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活動與幼兒成長

2021-07-13 02:48:34 字數 4733 閱讀 8022

第一講幼兒遊戲的特徵、結構要素

遊戲對於幼兒來講是最重要的。遊戲是促進幼兒發展,對幼兒進行教育的最好、最有效的、最重要手段。幼兒每天除了吃飯、睡覺洗漱等活動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遊戲。

他們的學習、勞動都離不開遊戲。遊戲對幼兒來講就是生活,而生活就是遊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遊戲也是幼兒的主要活動。

在幼兒園的保育教育工作中,我們提倡的科學的方法就是教育教學遊戲化,幼兒規則遊戲化,幼兒行為習慣遊戲化,幼兒的能力培養遊戲化------我們要把遊戲滲透到幼兒的整個生活、活動中(一日常規,一日生活中)。幼兒每時每刻都離不開遊戲,遊戲與幼兒成長至關重要 ,起決定性作用!另外,遊戲有補償的功能(現在幼兒心理有問題,消極的情緒、反叛行為)遊戲與幼兒成長有相當大的關係。

第一單元:幼兒遊戲的特徵、結構要素。

什麼叫遊戲?遊戲,是人們有目的、有意識的一種活動方式,有特定的目標和規則限制,人們通過智力或體力活動實現既定要求,從而享受到快樂和樂趣。因此男女老少都喜歡的一種活動。

遊戲,對幼兒更有其特殊意義。它是幼兒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和語言,借助各種實物,通過身體和心理的模仿、想象來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智力活動;它是3—6歲幼兒的基本活動形式;它是一種特殊的生活實踐。

·遊戲是幼兒期普遍存在的活動。

·遊戲象愛一樣,無法描述。

·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一種活動。

·遊戲是幼兒的基本活動結構要素。

·遊戲是幼兒內部存在的自我表現—德國教育家福祿培爾

·遊戲是這樣一種活動,在其中形成和完善,在定向活動的基礎上對行為的心理調節。

·遊戲是在真實條件之外,借助想象,利用象徵性的材料再現人與人的關係。

遊戲的基本特徵可分為四個方面,從而總結出幼兒在遊戲中表現出的四個基本特徵:

1、遊戲是幼兒為主的自願活動。因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在遊戲中我們可以看到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有餘的遊戲,吸引著幼兒。所以幼兒喜歡、願意、盼望參加遊戲。

是主動的、自願的,不是老師強求的。

2、遊戲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圍生活。3歲以上的幼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和想象力。他們通過遊戲模仿**活動,反映周圍事物的願望,是多種多樣的,不可能都是實物,於是,他們就利用一些代替物------遊戲材料。

乙個手帕卷一捲就成了地毯,一根小棍一會變成溫度計、一會變成大馬-------無論如何小、如何簡陋的材料,在他們的眼裡立刻就可以成為想象中的真實物件。

3、遊戲沒有社會實用價值、沒有強制性的社會義務、不直接創造財富。幼兒遊戲不像我們**那樣有目的、目標,要生產社會實用價值、財富,(得獎、得第一)而幼兒遊戲本身就是為了遊戲而遊戲、為了快樂,沒有外部的控制,幼兒遊戲重在過程,其它都是次要的。

4、遊戲伴隨著愉悅情緒。幼兒喜歡遊戲,在遊戲中幼兒主要感受到的是積極情感,幼兒遊戲是高興、滿足、輕鬆、自得。

·兒童的遊戲與**的遊戲不同

(1)、遊戲在各自生活中的地位不同。對**,遊戲只是一種陪襯和調劑。對兒童,遊戲是最主要的活動或基本的活動形式。

(2)、遊戲的目的不同。**遊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休息或放鬆;兒童遊戲是通過遊戲來積累經驗,促進發展。

(3)、遊戲的內容不同。**遊戲多有競爭意味的規則遊戲,帶有相當的功利性;兒童的遊戲多帶有想象色彩的特徵性遊戲,較少功利性。

(二)、幼兒遊戲的結構要素

·兒童遊戲的可觀察的外部行為

1、表情。無論是專注認真的表情還是微笑,嬉笑、扮鬼臉(誇張變形)、哈哈大笑。兒童在遊戲中的表情特徵說明:兒童在遊戲中身心總是處於積極主動的活動狀態,而不是消極被動狀態。

·遊戲區別了無所事事,閒逛坐著發呆。

2、動作

(1)遊戲動作具有非常規性。在遊戲中,兒童往往不按物體的社會意義來使用它們,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與意圖來使用它們,例如:騎在椅子上,把椅子當成大馬騎。

(2)、重複性。重複可以使幼兒體驗掌握本領的歡樂 。例:反覆重複跑樓梯

(3)、遊戲動作具有個人的隨意性。根據遊戲動作的不同性質,把遊戲動作分為探索、象徵和嬉戲

探索探索物質的性質、探索事物之間的關係、探索動作效應

象徵象徵性動作時想象性虛構性動作。一物假裝代替另一物來使用。例:把一張圖紙當成餅乾,把一木棍當馬騎等。

嬉戲嬉戲是故意做「壞事」或某種動作來取樂。帶有幽默、逗樂、玩笑的性質。例如:幼兒故意往地上的積水裡踩,使水濺起。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種特殊的遊戲動作,是兒童的自身或他物為媒介對他人或他物的動作、行為、態度的模仿。通過角色扮演,模仿和想象,兒童再現自己的現實生活經驗,獲得滿足。

兒童遊戲的內容是兒童現實生活經驗的反映,提倡讓家長、老師多給幼兒生活實踐經驗以使幼兒在遊戲時有鮮明的經驗反映。

4、語言。遊戲往往有言語相伴隨。注意傾聽兒童的語言,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兒童是否在遊戲以及遊戲水平與狀況。

兒童在遊戲中的言語伴隨率的高低也可以作為評價兒童活動的自由度以及班級的心理環境的質量的乙個指標。

5、材料。有無玩具或遊戲材料是判斷兒童是否在遊戲的乙個指標。兒童年齡越小,對遊戲材料的逼真性程度要求越高。

(二)、遊戲的內部主觀心理因素

遊戲構成的內部要素,是遊戲行為發生的內在依據或內部原因,它主要包括作為遊戲主體的幼兒動機與體驗。

1、遊戲的動機

(1)、內部動機。從動機產生的**看,可以把活動動機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是指活動本身來自於活動主體、自身的需要;外部動機是指活動本身是由他人的直接要求引起的。

(2)、直接動機。遊戲的目的在於自身的遊戲,幼兒遊戲就是遊戲,不追求什麼目的和活動以外的結果。

(3)、內部控制。自己說了算,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活動內容、材料、方式、方法,自願協商決定。

2、遊戲性體驗

在遊戲中感受和體驗(喜歡不喜歡)(願意不願意)。 人們正是因為這種體驗才喜歡遊戲,遊戲性體驗是遊戲的魅力所在。遊戲體驗可以下幾種:

(1)、興趣性體驗(2)、自主性體驗(3)、勝任性體驗和成就感(4)、幽默感(5)、驅力愉快。

遊戲中的生理快感主要是由於身體活動的需要和中樞神經系統維持最佳喚醒水平的需要得到滿足之後產生的。

(三)、遊戲的外部條件因素

能夠使遊戲真正成為幼兒主動自願的自主性活動的外部條件因素必須符合以下要求或特徵。

1、幼兒有自由選擇的權利與可能。要允許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願望來決定幹什麼,而不是規定幼兒必須幹什麼?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2、活動方式方法由幼兒自行決定。讓幼兒根據自己的願望、想法使用遊戲材料或物體,教師「適度」干預,以幼兒自主遊戲為主。

3、活動的難度與幼兒能力相匹配。活動的難易程度要以幼兒的年齡、能力水平相適,讓幼兒能「夠」得著。如果遊戲環境難度太低沒有新穎性,幼兒對其不感興趣。

如果難度太大幼兒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適度:就是有一定難度,幼兒經過努力又能解決,獲得滿足快樂和成功感。

4、幼兒不尋求或擔憂遊戲以外的獎懲。

第二講幼兒遊戲的作用與分類

幼兒遊戲的作用

遊戲是童年生活的重要內容,是學前兒童的基本活動,遊戲不僅對幼兒有娛樂作用,而且對幼兒身體、智力、社會性和情緒等方面的發展有重要作用遊戲促進幼兒成長。

(一)、遊戲在幼兒身體發展中的作用遊戲滿足了幼兒身體發展基本需要。只要我們仔細品位就會發現遊戲中的「教育價值」。遊戲能給幼兒快樂,促進幼兒身體發展,使幼兒參與各種身體運動。

如:跑、跳、爬、鑽等使身體各器官得到活動和發展。可見,遊戲發展了幼兒的基本動作和基本技能。

戶外遊戲使幼兒充分的接觸了陽光,新鮮的空氣,增強了對外界的適應能力,給幼兒愉快和滿足。

(二)、遊戲在幼兒認知發展中的作用。

促進幼兒認知的發展

1、擴充套件和加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遊戲能使幼兒「玩中學」。例如「摸一摸」的遊戲,幼兒便隨著教師的口令摸頭、鼻子、眼睛、嘴等一邊遊戲一邊形象的理解、認知五官的名稱和位置。

幼兒在玩「球」和「圓」的同時,發現球體可以任意方向運動。教師拿出實物五個蘋果,讓幼兒在操作、擺弄5個實物的同時,理解認識了「5」,「5的分解、加減」等。語言發展的遊戲等等。

2、遊戲促進幼兒想象力的發展。

幼兒在遊戲時想象力極其豐富,虛擬性或象徵性是遊戲的普遍性,並以「假裝」或「好像」為標誌。如:幼兒在玩積木時一會將積木插成「槍」,一會將積木拼插成「手榴彈」並利用自己的「**」創造性的玩起了遊戲,一會過山,一會過河,手裡拿著「對講機」嘴裡說著「113」我是「888」前方出現敵人,之後開槍、開炮。

有創造性創造出兩用汽車。

3、遊戲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

幼兒在遊戲著,同樣也在思考著,思維一直處於活躍積極的狀態,並能用自己的思考、智慧型,解決戰勝乙個個難題。

4、遊戲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幼兒一邊遊戲,一邊交流著,他們運用語言進行協商計畫……。如:「你學爸爸,我學媽媽」「感冒需要住院**」......。

如:拼音遊戲、數字遊戲、接龍遊戲都可以直接鍛鍊語言對文字的理解能力,從而發展語言,發展能力。

5、遊戲提供了幼兒智力活動的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在輕鬆、愉悅的心理背景下,幼兒的覺醒水平適當或處於平衡狀態,可最大限度地發揮活動和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三)、遊戲在幼兒社會性發展中的作用。

社會性是指人們進行社會**往,建立人際關係,理解掌握和遵守社會行為準則,以及人們控制自己行為的心理特徵。

1、遊戲為幼兒提供了社會交往的機會,發展了幼兒社會交往能力。遊戲確實為幼兒提供了社會交往的能力,幼兒雖小,卻非常羨慕,渴望自己也能成為乙個大人。所以他們經常用遊戲的形式特別是社會性遊戲活動,與同伴合作形成他們社會性行為。

在角色遊戲的扮演中,在交往中,我們可以看到幼兒能自行分配角色,自行調節遊戲。如:在玩開「超市」的遊戲時幼兒分別扮演「售貨員」、「媽媽」、「寶寶」......。

在遊戲中,幼兒互相配合發展了同伴之間的友好、團結關係,當「媽媽」買完東西就要走的時候幼兒會相互糾正(教師指導)我們要有禮貌買東西或買完東西要有禮貌,說文明用語「您好」「再見」「謝謝」等。可見,遊戲是幼兒交往的媒介,通過遊戲確實可以發展幼兒的社會**往能力。

讓幼兒在遊戲活動中健康成長

作者 吳海珠 教育界 2010年第15期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試行 中指出 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促進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然而長期以來,幼兒教育領域中卻存在著在實踐中忽視遊戲的弊病。殊不知,遊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著關鍵作用,遊戲是幼兒最基本的活動方式,是...

試論遊戲在幼兒成長的作用

遊戲是兒童的本能,是幼兒生活的基本活動。這是由幼兒身心發展規律 特點決定的。幼兒園工作規程 中明確提出了 幼兒園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擊擇和指導遊戲,應因地制宜地為幼兒創設遊戲環境 遊戲是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的重要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對遊戲的利用也越來越充分。根據幼兒科學教育的要求,...

幼兒遊戲活動方案

剛入園的小班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意識較弱,同伴關係也不穩定。該活動從小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遊戲法,讓幼兒在輕鬆 愉快的氛圍中掌握雙腳併攏行進跳的技能,感受和同伴遊戲的快樂。幼兒在和兔媽媽抱抱 和好朋友抱抱 互相抱在一起躲避大灰狼的環節中,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了集體活動的快樂。目標 1 練習雙腳併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