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管理辦法

2021-09-30 08:15:52 字數 4988 閱讀 613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技術管理,降低施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確保專案安全、質量、工期等各項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特制定此辦法。

第二條逐步實現專案技術管理的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不斷提高技術管理水平。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於作業隊管內所有技術、測量、試驗人員。

第四條本辦法自簽發之日生效。

第二章管理範圍與管理主要內容

第五條管內各架子隊技術、測量、試驗人員及內外業由工程管理部統一管理,工程管理部由技術負責人直接領導;

第六條主要內容

1、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與實施;

2、施工作業指導書編制與實施;

3、施工測量;

4、監控量測;

5、超前地質預報;

5、施工技術交底;

6、安全技術交底;

7、工程試驗與檢驗;

8、施工日誌;

9、隱蔽工程檢查驗收;

10、施工檔案收集與管理;

11、技術檔案管理;

12、施工安全與質量管理;

13、工期控制及方案實施;

14、工程技術總結;

15、徵地拆遷資料收集與管理。

第三章具體內容

第七條在每月25-28日將所有現場形成的基礎內業資料簽字齊全並整理完善,移交到工程管理部並辦理移交手續,雙方簽字確認移交內容。

第八條每月25日前將對下驗工工程量和相關資料(包括影像資料)整理完善並雙方(計算者)簽字齊全,提交工程管理部;

第九條現場發生變更時,必須及時準確的提供變更里程,並做好變更登記台賬,同時記錄在施工日誌中。

第十條每天必須堅持施工台賬及時登記,提報給監理、工管部的施工內容及施工里程必須與施工台賬一致,避免給後續資料帶來不便。

第十一條主要工序旁站工作

1、格柵鋼架的安裝(測量人員定位後,待鎖腳錨管施作完成後方可下班);

2、防水板鋪設;

3、止水帶安裝;

4、混凝土施工;

5、二襯台車定位;

第十二條施工測量

1、洞內控制點布設間距為100~150公尺,如控制點數量不齊,應立即補齊,並及時與工管部取得聯絡,由測量隊長進行複核,確定控制點準確無誤後辦理交底手續方可投入使用;

2、每迴圈必須有施工放樣記錄,並向作業班組進行書面交底且每次放樣結束後要對上一迴圈淨空進行複核。(其內容應包括:中線座標、起止里程、設計軌面及超欠挖值);

3、每50公尺進行一次斷面複測,並認真填寫施工放樣記錄報驗單儲存複測記錄,確保鋪掛防水材料時無欠挖;

4、各種測量儀器、裝置由測量班統一登記台賬及發放記錄,明確保管人,按規定定期進行標定,使用前必須確認測量儀器、裝置在使用有效期內,並做好日常保養,保證狀態良好。未經鑑定合格的儀器應封存,放假期間將儀器收回到作業隊統一封存保管。

5、測量原始記錄、資料、計算書、圖表必須真實完整,不得塗改,並應妥善保管。

6、洞內水準路線,應由洞口高程控制點向洞內布設,結合洞內施工情況,測點間距以100-150m為宜。

7、洞內、外控制點需認真保護,發現有破壞現象,及時補齊並向工管部匯報。

8、當測量隊進行控制測量時,駐隊技術人員須全力配合。

第十三條監控量測

1、監控量測內容包括:洞內外觀察、淨空水平收斂量測、拱頂下沉量測及洞口仰坡處洞頂沉降觀測。

2、淨空變化隧道淨空變化測定儀(收斂儀)測試精度 0.1mm。

3、拱頂下沉水準測量方法:水準儀、掛鉤鋼尺測試精度 1mm。

4、地表下沉水準測量方法:水準儀、塔尺測試精度 1mm。

5、必須依據規範和施工圖紙對監控量測要求,認真進行量測記錄,並作出分析,及時向工管部和施工作業隊反饋情況。

6、據地質條件、量測專案和施工方法確定量測部位和測點布置,各預埋測點應牢固可靠,易於識別並妥善保護,不得任意撤換和遭到破壞。

7、各級圍岩監控量測斷面間距:ⅱ、ⅲ級圍岩地段為30公尺,ⅳ級圍岩地段為10公尺,ⅴ級圍岩地段為5公尺,ⅵ級圍岩地段為2公尺。

第十四條量測點布置形式要求

1、拱頂下沉量測測點布置在拱頂,ⅱ、ⅲ級圍岩地段拱頂布設乙個點,ⅳ~ⅵ級圍岩地段拱頂中心乙個點,距拱頂中心每側3公尺處各布設乙個點。使用儀器:精密水平儀,掛鉤鋼尺。

2、淨空水平收斂量測點布設在邊牆,全斷面開挖地段不少於兩組測點,台階法施工時,每台階應有一組測點。

3、量測專案量測頻率應根據位移速度和量測斷面距開挖面距離確定,具體標準見下表。

拱頂下沉及周邊收斂量測率表

4、施工時,將各項量測情況填入記錄中,及時繪製位移-時間曲線和相關圖表,並註明當前施工工序及開挖面離量測斷面的距離。根據現場監控量測的資料繪製淨空水平收斂圖和拱頂下沉時態曲線圖。

5、在隧道周邊變形速率有明顯減緩趨勢,拱腳水平相對淨空變化速度小於0.20mm/天,拱頂相對下沉速度小於0.15mm/天,累計位移值不超過極限位移值的80%-90%等情況下,及時的施做二次襯砌,確保施工安全。

6、施工中應建立監測資料檔案:

1)、現場監控量測計畫;

2)、現場監控量測說明;

3)、測點(實際)布置圖;

4)、監測原始記錄及彙總表,量測資料分析、處理方法、結果及資訊反饋情況。

第十五條超前地質預報

1、由試驗負責人編制超前地質預報大綱;

2、注意上一次超前地質預報施作里程,提前與工程管理部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絡,保證超前地質預報的及時性;

3、管內駐隊技術人員須積極配合超前地質預報工作;

4、認真記錄超前地質預報施作時間和分析檔案下發時間;

5、每次超前預報結束後將結果報告給監理,並向現場施工作業隊下技術交底。

第十六條技術交底要求

1、當收到設計變更、冬雨季施工前、主要施工方案修訂時或遇不可抗力事件後,應進行專項技術交底;

2、技術交底的同時必須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3、技術交底必須在交底作業內容施工5日前下達。

4、技術交底要從實際出發,語言簡練,技術交底要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於用文字表述比較麻煩或難以表述清楚的內容可以用圖示或**來表達,並註明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交底中不能出現「宜」 、「應」 、「一般採用」等選擇性內容。

5、技術交底記錄採用沈建施技—20—1表「技術交底記錄」, 沈建施技—20—2表「技術交底記錄(附頁)」。

6、技術交底及安全技術交底必須交至所有施工管理人員及所有施工操作人員,並認真講解施工工藝中的關鍵點和操作要領,參加交(接)底人員交清聽懂後雙方簽字,並註明交(接)底日期。對班組進行的技術交底必須一式六份以上(其它各級技術交底可參照執行),乙份交操作者(接底人),乙份交工長,乙份交質檢員,乙份交安全員,乙份交技術資料員存檔,乙份由交底人存查。

第十七條工程試驗與檢驗

1、工程試驗與檢驗的目的:確認工程材料、構件質量是否滿足國家有關標準和設計要求,選配各類配合比,檢驗結構質量,確保工程質量符合要求。

2、工程試驗與檢驗的內容

1)、工程材料檢驗試驗、構件及結構檢驗;

2)、選配各種配合比;

3)、為施工和科研提供試驗資料及技術資料。

3、工程試驗與檢驗的管理要求

1)、各種檢測試驗裝置,要按規定週期進行檢定、校準,並明確標識其質量狀況。

2)、根據材料的**批次、數量、進場時間進行材料檢驗批劃分。

3)、為確認工程結構或構件成品、半成品的質量是否符合設計和施工的技術要求,必須按有關要求進行施工檢驗。

4)、 主要材料進場後,材料負責人必須在出廠合格證上簽字並註明材料的進場日期、進貨數量、單位工程名稱及使用量、合格證原件存放處,在鋼材出廠合格證上應註明爐號,記錄內容應與施工日誌、材料台賬、試驗報告單等記錄一致。

5)、由工地試驗人員、材料管理人員在監理見證下現場取樣,並及時進行材料複試。送檢材料的取樣,要嚴格按工程專案相關的規範、標準要求進行。

6)、在工程材料取樣後,由工地試驗員負責填寫試驗委託單,註明試驗的相關內容和要求。試驗委託單代表數量必須與實際材料到場數量或結構構件預加工數量(如預焊接鋼筋接頭數量)相同。

4、材料標示牌標識和配合比標識牌

1)、材料標識牌填寫:根據本批次材料(水泥、細骨料、粗骨料、粉煤灰、外加劑、鋼筋、防水板、土工布、止水帶等)所複檢的複檢試驗報告,及時並正確的填寫材料標識。

2)、混凝土配合比標示牌填寫:每次混凝土拌制前應根據本次混凝土施工配料單及時更改混凝土配合比標示牌。

5、混凝土試件製作

1)、澆築混凝土(二襯、仰拱、填充、底板等):每拌製100盤且不超過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樣不得少於一次。每工作班拌製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盤時,取樣不得少於一次。

現澆混凝土的每一結構部位,取樣不得少於一次。每次取樣應至少留置一組試件。本隧道澆築混凝土為耐耐久性混凝土,標準養護齡期為56d。

2)、噴射混凝土:每一作業迴圈檢驗一次,每個迴圈至少在拱部和邊牆各留置一組檢驗試件;噴射混凝土為普通混凝土,標準養護齡期為28d。

3)、同條件試件:隧道每200 m襯砌應按不同強度等級檢驗各不少於一次。每次留置同條件試件不少於2組。

4)、抗滲試件:同配比、不同部位、不同強度等級的混凝土,每500m3應至少各製作1組抗滲試件。

6、混凝土試件養護要求及條件

1)、按要求製作、留置、養護混凝土試件(抗壓、抗滲),試件拆模後應立即把試模內外清理乾淨,並打好脫模油。

2)、混凝土試件成型後,在溫度為20±5℃的環境中靜置一晝夜至二晝夜,靜置期間用塑料布覆蓋,確保水分不流失。

3)、試件拆模後應立即放入溫度為20±1℃,相對濕度為95%以上的標準養護室中養護;標準養護室內的試件應放在支架上,彼此間隔10~20mm,試件表面應保持潮濕,並不得被水直接沖淋。(編號內容:工程部位、施工里程及部位、強度等級、施工日期、養護齡期)。

7、內業資料填寫

1)、委託單:材料委託單和混凝土試件委託單;

2)、進場材料檢驗台賬;

3)、 砂、石含水率測試記錄;

4)、混凝土施工配料單;

5)、混凝土拌合物效能記錄;

6)、混凝土拌和站測溫記錄表;

7)、混凝土檢查試件製作臺帳;

8)、同條件養護試件法養護溫度記錄;

9)、室外氣溫觀測記錄和冬季施工時暖棚溫度記錄;

10)、混凝土澆築記錄;

11)、每月25-28日將上述內業資料提交工管部。

第十八條施工日誌

1、施工日誌記錄目的:詳細記錄重點施工過程及重大事項,反映各階段的進展及資源投入情況。

技術管理辦法

1.總則 1.1.制定目的 規範技術資料的整理 分類 發放 存檔等事項,使之合理並有章可循。1.2.適用範圍 凡公司內技術資料之管理,悉依本辦法執行。1.3.權責單位 1 總經理室負責本辦法制定 修改 廢止之起草作。2 總經理負責本辦法制定 修改 廢止之核准。2.技術圖紙管理 2.1.技術圖紙種類 ...

技術管理辦法

建設煤礦技術管理辦法 為了加強技術管理,做到科學有效的指導生產,特制定技術管理辦法 1 消滅無規程作業,採煤作業規程提前七天上報審批完畢,掘進作業規程提前五天上報審批完畢,補充規程當日做完。無規程作業一次罰技術員100元,制止不了的及時上報。2 技術員協助 井 區長組織完成全年作業計畫及月份作業計畫...

技術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專案部所承建工程專案優質 安全 高效 順利地進行,確保工程質量創優,根據集團 公司的有關技術管理檔案,結合本專案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施工企業的技術管理,就是企業對施工中各項技術活動過程 如圖紙會審 技術交底 技術檢驗 科學研究等 和技術工作的各種要素 如技術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