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學複習題

2021-07-26 15:23:15 字數 3626 閱讀 6507

一、 填空題

1、組織結構在很大的程度上服從於和組織效能。

2、20世紀90年代的理想組織是組織。

3、乙個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敗,關鍵在於

4、需要理論屬於型激勵理論。三層次需要理論是提出來的。

5、企業中首要的資源是

6、精神分析理論的乙個最基本的命題是

7、弗洛伊德把人格結構劃分為

二、單項選擇題

1、阿q被人打了以後說是兒子打了老子,這屬於下列哪種防衛方式?( )

a.反向行為 b.壓抑 c.合理化 d.昇華

2、用雙因素理論分析,下列選項中哪種是激勵因素?( )

a.工資 b.工作安全性 c.工作成就感 d.工作環境

3、非官方規定的、自然形成的群體是( )。

a.正式群體 b.非正式群體 c.大群體 d.小群體

4、在管理方格理論中,下列哪種選項屬於任務型領導?( )

a.1.1型 b.9.1型 c.9.9型 d.1.9型

5、認知不協調理論是由( )提出的。

a.海德 b.費斯汀洛 c.勒溫 d.維納

6、「隨大流」說的是( )現象。

a.服從 b.從眾 c.責任分散 d.去個性化

7、「早熟」與「晚熟」是( )

a.能力的型別差異b.能力的水平差異

c.能力發展的早晚差異d.能力的質的差異

8、德國心理學家勒溫提出了他著名的行為公式b=f(pe),其中p是(   )

a.行為 b.函式 c.環境 d.個人

9、在人性假設理論中,認為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就是自我實現,這是(   )

a.「經濟人」假設b.「複雜人」假設

c.「社會人」假設d.「自我實現人」假設

10.當組織成員要求在工作中有個人發展機會,但組織仍然傾向於簡單化、專業化的管理方式,從而限制了成員的發展機會時,組織就應該進行(   )

a.思想教育 b.發展 c.變革d.人員培訓

11、社會知覺中,對他人認知的以偏概全或以點概面的傾向,屬於( )。

a.首因效應 b.定勢現象 c.投射作用 d.暈輪效應

三、名詞解釋

1、挫折

2、影響力

3、動機

4、需要

5、群體規範

四、簡答題

1、社會化過程的特點有哪些?

2、怎樣利用人的能力差異進行有效管理?

3、簡述「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

4、簡述群體動力論在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題

1、張華、李紅兩人一同大學畢業後進了同一家企業併同在一間科室工作,兩人的工資也被定在同一檔次:每月2000元。一年試用期過後,甲的工資被定為每月2300元,而乙的工資被定為每月2500元。

甲拿到2300元工資後很高興,因為比原來工資增加了300元,但當他得知乙的月工資是2500元後,則十分氣憤,工作積極性明顯下降。

試通過公平理論分析甲的心理以及管理者的對策。

一、填空題

1、組織戰略;2、學習型;3、領導者;4、內容、阿德佛;5、人;6、潛意識;7、本我、自我、超我

二、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15分)

1、(c );2、(c );3、(b );4、(b);5、(b);6、(b);7、 (c );8、(d);9、(d);10.(c);

三、名詞解釋

1、挫折

挫折是人在通往目標的道路上遇到自感不能克服的障礙時,所產生沮喪、失意、焦慮、緊張或憤懣的心理狀態。

挫折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阻礙個人動機與目標性活動的情境;二是指個人遭受挫折後引起的情緒狀態。

2、影響力

影響力是指人們在相互交往中,引起或改變他人心理與行為活動的能力。領導者與被領導者、教育者與受教育者都有影響與改變他人心理和行為的能力,也具有接受影響的能力。

3、動機

動機是引起行為、維持行為並將行為指向特定目標以滿足人的需要的心理動力系統,它是人的行為的內部原因。

4、需要需要是維持個體與社會生存的必要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與感受。需要通常以缺乏感和豐富感被人們所體驗,並以慾望、願望、意圖、理想等心理活動方式反映出來。

5、群體規範群體規範是群體中每個成員必須遵守的思想和行為的標準。群體規範並不是對成員的一言一行都作出具體的規定,而是劃定了乙個範圍,乙個可接受的範圍,是乙個可以容忍的範圍。

四、簡答題

1、社會化過程的特點有哪些?

答:社會化過程的特點主要有:

第一、個體的社會化是極端不平衡的;第

二、社會化的過程是人對人的一種加工;第

三、個體社會化程序有生物因素與社會因素的統一作用;第

四、社會化過程中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

2、怎樣利用人的能力差異進行有效管理?答:第

一、能力水平要與工作要求相適應;

第二、能力型別要與工作性質相一致;

第三、善於用人、識人;使人的能力得到最充分的發揮;

第四、形成合理互補的能力結構,發揮組織整體能效;

第五、建立有效的人才競爭機制。

3、簡述「經濟人」假設的基本觀點。

答:經濟人的假設的基本觀點是:

第一、職工基本上都是受經濟性刺激物激勵的,不管是什麼事,只要向他們提供最大的經濟利益,他們就會去幹;

第二、由於經濟刺激在組織的控制之下,所以職工在組織中的地位是被動的,他們的行為是受組織控制的;

第三、感情是非理性的,必須加以防範,否則會干擾人們對自己利益的理性的權衡;

第四、組織能夠而且必須必須按照能綜合和並控制住人們感情的方式來設計,特別是那些無法預計的品質。

4、簡述群體動力論在管理實踐中的作用

答:第一、乙個人過去所具備的各種能力、作用並不是在任何乙個群體中都能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和發揮的,它受到群體內外環境條件的影響。作為乙個管理者,應充分認識這些因素對於發揮個體能力有利和不利的方面,盡力創造乙個和諧、寬鬆的群體內外環境,使身處其間的個體發揮其最大能力,達到最佳工作狀態。

第二、作為管理者,應充分認識到環境因素所起的影響作用,利用積極向上的環境改造個體。

第三、群體的行為不是簡單的個體行為之總和。管理者要善於開發和利用群體的力量.並利用群體對個體的巨大影響力,促進個體的成長和提高。

第四、個體行為發揮得好壞將會影響群體行為力量的發揮。群體行為作用的好壞,發揮程度的高低,也會對個體的主觀意識產生影響,因此,管理者應高度重視兩者間的相互影響作用,促使群體與個體行為得到最大的發揮,為組織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

五、案例分析題

1.答:(1)公平理論認為,職工的工作動機主要受工資報酬的影響,包括絕對報酬(自己實際收入的數量)與相對報酬(自己實際收入與他人實際收入的比值)兩種。

每個人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自己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與他人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進行橫向比較,也會把自己現在付出的勞動和所得報酬與自己過去付出的勞動和報酬進行縱向比較。通過比較,如果發現自己的收支比例與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認為是正常的、合理的,因而心情舒暢,安心工作;如果發現自己的收支比例低於他人的收支比例,或現在的收支比例低於過去的收支比例,就會產生不公平感,就會對工作態度、工作積極性產生消極影響。在本案例中,甲做縱向比較時的高興在於與過去比其工資增加了300元;但當他與乙進行橫向比較時,發覺自己的工資比乙少了200元,由此產生不公平感,導致工作積極性明顯下降。

管理心理學複習題答案

一 名詞解釋 1 知覺 知覺是指人腦對當前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的各個個別屬性 整體的 綜合的反映。2 個性心理 是指人與人之間在心理過程和個性心理特徵方面的差異,是乙個人比較典型的 穩定的 區別於他人的心理特點的總和,它反映了乙個人總的精神面貌。3 經營管理價值觀 是指對企業經營管理好壞的總看法和...

管理心理學複習管理心理學複習

第一章管理心理學概述 第一節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及內容 一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物件 人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 二 管理心理學的研究內容 個體心理 群體心理 領導心理和組織心理。1 個體 人性假設 個體的性格 價值觀 知覺 態度 能力 情感,需求,環境對人的影響。2 群體 主要內容 人際關係,溝通團體,衝突...

電大學校管理心理學複習題

一 名詞解釋 1 學校管理心理學學校管理心理學是研究學校管理活動中的心理現象及其規律的科學。2 個性心理學中的個性,也可稱為人格,是指乙個人的基本精神面貌,即乙個人所具有的穩定的心理特徵的總和。它包括乙個人外在的表現和內在的真實自我。3 動機動機是引起行為 維持行為並將行為指向特定目標以滿足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