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教學反思

2021-07-12 21:09:48 字數 3060 閱讀 2226

偶然也是必然

城鎮中學王冰

《我的叔叔于勒》是一篇我非常喜歡的**,很想嘗試另一種解法,小刀口深切入,如庖丁解牛,從一條命脈下手,將文章漂亮地解析;又能夠像乙隻大手一把抓住樹幹,撼動樹根,牽動根鬚,把一棵樹完整地連根拔起。

我想到這是一篇**,正所謂「無巧不成書」,而藝術作品的「巧」又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文藝作品就是人們觀察生活,認識生活的一扇視窗。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的偶然背後都有必然,只是人類智慧型還不能夠了解這個必然,就把它定義成偶然。

《我的叔叔于勒》這篇**的核心情節就是菲利普夫婦一家去往哲爾賽島旅行途中巧遇于勒,偶然的巧遇讓**中的每乙個人物都猝不及防,正因為是猝不及防人物自己可能平時都沒有意識到的靈魂深處那個最真實的自己,那個最純粹的自己,也可能是在與現實抗衡時那個最脆弱的自己才得以真實地再現,可以說這是乙個極具藝術性的巧合,一切似乎是完全意外之外的偶然,然而又恰恰最是乙個合情合理的必然。

於是這堂課的設計我打算就從分析故事偶然性背後的必然性入手,**菲利普夫婦在偶然的相遇中對於勒態度變化的必然性,**于勒偶然做生意失敗潦倒半生的必然性,**菲利普夫婦和於勒「特快號」偶遇的必然性。最後從偶然和必然的關係中引導學生全面剖析人物和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時也認識作品時代,和時代下的人物的真實處境,從而達到深刻解讀文字的目的。

在**偶然性背後的必然性時,我有意識地將孩子們零散的線索歸入三個核心概念:

第一:偶然的相遇是必然的。相遇是菲利普夫婦愛慕虛榮的必然。

別人請吃飯從不敢答應的菲利普夫婦,買日用品也常常買減價貨,15個銅子一公尺的花邊要計較半天,卻在每個星期日都要帶著孩子們到海邊棧橋去散步,這充分說明了菲利普夫婦是愛慕虛榮的。虛榮導致他們注定會在二女兒訂婚之後選擇去哲爾賽島旅行,去感受一下做上等人的榮耀,去哲爾賽島旅行就必然要乘坐從英國到法國的遊船,而於勒就在這條航線上,所以相逢是必然的。

菲利普之所以買牡蠣,是被貴婦人吃牡蠣的高貴優雅的姿態所吸引,他也想讓自己的女兒模擬這樣的吃法,滿足做乙個上等人的虛榮,他的虛榮心決定了他必然被吸引,必然要遇到于勒。

相遇是菲利普夫婦執著堅持的必然。「衣冠整齊」故作體面地去海邊棧橋「散步」,是菲利普一家每週的例行活動;「於是每星期日,一看見大輪船噴著黑煙從天邊駛過來,父親總是重複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

如果于勒竟在這只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乙個一直在等,乙個一直在附近流浪,相逢是必然的。

盼於勒,等於勒,是他們內心不變的堅持,十年來沒有動搖過,而於勒就在離他們不遠的英法遊輪上,相逢是早晚的事,怎麼能說巧遇不是必然呢?

第二:于勒偶然的落魄是必然的。

于勒本來就是乙個好吃懶做的****,這也注定了他有了錢之後必然會揮霍一空,最後落得乙個窮困潦倒的境地。乙個連哥哥的財產也揮霍掉的****,怎麼可能到了美洲就搖身一變成了創業者,固然當時到美洲去淘金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成功的都是能吃苦耐勞的強者。

其實,從於勒寫給家裡信中就可以推測到於勒可能已經破產了,信的內容是這樣的:「親愛的菲利普:我給你寫這封信,免得你擔心我的健康。

我身體很好。買賣也好。明天我就動身到南美去作長期旅行。

也許要好幾年不給你寫信。如果真不給你寫信,你也不必擔心。我發了財就會回哈佛爾的。

我希望為期不遠。那時我們就可以一起快活地過日子了……」從他「買賣也好」這四個字猜想,他並不一定做成的是什麼大產業,也不見得發了什麼大財,只是做了一些小本買賣而已,像他這樣的****很有可能掙得少,花得多,掙了那麼一點錢都讓他揮霍殆盡了。此外,長期旅行是不應該影響寫一封信的,為什麼不能寫信了呢?

可見這時候于勒已經破產了,他不想讓菲利普夫婦看出他已經破產,所以才這麼說。

于勒的破產和他們的相逢也是有著必然的聯絡的,正因為于勒破產了所以才會回到離家鄉較近的哲爾賽島。這很符合乙個長期在外流浪的浪子的心理,既想回家,又不敢回家,只好徘徊在家門附近。這樣相逢就是必然的事,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同時,從於勒徘徊於家門外而不敢靠近可以看出,于勒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是不能被哥嫂的薄情所見容的,相認不如流浪,可見得金錢在當時的環境下重於親情。

第三:偶然相遇所造成了菲利普夫婦態度的變化是必然的

在教授這個環節的時候,最讓我激動的一幕出現了,倪雯同學提出了這樣乙個問題:「我認為他們的見面方式也是個偶然,**所寫的相遇其實是單方面的,是菲利普夫婦單方面看見了於勒,而於勒並沒有看見菲利普夫婦。我認為在外流浪了十年的於勒不會一點不想家,說不定他已經無數次徘徊在家門外,無數次偷眼看過自己的哥嫂,只是不敢相認。

雖然是個偶然的相遇,但這個偶然也是必然,他們的相逢必須要這麼安排。」

這個問題真有如一石激起千層浪,課堂上立刻討論開了,倪雯雖然站在支援作者的立場給出了乙個肯定的結論,但是她沒有充分闡明這個結論的理由。於是同學們紛紛表達自己的想法,開始有人反對,覺得換個見面方式也很好,可以表現于勒想回家又不敢回家的矛盾心情。可是隨著討論的深入開展,大家一致認為作者的設計更為巧妙,他讓菲利普夫婦單方面看見于勒,只有這樣的相見方式才能讓菲利普夫婦在全無準備的情況下充分地表演,真實地呈現他們的內心世界。

這樣的相遇讓菲利普夫婦態度的變化變得那麼地合情合理。

菲利普夫婦對於勒的態度變化純粹是金錢的力量使然。****時期的於勒是菲利普家的包袱,家裡容不下他,只有請他離開家鄉漂洋過海流浪美洲;發了財的於勒是全家的「福音」;流浪漢的於勒是菲利普夫婦避之不及的瘟神。

而菲利普夫婦見到于勒後態度變化的細節正是全文最精彩之處,多的不談,僅文中「暴怒」一詞就蘊含了豐富的內容。「乞丐」于勒打破了對「好心的於勒」寄予太多期待的菲利普夫人全部的夢,躋身上流社會的夢想,嫁女兒的希望,未來體面的生活……一瞬間通通成為泡影,都是因為這個「賊」錯誤地出現在眼前,他這樣陡然地出現把她的一切都毀了,沒有任何預兆,不給她任何準備,氣急敗壞,歇斯底里的菲利普夫人來不及做一丁點心理和外在的掩飾,「暴怒」是她面對殘酷現實脆弱的牴觸情緒瞬間的真切爆發。

也只有這樣才最能夠赤裸裸地暴露菲利普夫婦的虛偽和勢利,最能充分揭露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係。如果反過來于勒某一天偷偷來到菲利普家門外,遠遠地看一眼自己的哥嫂,那真實的菲利普夫婦讀者就永遠看不到了,**的主旨也就不能得到有力地揭示了。」

可以說倪雯同學的創新思維真是恰到好處,她不經意間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也將文字的解讀自然地帶到了高潮。課結束後我不禁靜心思考,這樣乙個教學環節的出現同樣純屬偶然,而這個偶然背後的必然又是什麼呢?如果我這節課按部就班地照著習慣上課,照著老套路上課,是否還能出現這樣的乙個精彩環節呢?

孩子任何乙個思維靈感都不是偶然會出現的,它需要我們教育者為創新培植必然的土壤。

我的叔叔于勒反思性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莫泊桑的 特別是短篇 在藝術手法上造詣很深。他的作品題材豐富多彩,行文波瀾起伏,故事情節巧妙曲折,用洗練的筆墨揭示人物內心世界,人物形象鮮明生動。發表於1883年的 我的叔叔于勒 就是一篇體現他藝術風格 特色和功力的佳作。通過菲利普夫婦對其弟弟于勒態度的前後變化,清晰生動地勾勒出一幅19世...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雲南昌寧縣珠街民族初級中學馬俊才郵編678114 189 一 教材分析 在世界文壇上,作家比比皆是,但真正稱得上 巨匠 的,卻寥若星辰。19世紀後半葉法國最優秀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便是灼灼耀眼的一顆。他的短篇 側重摹寫人情世態,充分顯示出他的社會風俗畫家的才能 構思布局別具匠心,細節描寫 人物...

《我的叔叔于勒》教學設計

甘南縣鉅寶鎮中心學校郭寶珍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了解 的三要素,理解 通過人物神態 動作 語言 心理描寫刻畫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過程與方法 體會巧妙的構思,掌握曲折的情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熱愛生活 關愛他人的優秀品質。教學重點 學習從多個角度刻畫人物形象,展現人物內心世界的方法。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