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設計及反思

2021-12-30 20:18:36 字數 3982 閱讀 1786

示範課《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結合例項,了解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2)通過拋硬幣試驗了解隨機事件的發生在大量重複試驗下,呈現規律性,從而理解頻率的穩定性及概率的統計定義;

(3)正確理解概率的概念,明確事件a發生的頻率f(a)與事件a發生的概率p(a)的區別與聯絡;

2、過程與方法:

(1)發現法教學,通過在拋硬幣的試驗中獲取資料,歸納總結試驗結果,發現規律,真正做到在探索中學習,在探索中提高;

(2)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拋硬幣試驗,感知應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理解邏輯推理的數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和親身試驗來理解知識,體會數學知識與現實世界的聯絡;(2)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增強學生的科學意識.

二、重點與難點:

(1)教學重點:事件的分類;理解頻率的穩定性及概率的統計定義;

(2)教學難點:概率與頻率的區別與聯絡

三、學法與教學用具:1、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件加以注意、分析,結果可定性地分為三類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隨機事件;指導學生做簡單易行的實驗,讓學生無意識地發現隨機事件的某一結果發生的規律性;2、教學用具:

乙個盒子,35張寫著班級35人名字及序號的紙條,硬幣數枚,投燈片,計算機及多**教學.[**:學科網zxxk]

四、教學設想:

1、摸紙條遊戲:班級學生7人一組,共有5組,每組派組長在不透明的盒子中摸一張紙條,提問:是否一定摸到的是本組成員的名字?

如果紙條共有7張,寫的都是第一組同學的名字,要是讓第一組和第二組的組長去摸,又是否一定摸到的是本組成員的名字?

問題一:按事件發生的結果,事件可以如何來分類?

問題二:同樣都是摸一張紙條,為什麼結果會不一樣?(事件的結果是相對於「條件s」而言的。)

2、基本概念:

(1)必然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條件s下,一定不會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不可能事件;

(3)確定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統稱為相對於條件s的確定事件;

(4)隨機事件:在條件s下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的事件,叫相對於條件s的隨機事件;

3、學生舉例:在生活中,大家能舉出一些隨機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的例項嗎?

4、例1:判斷下列事件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隨機事件?

(1)「拋一石塊,下落」.

(2)「在標準大氣壓下且溫度低於0℃時,冰融化」;

(3)「某人射擊一次,中靶」;

(4)「如果a>b,那麼a-b>0」;

(5)「擲一枚硬幣,出現正面」;

(6)「導體通電後,發熱」;

(7)「從分別標有號數1,2,3,4,5的5張標籤中任取一張,得到4號籤」;

(8)「某**機在1分鐘內收到2次呼叫」;

(9)「沒有水份,種子能發芽」;

(10)「在常溫下,焊錫熔化」.

答:根據定義,事件(1)、(4)、(6)是必然事件;事件(2)、(9)、(10)是不可能事件;事件(3)、(5)、(7)、(8)是隨機事件.

5、思考:如何才能獲得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大小呢?答: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試驗。(一次試驗,就是將事件的條件實現一次)

6、**實踐一:拋硬幣試驗

(1)試驗目的:**隨機事件「拋擲一枚硬幣正面朝上」發生的可能性大小

(2)試驗要求:請在離桌面約30cm處拋硬幣拋10次;請組員中3位同學們認真試驗(保證隨機性),其他3位同學記錄下「正面朝上」的試驗結果,大家比較一下彼此之間的結果相同嗎?然後各組長進行統計,將實驗結果填入**。

班長再將各個小組的試驗結果填入**

**實踐二:計算機模擬拋硬幣試驗

**實踐三:歷史上一些擲硬幣的試驗結果

7、資料分析後思考:

(1)在剛才的試驗中,每個小組得到的頻率是一樣的嗎?每個小組的頻率在試驗前能不能確定?

(2)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的變化會有什麼樣的規律?

(3)我們能不能把全班合計後得到的頻率就認為是概率呢?概率會不會隨著試驗次數的變化而變化呢?

得到以下結果:

(1)概率的統計定義:在相同的條件s下重複n次試驗,觀察某一事件a是否出現,稱n次試驗中事件a出現的次數na為事件a出現的頻數;稱事件a出現的比例fn(a)=為事件a出現的概率:對於給定的隨機事件a,如果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事件a發生的頻率fn(a)穩定在區間[0,1]中的某個常數上,把這個常數記作p(a),稱為事件a的概率。

(2)頻率與概率的區別與聯絡:隨機事件的頻率,指此事件發生的次數na與試驗總次數n的比值,它具有一定的穩定性,總在某個常數附近擺動,且隨著試驗次數的不斷增多,這種擺動幅度越來越小。我們把這個常數叫做隨機事件的概率,概率從數量上反映了隨機事件發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頻率在大量重複試驗的前提下可以近似地作為這個事件的概率。總之,概率是乙個確定的數,是客觀存在的,與每次試驗無關;頻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頻率的穩定值。

8、例2:一條件下進行射擊,結果如下表所示:[**:學#科#網]

(1)填寫表中擊中靶心的頻率;

(2)這個射手射擊一次,擊中靶心的概率約是什麼?

解:(1)表中依次填入的資料為:0.80,0.95,0.88,0.92,0.89,0.91.

(2)由於頻率穩定在常數0.89,所以這個射手擊一次,擊中靶心的概率約是0.89。

9、課堂小結: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能否回答之前提出的問題:什麼叫隨機事件?什麼叫隨機事件的概率?如何獲得隨機事件的概率?

(2)如果以後在實際問題中你碰到一件隨機事件a,而你又想了解它發生的概率大小,你可以如何獲得?

10、作業:

()辨析下列事件分別是什麼事件。

(1) 如果a,b是實數,則a+b=b+a

(2) 同時拋擲兩顆骰子,出現的點數之和超過12點

(3) 明天龍港會下雨

()下表是某種油菜子在相同條件下的發芽試驗結果表,請完成**並回答題。

(1)完成上面**:

(2)該油菜子發芽的概率約是多少?

()查閱並了解關於概率應用的故事

隨機事件的概率教學反思

數學問題源於生活,通過現實生活現象的歸納與總結,不難發現許多具有規律性的東西,從而上公升為數學的規律性知識,課堂學習的知識內容,就是現實生活現象規律性知識的匯集。通過課堂知識的學習,就可以理解或者解釋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本節課緊緊抓住身邊的簡單事例,幫助學生理解生硬的知識概念,解釋了一些相關內容中曾經的「想當然」現象。

剛開始備課時感覺內容較單薄.但是幾次討論下來後,發現其實有幾個問題沒那麼簡單。(1)為什麼拋硬幣的頻率穩定在0.

5,而不是穩定在0.5000001或者0.4999998?

(2)如何體現多次重複試驗?我認為,這些問題恰恰是這節課的難點,搞清楚它們也就弄清頻率與概率的區別和聯絡.在多次磨課後,我選擇了這樣的教學設計。

本節課我圍繞既定的教學目標,先有小遊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興趣,引出課題後又通過一組事件,師生共同分析,梳理知識。例題的設計,層層推進。其間,由學生多層次、多角度比較自然的認識概率與頻率。

學生通過拋擲硬幣的動手試驗分析到概率與頻率的區別,優秀的學生條理清楚、思維敏傑,一般的學生也有自己的發現。在教師理性梳理學生的成果之後,引導同學自主探索頻率與概率的聯絡。兩道例題選擇恰當,成功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情感目標。

綜上所述,本課教學目標貫徹到位,把握恰到好處。

「發現法教學」是一種常用的教學方法。教學中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經歷**、發現。在設計學生動手試驗後,教師點拔思維,讓學生思維層次上的遞進,分享自己成果的樂趣,體現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領者與合作者。

」的教學理念。整個教學設計,思路清楚,點撥及時,自然流暢,引人入勝。

教學尚需改進之處:課堂節奏掌握得不夠靈活。由於有學生的動手試驗,課堂時間是比較有彈性的。在學生已經動手拋擲硬幣試驗之後,其實時間不太夠用的情況下,計算機模擬試驗可以省略。

我們熟知,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句話好說難做。如何落在實處,本課做了有益的嘗試。該教案雖有可點之處,可以做為乙份體現新教學理念的教學案例,還可**改進。

教案設計與反思

不但.反而.表現了魯濱孫面對困難敢想敢做,去克服困難的精神 又表現了他也並不盲目瞎幹,而是能夠審時度勢,調正自己的行為。我費盡辛苦才把樹砍到.這種勞動之艱辛真是一言難盡。a聯絡上下文理解 一言難盡 b從這句話你體會出了什麼?這些詞語都生動地表現出吃苦耐勞的品質和勇於戰勝困難去爭取成功的驚人毅力和頑強...

教案設計與反思

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案 質數和合數 教學片段設計及反思 一 創設情境,動手實踐 邊操作多 課件邊談話匯入 師 大家能用同樣的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嗎?師 如果用兩個正方形有幾種拼法?師 如果用3個正方形有幾種拼法?師 如果用4個正方形有幾種拼法?組織學生進行討論並動手操作拼圖 匯報。師 是呀!所以用4個...

分數除以整數教案設計及反思

石馬鎮橋東小學董青 教學目標 1 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並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2 能正確地進行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3 滲透轉化的教學思考方法,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掌握分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能運用分數除以整數的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過程 一 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