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方案

2021-12-22 06:09:01 字數 5035 閱讀 6399

一、蓋板涵施工

1、基坑

基坑採用挖掘機開挖、預留20cm左右人工清底,和整修基坑尺寸,基坑開挖完成後,按設計要求檢測基底承載力,當基底承載力符合設計要求並經監理工程師隱蔽檢查簽證後,回填砂礫墊層,拉線砌築基礎和涵。

2、基礎及涵身。

a、砌築工程

⑴、涵基和涵身砌築時先按設計位置進行放樣及掛線,放樣掛線經過現場核對合格而後採用擠漿法和坐漿法進行砌築。施工中經常檢查掛線架是否牢固以及掛線位置是否無偏差。

⑵、砌塊在使用前先澆水濕潤,表面如有泥土、水鏽,需清洗乾淨。

⑶、當基底為岩石時,砌築前先將基底沖洗乾淨後鋪上座灰再砌石塊;當基底為土質,可直接座漿砌築。

⑷、施工時先砌角石,再砌面石,然後填腹。將大塊的石料砌築於下層,向上逐漸選用較小石料。砌築時第一層石塊大面朝下,以確保基礎的穩定,在砌下層下石塊時,同時考慮上層石塊如何接砌,挑選合適的石塊使上面的石塊與下層石塊做到犬牙交錯、搭接緊密。

每砌隔70~120cm高時對砌面進行找平一次作為一水平層,各水平面層間垂直縫錯開,錯開距離不小於8cm。

⑸、填腹時,採用擠漿法,先鋪砂漿,再將石塊放入擠緊,垂直縫中擠入1/3~1/2的砂漿,不滿部分再分層插入灰漿。對較大的垂直灰縫盡量填塞小石塊,水平灰縫不用小石塊支墊或找平。

⑹、砌鑲面石時,為使鑲面石和填腹石緊密鏈結,我們採用丁石和順石相間排列的方法,即採用兩順一丁。

⑺、每砌高1m或3~4層砌石時,即於四周吊線,將中收軸線翻在砌層面上,據以校核砌體外形的正確,並及時調整。

b、混凝土工程

原材料的一般要求

(1).水泥

拌製混凝土用的水泥,應根據混凝土結構或構件所處的環境條件和工程需要,分別選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水泥。復合矽酸鹽水泥不宜用於有特殊要求或重要工程的混凝土。

水泥的標號應根據所配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選定。

鋼筋混凝土和有抗凍、抗磨、抗滲要求的混凝土,不應採用低於425號的水泥。

用於重要工程的水泥,或對水泥質量有懷疑,以及水泥出廠日期逾三個月(快硬矽酸鹽水泥逾乙個月)時,對水泥進行抽檢試驗,同一廠家同一爐號水泥應按批(散裝水泥每500t為一批,袋裝水泥每200t為一批,當不足500t或200t時也按一批計)進行複查試驗,並按試驗結果合理使用。

水泥儲運過程中,應符合下列規定:

裝運水泥的車應有棚蓋。

貯存水泥的倉庫應設在地勢較高處,周圍應設排水溝。

袋裝水泥在裝卸、搬移過程中不得拋擲。水泥應按品種、標號分批堆垛,堆垛高度不宜超過1.5—2.

0m。堆垛應架離地面0.2m以上,並距離四周牆壁0.

2—0.3m ,或留一通道。

水泥先進先用。水泥存放不能超過3個月,對於過期水泥,必須進行實驗,依實驗結果對水泥採用降級或用於臨時工程。

水泥不得露天堆放,臨時露天堆放應上蓋下墊。

所有進場合格水泥應按規定進行標識。

(2).細骨料

混凝土用的細骨料應採用質地堅硬耐久、粒徑小於5mm的天然砂,或用硬質岩石加工製成的機制砂。各項技術指標必須滿足試驗規程對混凝土用砂要求。

天然砂的顆粒級配、細度模數及堅固性指標和對天然砂中有害物質含量均應按tb10210—97的規定試驗,且符合標準規定要求。

拌製混凝土時宜優先選用中砂;當採用粗砂時,應提高砂率,並滿足混凝土和易性要求的水泥用量;當採用細砂時宜降低砂率,並應保證混凝土強度;當採用特細砂時,應符合有關規定。

預應力混泥土用砂要求較嚴,砂的細度模數為2.6~2.9,其餘各項技術指標必須滿足試驗規程對混凝土用砂要求。

山砂、機制砂的採用應符合tb10210—97規範的規定。

運抵工地的細骨料應按不同產地、規格、品種等條件分批貯存,並應進行外觀檢查和取樣試驗,取樣時應嚴格按工程材料取樣規則進行取樣試驗,及時按批提出試驗報告,為本批細骨料的技術依據。而且應按規定成堆並標識。

(3).粗骨料

混凝土用的粗骨料應採用堅硬耐久的碎石、卵石或兩者的混合物。其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板厚的1/2或結構截面最小尺寸的1/4,也不得大於鋼筋間最小淨距的3/4,且不得超過100mm。

粗骨料的顆粒級配應符合規範的要求。

粗骨料的強度(可用岩石的抗壓強度或壓碎指標值表示)。堅固性(採用硫酸鈉溶液法檢驗)均應符合規範的規定要求。

粗骨料中有害物質的含量應控制在施工規範和試驗規程規定允許範圍之內。

運抵工地粗骨料的貯存與檢驗應符合規範的規定並按要求堆放和標識。

粗骨料取樣試驗應按工程材料取樣規則進行,及時按批提出試驗報告,為本批粗骨料的技術依據,而且應按規定成堆並標識。

(4).拌合水

拌製和養護混凝土用的水,宜採用飲用水。

當採用其他**的水時,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混凝土拌合用水標準》(jgj63)規定進行檢驗。

水中所含有害物質應符合規範(tb10210—97)的規定。

(5).外加劑

混凝土可按其不同要求分別摻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外加劑。

外加劑在摻用前應經試驗,以確定其性質、有效物質含量、溶液配製方法和最佳摻量。在摻用過程中應調拌均勻,並定期進行檢查。

當混凝土內摻用含氯鹽類外加劑時,氯離子含量(按水泥重量百分率計)應符合下列規定:

素混凝土不得超過1.8%。

處於乾燥環境,常年有水或埋於地下的鋼筋混凝土不得超過0.3%。

處於乾濕交替狀態或常年處於相對濕度大於80%空氣中的鋼筋混凝土,不得超過0.12%。

鋼筋混凝土橋跨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不得摻用含氯鹽外加劑。

混凝土摻入外加劑後的凝結速度,應適應混凝土運輸和澆築的需要。

摻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混凝土的含氣量宜為4%~6%,應採用機械攪拌。攪拌時間不宜超過5min,也不宜少於3min。採用插入式振搗器時,振搗時間不宜超過20s。

引氣劑不宜用於蒸氣養護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

運抵工地的外加劑應分類,分批存放在專用倉庫或固定場所,妥善保管和標識。

混凝土攪拌

(1).準備階段

根據zh-05標段的特點,在專案部大院內設立中心實驗室和砼攪拌站,各種砼原材料均由中心試驗室對相應批號進行原材料試驗,試驗合格後,攪拌站方可進行砼的攪制。中心試驗室根據不同結構所需要的砼,現場粗、細骨料的含水率,優化選擇施工配合比,攪拌站根據中心試驗室提供的施工配合比計量各種材料用量。

混凝土理論配合比應根據設計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和原材料質量檢驗結果以及混凝土施工和易性等要求確定。對有抗凍、抗滲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應符合規範有關規定。混凝土施工開盤前,尚應將理論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並具有混凝土配料單。

混凝土理論配合比應按現行行業標準《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技術規程》(jgj55-2000)進行計算,同種配合比要多次試拌,並通過試配確定混凝土最佳理論配合比。

混凝土的施工配製強度及混凝土強度標準差,混凝土的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坍落度的選用等均應符合tb10210—97規範的規定。

(2).拌製

混凝土應使用機械拌製。

拌製混凝土所用的投料計量裝置必須經地方計量監督部門鑑定後方可使用,施工過程中應定期對混凝土攪拌機進行檢驗。

拌製混凝土所用各項材料應按重量投料。每盤混凝土材料的稱量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水泥和乾燥狀態的摻合料 ±1%

粗、細骨料2%

水、外加劑溶液1%

骨料含水率應經常測定,雨天施工應增加測定次數。

使用機械拌制時,自全部材料裝入攪拌機開始拌起至開始卸料時止,延續攪拌的最短時間應符合下列規定:

強制式攪拌機 1min

自落式攪拌機 2min

當摻用外加劑時,攪拌時間宜延長;

採用分次投料攪拌工藝時,攪拌時間按工藝要求辦理。

當採用其他形式的攪拌裝置時,攪拌的最短時間應按裝置說明書的規定辦理,或經試驗確定。

混凝土攪拌,投料順序為砂→石→水泥→外加劑和水。

(3).運輸

混凝土在運輸過程中不應發生離析、漏漿、嚴重泌水及坍落度損失過多等現象。當運至澆築地點發生離析現象時,應在澆築前進行二次攪拌,但不得再次加水。

運輸混凝土裝置的內壁應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漏水,並應經常清除粘附的混凝土。必要時,應對運輸裝置加蓋或保溫。

運輸混凝土的道路、車道板或行車軌道等設施,應平順、牢固。

用手推車運輸混凝土時,道路或車道板的縱坡不宜大於15%。

用吊斗(罐)運輸混凝土時,吊斗(罐)出口到承接面間的高度不得超過2m。吊斗(罐)底部的卸料活門應開啟方便,並不得漏漿。

用機動車運輸混凝土時,道路應平坦,且混凝土的裝載厚度不應小於40cm。

對於幫浦送混凝土運輸時,幫浦管布設合理、平順、少用彎頭、接頭不宜漏漿、內壁光滑;

對於幫浦送混凝土施工前,要用水泥砂漿濕潤幫浦管,並連續不斷施工。夏季施工時幫浦管要沿線覆蓋並灑水降溫,減少混凝土坍落度損失。利於混凝土施工不間斷進行。

混凝土在倒裝、分配或傾注時,應採用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屬類器具。當採用木製器具時,應內襯鐵皮。

混凝土運輸的允許延續時間不宜超過以下規定:

表中適用於初凝時間不早於1h的水泥所拌製的混凝土.當用快硬水泥時,其運輸允許延續時間應根據水泥效能及施工條件確定。

當摻用外加劑與摻合料時,運輸允許延續時間應根據試驗確定;

測量混凝土溫度時,應將棒式溫度計尾端插入混凝土內50~100mm,量測時間3min以上,然後讀取溫度。

(4).澆築

在澆築混凝土前應對模板、支架、鋼筋骨架、預埋件及梁支座等加以檢查。採取「三檢制」即自檢、互檢、專檢。當發生問題,應及時處理,並作記錄。

待監理工稱師檢查合格簽認後方可進行混凝土澆築施工。主要檢查以下內容:

模板的高程、位置、尺寸及施工的預留拱度。

模板、支架、支撐、支柱等結構的可靠程度。

拆卸支架器具(如木楔、砂筒等)的裝備狀態。

橋梁支座、錨定螺栓、壓漿管、塞子等預埋件的安裝位置和調和高程。

鋼筋骨架的安裝位置。

脫模劑塗刷情況。

在澆築混凝土前,地基面應予清理,且採取防排水措施,按有關規定填寫檢查記錄。對乾燥的非粘性土基面,應用水濕潤;對未風化的岩石,應用清洗,但其表面不得積水。

澆築混凝土前應將模板內的雜物和鋼筋上的油汙等清除乾淨;木模板應用水濕潤,但不應留存積水;當模板有縫隙和孔洞時,應予堵塞,不得漏漿。

混凝土澆築時的自由傾落高度不得超過2m。當自由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採用滑槽、串筒、漏斗等器具或通過模板上預留的孔口澆築。

澆築混凝土應分層進行,其分層厚度(指搗實後厚度)應根據拌製能力、運輸條件、澆築速度、振搗能力和結構要求等條件決定,也可採用下表的規定:

混凝土的澆築層厚度

涵洞施工方案

汕湛高速揭博專案t7合同段 k132 020 k142 000 涵洞實施性施工組織 建設單位 廣東省路橋建設發展 汕湛分公司 監理單位 育才 布朗諮詢監理 施工單位 中交一公局橋隧工程 日期 二0一三年四月 涵洞實施性施工方案 一 編制依據 1 廣東省汕頭至湛江高速公路揭博段t7合同段兩階段施工圖設...

涵洞施工方案

目錄1 編制依據1 2 編制範圍1 3 工程概況1 4 人員與機械配備2 5 施工計畫3 6 施工準備4 7 涵洞施工方法及工藝4 8 質量保證體系21 9 安全保證體系22 10 環境保護及文明施工25 涵洞工程施工方案 一 編制依據 1.省道215線三岔口 莎車高速公路建設專案第二合同段兩階段施...

涵洞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況 我專案部承建的鄭州市南出口暨鄭州至新鄭快速通道改建工程五標段起點里程位於海寨南側,華陽故城北側k15 375處,終點里程位於k24 000處,全長8.625km。本標段內鋼筋混凝土蓋板明涵洞 1道,位於k23 024,是人行通道。二 編制依據 1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 jtj04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