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模式感想

2021-09-19 22:27:58 字數 2613 閱讀 3610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並沒有倡導什麼模式,更不主張依靠行政力量推廣某些統一的模式,教育理論界對教學模式問題也一直存在著爭議,並逐漸淡出權威性的理論話語體系。但是教學改革的實踐卻不斷湧現出豐富多樣的模式,在教學一線產生了極為廣泛的影響。這其中一定蘊含著某些歷史的必然性,值得認真加以梳理,並由此檢討我們的工作。

建構模式是應對發展變化的相當普遍的策略與生存智慧型。當變革者的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當實踐探索發展到一定階段,就會出現種種模式。只不過有的明確揭示出來並加以科學論證,有的沒有加以總結提練,甚至實踐者自己沒有意識到,還處於「默會」狀態;有的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能產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並不足以解決所面臨的新問題,只是原有模式的延續,甚至會阻礙新問題的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加以識別、選擇與改進,而不是迴避。

真正的教學模式必須建立在對教學的科學研究的基礎上。同時,教學模式也不應該是固定不變的封閉系統,而應有充分的創生和變通的空間,以適應不同的教學情境和不同教師的教學風格。教學中的藝術追求,是對教學模式的自覺建構與靈活運用,將教學模式轉化為生動且富有成效的教學實踐離不開教學藝術的創造。

課堂教學長期以來從「三中心」的思想出發所形成的「複習舊課—匯入新課—新授知識—鞏固訓練—布置作業」的教學模式根深蒂固,成為頑強地表達傳統教育思想的一座老房子,確實壓抑著師生創造的熱情和個性。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要求學校教學堅持以人為本,從促進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發展、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的需要出發,設計、實施教學,倡導問題為本、主動**、知行合一的學習方式。告別「三中心」,走進新課程,乃是乙個從被動到主動、從封閉到開放、從機械執行到創造性地生成的艱難過程,是對廣大教師和教研人員的嚴峻挑戰。

當然,放棄已經習慣了的標準化生產的僵化套路,從固定模式走向沒有模式,很多人會感到無所適從。對於絕大多數教師來講,恐怕主要還不是乙個缺乏改革熱情和改革積極性的問題,而是乙個重新學習、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的問題,是乙個提供必要的「腳手架」,讓其主動建構,並改變原有專業生活方式的過程。這個腳手架是乙個關於學業質量標準、問題識別、關鍵路徑、指導策略的手冊,關於觀察、測量、分析、判斷學生學業水平的資料庫,乙個「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那樣做」之類的專家建議。

可惜多年來,我們並沒有開發出這樣的「腳手架」。

那麼,當課程標準還不夠完善,缺乏與之相配套的教學指南,當新教材還沒有完全做到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出發來編寫,特別是還無法顧及地區、學校、班級的學情需要,無法顧及不同學生的個別差異的情況下,教師們只能將過去只供教師使用的教案,改造成師生合用的「教學案」,更多的從學生學習的角度設計「學案」,使教學過程中的「以學論教」有了乙個比教材更具體、更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學生自主學習材料。當教師個體素質參差不齊,部分教師離開了習題集就不會布置作業、離開了參***就不會解題的情況下,教研組、備課組就把大家組織起來,集體分工編寫,統一審核,進行質量把關,發揮集體的智慧型和力量。當許多人面對新課程、新教材、新「課案」,對新理念、新要求只能是初步學習,沒有達到深刻理解和認同,更缺乏豐富的可借鑑資源的成功經驗的時候,那些骨幹教師和教研人員率先總結梳理出盡可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的基本的操作程式辦法,讓大家學習、效仿和變通,這不能不說是基層教師的一種中國式的集體創造。

應該思考的幾個問題

實踐總是有其自身發展的邏輯和軌跡,不可能也不應該完全按照某種理論預先設定的思路、軌跡來運作。它總是不斷地向理論提出種種問題和挑戰,迫使理論做出回應。面對諸多從課程改革實踐中湧現出來的教學模式,我們應該注意些什麼?

一是模式本身進一步完善的問題。比如,「學案」本身有個科學定位問題。學生有了教材、甚至有了配套的練習冊,為什麼還要編寫「學案」?

在促進學生深度理解、主動**、知行合一的學習方式轉變上,現行教材到底存在哪些不足?怎樣的「學案」才能彌補這些不足?在基於課程標準的教學中,我們到底是缺少「學案」、「活動單」,還是缺少嵌入學習過程中的評估材料?

「學案」在輔助學生自學上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對此,不能想當然,不能抽象的議論,而是應當拿出充分調研的事實和實驗資料來說明。

二是多種模式並存的問題。每種教學模式都有其特定的教學情境要求、教育教學效果和輔助條件。儘管依據不同的實踐狀況,可以作這樣或那樣的變通,但其使用的情境總是有限的,而不是萬能的。

不顧地區差異、學科特點、教師個性,不顧具體的教學任務,在乙個地區所有學科、所有教師中強行推廣所謂的「學案導學」模式,將其作用誇大到不恰當的程度,這本身是危險的、不科學的。學生的學習絕不僅僅認知學習,還有情感、運動技能、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學習任務,這不是僅使用一兩種教學模式就能奏效的。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不是玩花樣、趕時髦,也不是某一次課程改革的特殊要求,而是豐富多樣的教學情境所決定了的普遍規律,是任何教學改革都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

三是模式背後的教學理念問題。模式總是特定的教育價值取向、教學任務服務的,它承載著一定的教學理念與文化。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學案導學」背後的理念到底是什麼?

如果我們的「學案」真正源自學生主動學習、**學習、深度理解的內在需要,它就有可能成為學習所必需的、多樣化的活動材料(不單純是紙質的),成為師生共同準備的(不僅是教師準備的),有可能變得少而精,而且更具有啟發性、開放性,更能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一旦發現它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自學,不利於學生的**,就應該堅決的拋棄。如果我們的「學案」只是為了促使學生掌握書本知識,熟練應付各種考試,那麼這樣的「學案」可能越編越厚,不斷向課堂兩頭延伸,最後,學生在所謂「學案」的牽引下被動應付各種作業與考試,如此「學案導學」只是舊的模式穿上了新的外衣。

總之,我們要面對當前的教學模式,我們不要盲從,而是應當從實際出發審視我們的教學,尋找適合自己的教學路徑和方法,這才是教師教學智慧型的真正體現。

杜郎口教學模式嘗試之感想

趙洪信在教學中嘗試杜郎口教學模式有一段時間了,回顧這段教學工作,產生許多感慨。1 感受到杜郎口中學真正落實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的思想,把課堂還給學生。杜郎口的課堂上,教師講解少,學生活動多。預習 展示直至解題反饋,學生始終是主角。預習時學生自己提煉 歸納 總結甚至設計考題,展示時有個性的表述,以及解題反...

杜郎口教學模式的啟示與感想

一 啟示 啟示之一,時時處處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一切適應學生的發展,一切促進學生的發展。啟示之二,教師把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師道尊嚴者,用民主開放的 思想和行動去開啟學生的智慧型。這裡教師真正成為 導師 為學生構建知識的引路人,課堂上教師更多的時候是在了解在傾聽。啟...

分之合經營模式學習感想

3月14日到3月16日,我有幸參加了集團公司組織的分之合經營模式的學習培訓,受益良多,分之合經營模式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管理方式,接下來我想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想法。隨著中國企業的規模化發展,企業管理變革成為新的課題,這種管理變革不是原有經營模式的簡單疊加,而是一種員工活力的持續創造。那麼如何創造這種活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