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彧《認識公尺》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12-31 02:03:30 字數 2230 閱讀 6948

《認識公尺》

陳彧教學內容: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五單元教科書第64例5、試一試及第65頁想想做做1至3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公尺,初步建立1公尺的長度觀念。

2.根據1厘公尺和1公尺的實際長度,知道「1公尺=100厘公尺」。

3.通過合作,學生能用公尺尺度量整公尺長度的物體,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掌握1公尺的實際長度。

教學難點:用公尺尺較準確地量較長物體的長度。

學具和教具: 1公尺長的粗繩、公尺尺。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麼知識?

生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厘公尺。

生2:厘公尺是個長度單位,它可以用來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

師:你會用直尺量物體的長度嗎?量物體的長度時需要注意什麼?

生: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物體的一段,另一端指向幾就是幾厘公尺。注意直尺要放平,不能斜了。

二、**新知

1.初步認識公尺

(1)匯入談話:看來大家對厘公尺的知識掌握的不錯。現在就請同學拿著自己的直尺來幫老師量一量黑板的長度。

指名學生上台量。學生拿著直尺往黑板上放,猶豫半天。

師:你怎麼不量呀?

生:黑板太長,直尺太短,不好量。

師:是的。看來僅僅學會厘公尺這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

我們在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時,像黑板的長度,通常用公尺作單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公尺。(板書課題)公尺可以用字母「m」來表示。

(板書:m)

(3)出示公尺尺。

今天陳老師還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公尺尺)它的名字叫公尺尺。知道它為什麼叫公尺尺嗎?因為它的長度是1公尺。1公尺可以寫成1m。

2.感知1公尺有多長

(1)師:1公尺到底有多長呢?請同學們將自己準備的1公尺長的繩子拿出來,跟身邊的物體比一比,也可以站起來跟自己的身體比一比,同桌互相合作。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2)師:請把你測量的結果在小組內交流交流。

學生小組交流討論。

(3)然後,教師指名學生匯報結果。

生1:1公尺大約有5支鉛筆長。

生2:1公尺到我的胸口。

生3:兩張課桌拼在一起大約長1公尺。

(4)師:張開雙臂比劃1公尺大約有多長?

同桌一人比劃,另一人用繩子量一量是否標準。然後,互換任務。

(5)師:仔細觀察,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公尺?

指名學生回答。

3.厘公尺和公尺之間的關係

(1)初步質疑。

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厘公尺的認識,同學們用兩個手指比一下,1厘公尺有多長呢?教師在黑板上1公尺長的線段的上面畫出1厘公尺。

師:1公尺有多長呢?同學們可以用兩手比一下。

師:那麼公尺和厘公尺之間有什麼關係呢?

(2)教師出示木製公尺尺。

師:同學們,請你們仔細觀察,你在公尺尺上看到了什麼?

生:刻度線、數、cm。

師:你們知道公尺尺上的一格表示多長嗎?

生:1cm。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這把尺上有多少厘公尺。5厘公尺、10厘公尺、15厘公尺、……、100厘公尺。

(3)教師在黑板1公尺長的線段上,以10厘公尺為單位,分成10份,再次問:誰來說說,1 公尺等於多少厘公尺?(板書:1公尺=100厘公尺)

4、用公尺尺量

師:現在我們有了公尺尺,你能幫老師量出黑板的長度了嗎?

指名學生上台量一量,學生量至1公尺處,用粉筆畫上記號,再接著量。

小結:引導學生說說在用公尺尺測量的過程中,要注意什麼?(做記號)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第1題:量哪些物體的長度可以用公尺作單位?

指名回答,集體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題:量出教室的門大約高幾公尺?

學生自己動手量一量,引導其他同學觀察他是如何在1公尺處做標記的。

(用手指按在門上)

3、想想做做第3題。

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再用公尺尺量一量。

(引導學生沿著地板磚中間的縫隙量)

學生小組分工合作,然後匯報結果。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什麼收穫?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一開始,我先是帶領著學生對上節課的內容進行複習,為下面認識公尺做鋪墊,同時也滲透了厘公尺和公尺的聯絡。由用直尺量黑板引出更大的長度單位——公尺。讓學生體會到學習公尺的必要性。

之後,通過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引導學生初步認識了公尺,初步形成了1公尺的長度表象,知道1公尺=100厘公尺,同時也讓學生學會了用公尺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對學生合作**能力的培養,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千公尺的認識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內容分析 本課時是在學生學過常用的長度單位公尺和比公尺小的單位,並且初步了解這些長度單位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先通過插圖說明千公尺在生產實際中的應用,然後通過學生已經掌握的長度單位公尺,推算出新的長度單位千公尺,幫助學生建立起千公尺的觀念,並揭示千公尺與公尺之間的進率 1千公尺 ...

認識公尺,用公尺量》教學反思

王秀峰 認識公尺,用公尺量 是在學生已經認識厘公尺會用厘公尺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基於學生已有一定的認識尺子刻度的能力和短距離的測量經驗,本節課教學就重點考慮到如何引導學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地 新知 感受新知與運用新知靈活地創造性地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一 引導學生帶著生活經驗走進課堂教學 在...

《厘公尺公尺的認識》教學反思

1.厘公尺公尺的認識 教學反思 告別了一年級,我們的孩子公升入了二年級,本以為這些孩子就像自己精心培育了一年的幼苗,已經有了自己成長的能力,可是剛剛開學的幾節課卻讓我感覺他們的生活經驗是那麼少,他們要想學會自己 走路 還需要教師的幫助 引導。學習厘公尺 公尺這一單元,雖然孩子們能夠很好地用尺子,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