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走進職校數學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新

2021-09-20 18:30:53 字數 3712 閱讀 7527

近年來,由於普高擴招,在職業學校中卻有越來越多的學生「望數興嘆」,數學太難、太枯燥:數學無用,從而失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為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學數學、用數學的意識,筆者認為讓生活走進數學課堂,讓數學回歸生活,即數學問題生活化,生活問題數學化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江蘇高校的連年擴招和普高的進一步普及,大多數優秀初中畢業生都進入了高中接受教育,使得中等職業學校的生源質量不斷滑坡,入學成績無下限可言,文化課成為他們繼續學習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學生的基礎知識及非智力因素較差,尤其是數學基礎,有的甚至只有小學水平,四則運算不熟,方程不會解。許多同學對數學缺乏學習興趣或興趣較差。

學生視數學為枯燥、煩瑣、艱難的代名詞,對其產生恐懼心理,幾乎是中職生的普遍現象。有的甚至拒絕學習數學,除了學習基礎差的原因外,還有乙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覺得學習數學,除了應付考試之外,別無它用。要想改變現狀,筆者認為應該走生活化路線,讓學生有所共鳴,那麼在教學時,怎樣開展與生活有關的教學呢,應該從下面幾方面嘗試。

一.從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讓學生感悟數學就在身邊

從生活情景中引入新知是「教學生活化」的首要環節,其基本含義是:其一,強調教學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聯絡。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事物,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

其二,強調引入方式的生活化。將結構性的數學知識和學生的日常生活經驗加以整合,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相聯絡,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它通過乙個個生活故事或話題,以聊天、討論、講故事、做遊戲的方式,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背景,以數學問題為突破口或切入點,展示豐富多彩的活動世界,為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實踐操作提供廣闊的學習空間。

生活化的引入,將數學問題與學生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聯絡起來,形成真實的教學情境,這種帶有樂趣的真實情境,往往對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形成讓學生愉悅的課堂氣氛。這種富有趣味、靈活巧妙、恰如其分的匯入方式,具有先聲奪勢的效果,然後抓住時機,及時轉入正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例如,對初中未學過對數的職高生來說,對數概念及運用,顯得枯燥乏味。為引發學生學習興趣,在介紹對數之前,我出了一道趣味問題:「某城市有800萬人口。

現在有一人帶來乙個好訊息,在該城市傳播。若每隔乙個小時,每個知道此訊息的人都傳播給另外兩人。問一晝夜間這個訊息能傳遍全城每位居民嗎?

」開始,學生們皆認為不大可能。這時,我引導學生計算。

1小時後,有1+2=3人(3)知道好訊息;

2小時後,有1+2+6=9人(9)知道好訊息;

3小時後,有1+2+6+18=27人(27')知道好訊息;

猜想,n個小時後,有1+2+6+18…=3n人知道好訊息:那麼當n=24時,能有3n>8000000

成立嗎?學生答不出來。我說:「學習了對數之後,你們能用最簡便的方法解決此問題。」於是,學生們帶著這個懸念,開始津津有味地進入對數課的學習。

二.結合生活實際,合理組織教材

數學教育必須開放不固定,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數學學習的大課堂。然而,現行教材中,往往出現題目老化,資料過時,離學生的生活實際較為遙遠的情況,與資訊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的更新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絡生活實際,吸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資訊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將課本知識中反映的間接生活與現實生活溝通起來。

教學時,可以對數學問題的具體情節和資料做適當的調整改編,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數學問題來取代。這樣可使學生從自身的生活背景中感知數學,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掌握數學概念是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的關鍵。因為數學概念是客觀事物在數和形方而的抽象化,所以對學生來講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很多學生只是初步的感知,而沒有做到理解。因此在數學概念教學中要聯絡實際,讓學生通過事實深入體會,理解事物的本質,進而抽象出概念。

例如我們在學習集合時,就可以用這樣一段對話來引入它的概念(這是乙個姑姑和6歲侄兒的對話):

姑姑問:「你的臉在哪兒?」小男孩兒指指鼻子。

「不對,那是鼻子。」小男孩兒又指指腮幫子。

「那是腮幫子呀!」小男孩兒接著又指眼睛,又指嘴巴,但都沒指出哪兒是他的臉。

此時,姑姑告訴他說:「把你的鼻子、腮幫子、嘴巴、眼睛、前額、下巴額兒……放在一起,這麼一圈兒,才是你的臉。」

然後我們再給學生集合的定義:在數學裡,當我們把一類事物放在一起考慮時,便說他們組成了乙個「集合」。這肯定比給出集合的定義,或者只是把書本的例子重複一遍印象更深刻。

三.讓數學回歸生活,培養學生應用意識.

新課改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絡,關注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為此,中職數學教學要淡化理論,強化應用,重視理論聯絡實際,使之更符合中職培養目標。中職是培養直接從事某一職業或某種需要的應用性人才,其特點是直接面向社會。

學生應用知識的意識和能力在很大程度取決於中職數學教育中數學化水平,而不像普高那樣,有高等教育緩衝與彌補。可以說普、職相比,普高基礎性更明顯,中職應用性更突出。長期以來,我國數學教學由於受應試教育的衝擊與影響,往往掐頭、去尾、燒中間,而這種病態延伸到中職,使中職數學教育而臨「中間燒不熟,頭尾難立足」的尷尬局而,致使中職學生望「數」 興嘆。

因此,中職數學教育要擺脫困境,必須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在原有基礎上減少理論推導,增強數學知識的應用,強化學生用數學的意識。注意聯絡學生的現實生活與社會生活,幫助學生用數學的思想方法去觀察、分析日常生活現象,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突出學以致用的能力。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動的現實中數學從生活中走來,用數學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問題才能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生活中處處需要數學。

讓數學回歸生活,使學生運用己學過的知識解決自己身邊的數學問題,不僅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存在數學,理解數學的應用價值,還可提高學生用數學的觀點看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

略解設等額歸還的款額為x元,則

一年後欠款5000(1十5%)-x,

二年後欠款5000(1+5%)2-x(1十5%)-x,

三年後欠款5000(1十5 % )3-x(1十5%)2-x(1+5%)-x,

由題意,得5000(1+5 %)3-x (1+5%)2-x(1+5 % )-x =0,

解得x=1836(元)。

結論小王通過勤工儉學,每年應還1836元。

點評:本題既**於課本,又不拘泥於課本,是解決平均增長率方面的一類典型的問題—分期付款問題。上面的方法還可以推廣到其他實際問題中去,如本材砍伐、人口增長、環境沙漠化等等。

以上採用的是在實際生活問題中學習數學,使數學知識融入了生活氣息,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對數學知識有了新的認識,培養了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聯絡生活實際,吸收引進與現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關的具有時代性、地方性的數學資訊資料來處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組教材內容。這樣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氣息的題材改編成了學生感興趣的、活生生的題目,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生活中,讓學生發現數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提高學生用數學思想來看待實際問題的意識和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積極性。

四.構建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大課堂

所謂「大課堂」教學就是把課堂教學由課內向課外延伸,組織學生走出課堂,把課堂教學和實地考察相結合,或由學生自已通過做社會調查、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學習,打破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生活空間是數學活動最大的實踐基地,數學課堂向生活延伸對於知識的掌握、理解、應用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任何知識只有親身體驗,才會理解深刻,運用自如。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實踐中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因此我們要注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運用數學知識,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數學知識的能力。

在職業學校中,生活化教育可以激發學生興趣,改變現在的教學現狀,把一些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

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讓生活問題走進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廈門市海滄延奎小學陳淑娟 數學問題教學是 於生活,而又應用於生活中的。數學家華羅庚曾經說過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變,日用之繁,無處不用數學。這是對數學與生活的精彩描述。新修訂的 小學...

激發學生興趣成就數學課堂

單位 高新區二中 姓名 裴淑玲 時間 2008年8月 高新區二中裴淑玲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需要數學知識為我們服務,它以其準確 簡明 抽象的特質正進人們的日常生活 天氣預報的降雨概率通過電視傳給千家萬戶,各種統計圖表 比例 百分數 號頻繁見於報端 外出乘火車所攜帶的行李外觀大小...

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走進學生生活

作者 鄭巨集花 新課程 小學 2015年第02期 現行小學數學教材不僅重視學生數學知識的獲取,而且重視在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更注重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數學知識的獲取過程與學生平時生活實踐所蘊含的數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