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2021-08-15 02:29:22 字數 3811 閱讀 3833

4.1 進洞前邊坡或仰邊坡坍塌

控制及防治措施:

4.1.1 進洞前要挖好仰坡,結合地層穩定程度,選擇適當的開挖方法,並及時處理坡面危石,不留後患。

4.1.2 洞口擋護工程應及時施做到位,如地質條件差,應採取臨時措施,保證仰坡邊坡穩定。

4.1.3 洞口排水系統應盡早完成,土質天溝隨挖隨砌,避免流水沖刷坡面。

4.2洞口永久襯砌開裂或位移

控制及防治措施:

4.2.1 洞口施工是隧道施工中的重中之重,應根據實際情況反覆研究施工方案,集思廣益,決定取捨,並嚴格按制定的工藝流程組織施工。

4.2.2 應盡量少動周圍邊坡圍岩,以減少對洞口岩層的擾動。

4.2.3 進洞施工應堅持先固後挖,採用錨噴掛網封閉邊仰坡,開挖採用台階法,先上後下,短進尺、弱爆破、快噴錨、強支護、早封閉,及時進行襯砌。

4.2.4洞口襯砌盡量先牆後拱,有仰拱的必須先做仰拱,按照先下後上,早成環的原則,洞口工程施工要採取加固措施,宜在冬季、雨季前做好,以增強洞口穩定。

4.3 開挖輪廓難以控制,超欠挖嚴重

控制及防治措施:

4.3.1 根據圍岩情況進行爆破設計,並根據圍岩變化及時調整爆破引數。

炮眼定位要準確,周邊炮眼應平直、平行,數量應合適。

4.3.2 軟弱圍岩邊牆應採用預裂爆破,並預留沉落量。

4.3.3 控制超欠挖,欠挖應鑿除,超挖部分應在襯砌的同時用同級砼回填。

4.4 偏壓隧道初支開裂甚至位移侵限

控制及防治措施:

4.4.1施工前應對地質、地形進行充分調查分析,了解偏壓力的大小,並制定相應的措施。

4.4.2 做好地表的防水、排水工作。

軟弱圍岩邊牆應採用預裂爆破,並預留沉落量。

4.4.3 提高對偏壓隧道的認識,切忌盲目進洞。

4.5 斷層、破碎帶坍塌

控制及防治措施:

加強超前地質預報,及時分析斷層的特徵,制定相應對策,如改變開挖方法、支護方法,調整爆破引數,加強超前預支護措施,防止坍塌。

4.6 襯砌滲漏水

控制及防治措施:

4.6.1 嚴格按設計規範要求對防、排水工程實施過程控制。

4.6.2 鋪設防水板前將基面鋼筋頭、尖銳凸出物進行清理,基面基本找平。

防水板鋪設要留有一定的鬆弛度,防止澆築砼擠裂;防水板焊結要牢固,並對焊縫進行充氣檢查,確保質量達標。鋼筋綁紮、焊接時應對防水板進行保護,發現破損及時修補。

加強防水材料質量控制,確保各項指標符合規範要求。

4.6.4 嚴格按施工規範處理施工縫,加強襯砌澆築過程控制。

4.6.5加強變形縫、施工縫防水質量的控制,襯砌端頭砼中部應預留1/2止水條厚度的凹槽,確保止水條在施工縫中間;變形縫止水帶安裝必須使用定位筋固定。

4.6.6 因地制宜地底採取附加排水措施(暗溝、盲溝)。

4.6.7 必要時對洞身背後實施防水或注漿處理。

4.7 襯砌錯台明顯、凹凸不平,漏漿流砂嚴重,外觀質量差

控制及防治措施:

4.7.1 檢查台車、模板質量,保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

4.7.2 分節對模板安裝質量進行全面檢查,安裝達不到規範要求的,不准澆築作業。

對稱澆築砼,避免偏壓造成台車移位,控制澆築速度,防止台車上浮,必要時增加防浮措施。

4.7.4 控制砼水灰比,可適當增加外加劑或摻粉煤灰,改變砼的和易性,增大塌落度。

4.7.5 台車拆模後應徹底清理模板上的浮漿,均勻塗油。

4.8 襯砌砼開裂

控制及防治措施:

4.8.1 砼加入合理的外加劑,選擇合適的骨料。

4.8.2 採取隔離措施,減少初期支護對二襯的約束。

4.8.3 改進砼澆築工藝,加強振搗和養護。

4.8.4 在易開裂部位植筋。

4.8.5 放慢邊牆砼澆築速度,並分段分層澆築,待邊牆穩定後再澆築拱部砼。

4.8.6 必要時對圍岩實施錨桿、注漿等措施預加固,以阻止圍岩徐變過大而使襯砌砼及早受力導致開裂。

4.8.7 邊牆基礎浮碴必須清理乾淨,使邊牆底部與隧底緊密結合。

4.8.8 結構交叉部位(如避車洞、橫洞)應做加強處理,防止因應力集中而引起開裂。

4.8.9 控制拆模時間:對不受圍岩應力的襯砌,砼的強度達到2.5mpa,承受圍岩應力較小的應達到砼設計強度的70%,對承受圍岩應力的砼應達到設計強度的100%方可拆模。

4.8.10 偏壓隧道對偏壓進行預處理後再實施襯砌。

4.9 混凝土質量問題防治

4.9.1 蜂窩狀的空隙

現象:混凝土結構區域性出現酥鬆、砂漿少、石子多、石子之間形成蜂窩狀的空隙

產生的原因:

4.9.1.1 混凝土配合比不當或砂、石予、水泥材料加水量計量不准,造成砂漿少、石子多。

4.9.1.2 混凝土攪拌時間不夠,未拌合均勻,和易性差。

4.9.1.3 振搗不密實,或漏振,或振搗時間不夠。

4.9.1.4 模板縫隙未堵嚴,水泥漿流失。

4.9.1.5 鋼筋較密,使用的石子粒徑過大或坍落度過小。

控制及防治措施:

4.9.1.6 混凝土配合比應準確,嚴格控制水灰比,計量準確,混凝土拌合均勻,坍落度適合。

4.9.1.7 分層澆灌,分層振搗,防止漏振。

4.9.1.8 模板縫應堵塞嚴密,澆灌中,應隨時檢查模板支撐情況防止漏漿。

4.9.1.9 拆模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強度,不允許過早拆模,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後,方可脫模 。

4.9.2 麻麵

現象:混凝土表面區域性出現缺漿、小凹坑、麻點,形成糙面,但無鋼筋外露現象。

產生的原因:

4.9.2.1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漿渣等雜物未清理於淨,拆模時混凝土表面被粘壞。

4.9.2.2 摸板拼縫不嚴,區域性漏漿。

4.9.2.3 模扳脫模劑塗刷不勻,區域性漏刷或塗刷失效,混凝土表面與模板粘結造成麻麵。

4.9.2.4 混凝土振搗不實,氣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點。

控制及防治措施:

4.9.2.5 模板表面清理乾淨,不得粘有幹硬水泥砂漿等雜物。

4.9.2.6 鋼模扳脫模劑應選用長效的,塗刷均勻,不得漏刷。

4.9.2.7 混凝土應分層均勻振搗密實,至排除氣泡為止。

4.9.2.8 表面作粉刷的,可不處理,表面無粉刷的,應在麻麵部位澆水充分濕潤後,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漿,將麻麵抹平压光。

4.9.3 表面不平整

現象:混凝土表面凹凸不平,其表面不水平或不垂直。

產生的原因:

4.9.3.1混凝土澆築後,表面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租糙不平。

4.9.3.2 模板未支承在堅硬土層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撐鬆動、泡水,致使新澆灌混凝土早期養護時發生不均勻下沉。

4.9.3.3 混凝土未達到一定強度時,上人操作或運料,使表面出現凹陷不平或印痕。

控制及防治措施:

4.9.3.4 嚴格按施工規範操作,澆築混凝土後,應根據水平控制標誌或彈線用抹子找平、压光,終凝後澆水養護。

4.9.3.5 模板應有足夠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應支撐在堅實地基上,有足夠的支承面積,防止浸水,保證不發生下沉。

4.9.4混凝土裂縫

產生的原因:

4.9.4.1 混凝土在施工過程中由於溫度、濕度變化,混凝土受到影響。

4.9.4.2 地基不均勻沉降。

4.9.4.3 拆模過早,早期受振動等因素都有可能引起混凝土裂縫發生。

控制及防治措施:

4.9.4.4 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澆灌完的混凝土要及時養護,防止乾縮,冬季施工期間要及時覆蓋養護,防止冷縮裂縫產生。

4.9.4.5 大體積現澆混凝土施工應合理設計澆築方案,避免出現施工縫。

4.9.4.6 加強施工管理,混凝土施工時應結合實際條件,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混凝土的配合比、塌落度等符合規定的要求,並嚴格控制外加劑的使用,同時應避免混凝土早期受到衝擊。

電纜隧道施工常見「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通病名稱 原因分析 1 地下水水位未降到基坑 面以下 開挖邊坡失穩 2 邊坡過陡 3 雨水滲透到邊坡的土體 中 4 坡頂的荷載過大 防治措施 1 保證井點降水的質量,單排降水有困難時,可把降水井點 安排在另一側或採用微型井點降水的專利技術 2 開挖的邊坡係數不得陡於方案設計的邊坡係數 3 邊坡用水泥...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湘潭 800kv環流站 上圍子接地極線路工程 3標段 益陽電力安裝修試公司 2016年03月 批准年月日 審核年月日 編寫年月日 目錄一 編制目的 4 二 編制依據 4 三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4 3.1路徑複測通病防治措施 4 3.2基礎分坑 開挖通病防治措施 5 3.3基礎位移 扭轉通病防治措施 ...

質量通病防治措施

目錄一 工程概況02 二 建築概況02 三 結構概況03 四 質量通病防治保證管理體系03 五 編制依據04 六 質量通病防治目標04 七 工程質量通病各項防治措施方案05 一 外牆滲漏防治措施05 二 變形縫滲漏防治措施12 三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開裂控制與防治措施 15 四 牆體裂縫控制與防治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