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工作經驗交流心理危機預警

2021-12-30 15:41:27 字數 969 閱讀 2096

學生工作經驗交流

論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機制

各位領導、同仁,上午好!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彰顯的是對學生的,從這個層面上講,需要教師有較強的敬業精神,換句好說是較大的感情投入。沒有感情的投入談不到關懷與呵護。本人就此談談自己的一點觀點,說不上經驗,有不妥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

一、 發現:我感覺90後的一代,

二、 認識

三、 方法

四、 監督

五、 後效

六、 需要學生樹立危機意識,在心理危機發生前對危機有足夠的認識,面對危機臨危不懼,依靠學生自身主動正視與適應現實,鼓勵學生自我選擇和自我指導。能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與創造性,能自我調控、自我鼓勵,及時消解消極情緒和心理困惑,提高自知、自覺、自助的能力。

在我國,人們心理調節的途徑排在前兩位的分別是自我調解與知心朋友調解。大學生之間由於鴻溝小、防禦性低、共性大而易於互助。每個班級所設的心理委員,都有良好的人際關係,都經過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具有辨別他人是否處於心理危機的能力,能及時發現危機線索,能對當事人的行為進行直接監督與干預,並能將同學中存在的一般性心理困惑情況及時反饋到上一級機構。

他們是大學生心理互助的主體,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絡員。因此,大學生心理自助與互助機制的完善,對培養學生的積極情緒、健康心理乃至個性的完善都是至關重要的,可使大學生在思想、意向、態度等方面進行積極的心理交換,促進大學生產生積極的心態和良好的心理效應。

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不單純是學校一廂情願的事。它不僅要建構來自於學生、老師、父母等方面的社會支援網路,而且也要建構來自於學校、社會的社會支援網路體系,編織學校、家庭、社會的「心理安全網」,形成學校為主導、家庭為依託、社會力量為輔助的執行模式。

此外,也要完善學校與社群及社會各界的關係,充分整合社會資源,從更廣闊的社會範圍內獲得有力幫助。高校應利用社會的機構、設施為大學生提供環境支援與技術支援。只有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通力合作,大學生心理危機的預警才能發揮它的功效,才能保證大學生健康、和諧地發展。

工作經驗交流

大家好,很榮幸今晚能站在這裡與大家分享我的工作經驗。在高中階段,我擔任了3年的團支書工作。因此,團支書這一工作對我來講並不陌生。但在這大半年的工作時間裡,我深刻地體會到高中的團支書與大學的團支書顯然是不一樣的。大家都知道,小學 初中 高中的班幹部,其實無論你擔任的是什麼職位,基本上都是跟著老師走。老...

學困生工作經驗交流

萬寶中心小學孟祥娥 2014 5 俗話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環境 社會環境 自身的心理素質和基礎不同,每個學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每個學校,每個班級都會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學困生。對這部分學生的幫扶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根據本人對本班學生的分析,我就本學期學...

少先隊工作經驗交流

銀河鎮中心學校周雪芳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少先隊工作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是學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氣的力量。作為一名少先隊輔導員,我深深地體會到少先隊只有開展好活動才會充滿活力,少先隊員只有參加活動才能熱愛組織 提高技能。我堅信每個少先隊員都是一塊金子 一片肥沃的土地,作為輔導員必須給予他們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