項。如能把它們進行理性梳理和加工,凝鍊出乙個焦點主題,並賦予一定的背景意義,很可能就會形成乙個課例。如何把這樣的教學經驗轉化為乙個課例呢?

(1)第一階段:琢磨典型的課例

如果從來沒有寫過課例,在前期準備階段可選擇乙個或幾個典型的課例,對其內容、結構進行分析。可重點領會如下幾個方面:課例作者如何陳述事件的發生發展過程?

如何突出研究的主題和產生的主要問題?如何處理課例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的關係?提煉的主題如何與選擇的課堂教學情境或內容相關聯的?

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體會課例的幾個要素。

(2)第二階段:回溯教學例項的產生過程

可以回想自己頭腦中認為精彩的教學例項是如何產生的,包括如下方面:當時有哪些人參與教學研究過程,哪些人在哪個階段的觀點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該教學例項產生前後上過幾輪課?

教研活動是如何展開的?在不同階段授課教師的心理感受、遇到的問題是怎樣的?不同階段的每個參與者的觀點是如何發生改變或逐步深入的?

這些問題的回溯性思考是為了引發當時的經歷和感受,目的是抓住精彩教學例項產生的前因後果和重要細節。

(3)第三階段:撰寫課例初稿

如果對於該教學例項的整個前後過程非常清晰,而且當時研究的主題和問題也很清楚,包括它的背景、價值、意義都很清楚,那麼可以立即從課例的幾個要素著手開始寫作。很多情況下,教師面臨的問題是,覺得教學例項很精彩,但對研究過程和主要觀點、主題及主要問題感覺一團亂麻,無從下手。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首先回想整個教學例項研究過程中留給自己印象最深的、具有衝突性的事件片段,而這往往是課例中最重要的關鍵事件。

然後對這個關鍵事件是如何發生的進行回想。思考當時的背景是怎樣的?這個關鍵事件之後又發生了什麼、如何處理的、後來得到什麼結論?

等。這個辦法其實是從最重要的事件入手,追因索果,是個比較有效的技巧,教師容易著手寫作。

(4)第四階段:斟酌和修改課例

寫好初稿後,首先可以用課例的幾個要素來衡量,看看是否具備課例的基本條件,缺什麼補什麼,累贅的可以刪去。自己感覺基本滿意後,可以請沒有參與過這個課例研究的人閱讀,聽聽他們看後是否讀到了自己想要表達的思想。因為寫作課例的人頭腦中有很多潛在的細節,很多時候自以為都交代清楚了、明白無誤,可是沒有參與過的人一無所知,就不一定理解。

所以聽取「局外人」的意見,進行反思、斟酌,甚至重寫,也是乙個有效的技巧。

(5)第五階段:凸顯課例的價值和意義

在課例基本完成後,考慮一下所寫課例的型別,也就是整體考慮課例的價值和意義究竟在**。這個階段可以重新考慮修改標題、用比較貼切的主題詞彙突出該課例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其實課例的寫作本無定法的,精彩的課例沒有什麼固定的套路,甚至沒有數字序號標記的段落劃分,一定要注意備課是上課的基礎,重視課例研究,今後實際教學中踐行以上各項要求,在課例研究中優化課堂教學,不斷提公升自己的專業素養。

五、課例研究計畫:

1、學習理論,確立研究方向。首先認真學習課例研究理論基礎知識,熟悉教材,在做課例研究時要先定乙個方向,請教名師,學習他人寶貴經驗。

2、深入一線,明確選題。在選定方向的前提下,深入教學一線,查閱各種科學的資料,徵求老教師的意見確定選題。

3、勇挑重擔,深入研究。

4、實踐反思,總結積累。

5、完善提高,撰寫**。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楊玉東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課例研究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教師教學研究的話語系統中。然而,學界對於課例研究的看法不盡相同,導致了實踐中教師對於課例研究的模糊認識,使大家對於課例與案例 課例與教案 課例與課堂實錄 課例與經驗 之間的區別不加思考而混用。本文的研究旨在廓清模糊認識,加深人們對此問題的理解...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

楊玉東 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 課例研究正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教師教學研究的話語系統中。然而,學界對於課例研究的看法不盡相同,導致了實踐中教師對於課例研究的模糊認識,使大家對於課例與案例 課例與教案 課例與課堂實錄 課例與經驗 之間的區別不加思考而混用。本文的研究旨在廓清模糊認識,加深人們對此問題的理解...

《教師如何做課例研究》學習心得

課例是關於一堂課的教與學的案例,課例研究是指圍繞一堂課的教學在課前 課中 課後所進行的種種活動,包括研究人員 上課教師與他的同伴 學生之間的溝通 交流 對話 討論。校本教研是 建立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 的簡稱,校本教研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學校所面臨的各種問題為研究物件,著眼於在真實的學校情境中發現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