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指導 聯想的色彩 教案原稿

2021-07-12 10:28:21 字數 4051 閱讀 7990

聯想的色彩

色彩的語言》導寫

象山中學尹柱彪

一、複習匯入

人生就是一段不斷行走與不斷消逝的歷程,行走在消逝中,我們觸控城市,感受鄉村;行走在消逝中,我們抒發著綠葉對根的情意;行走在消逝中,我們以感恩的情懷傳承中華文化,並以時代的名義進行文化反哺。下面讓我們一起回顧浙江高考近四年的作文題並思考以下兩個問題——

1、以2023年的題目為例,命題中材料與標題(話題)是怎樣的關係?

明確:材料與話題(材料)的關係主要有四種:①材料引出話題。

②材料解釋話題。③材料限制話題。④材料拓展話題。

)以《角色轉換之間》為例,這是典型的新材料作文,審題立意時必須二者兼顧,如果只寫「角色轉換」而忽視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的「文化反哺」這一限制,則必然會偏離題旨。

2、各命題的共同關注點有哪些?

明確:有「文」(文化底蘊)、有「我」(生活體驗、生命感悟)、有「愛」(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愛國家)、有「世」(時代精神)。可以肯定,2023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題也必將繼續高舉文化大旗,引導學生關注自我的生活,抒寫獨特的生命體驗,彰顯時代之特色。

3、研讀2011例卷中的作文題,思考:何謂「色彩的語言」?

研讀材料我們不難發現,「色彩的語言」就是指色彩的內涵、作用和象徵意義。首段聞一多的感悟是在暗示色彩對人、對人生、對實現人生價值的意義;第二段則把色彩的象徵意義提公升到民族文化、時代精神的高度,並關照個體體驗和生命感悟。

二、多角度聯想,拓展思路

(一)虛實角度

1、所謂虛實角度,就是由實體的色彩聯想到與此種色彩相關的人、物、事件,乃至揭示其文化內涵、時代意義、社會價值等,「務虛」是重點。例如:

紅色——火焰(青春激情);鮮血(革命熱忱);丹心(愛國情操);婚慶(喜慶、歡樂的氛圍)……

黃色——黃帝(民族認同感),黃河(華夏文明發祥地);龍袍(權力、高貴);黃土地(質樸、貧窮)……

綠色:復甦、生長;生命;和平(橄欖枝),安全……

青色——未成熟的青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志氣……

藍色——天空(明淨、博大);海洋(深邃、包容)……

黑色——莊重、肅穆;死亡;聖經;太極圖……

白色——白衣天使;高潔的品質,本真的人生態度;白色恐怖……

2、思維流程:虛實聯想——篩選梳理——提綱挈領——例證充實

3、如何列結構提綱?以關於紅色的聯想為例:

(1)開篇鋪陳,亮出觀點

示例:每一種顏色都是一種神秘的語言,而中國紅無疑是千年風雨沉澱的巨幅史詩。紅色,這最富激情的歷史音符,高奏著華夏兒女繁榮昌盛的夢想,穿越浩渺的時空至今未曾磨滅;這錚錚鐵骨的血脈豪情,使這個古老民族始終燃燒著如火的鬥志,不斷地開拓進取,繼往開來。

(2)分層論述: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操;(岳飛、文天祥的民族大義與視死如歸)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熱忱;(孫中山、瞿秋白在黑暗勢力面前決不低頭)如火的青春激情。(當代青年繼承愛國精神和先烈遺志)

(3)總結全篇,強調觀點。

(二)時空角度

(1)時間角度:每個人生階段都有不同的色彩

童年:白色;少年:青色;青年:紅色;中年:藍色;老年:黑色。

(2)空間角度:黃色文明(中國)與藍色文明(西方)的碰撞、交融。

(三)關係角度

明確構成完整人生的幾種關係: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我;人與信仰;人與社會(時代);人與歷史文化。

比如,你很飢渴時發現桌上有一杯水,這是人與自然的關係;正當你要喝時,張三也很口渴,也想喝這杯水,這是人與他人的關係;到底要不要把水讓給張三喝呢?你左思右想,夜不成寐,直想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這是人與自我的關係;最終你決定把水給張三喝,並且從此只要出現這種情況,不管是人還是狗和你要水喝,你都義無反顧地先滿足他人,這是人與信仰的關係;你的事蹟被到處傳頌,被評為2023年度感動西中十大人物,這是人與社會(時代)之間的關係。再後來這只裝水的杯子因彰顯人性的光輝而被陳列在博物館裡供人瞻仰,這便是人與歷史文化之間的關係。

凡此種種關係構成了完整的人生。

為人或為文其實也就是要思考、處理好這樣幾種關係。寫「色彩的語言」可以從「關係角度」進行聯想,談色彩與自然、色彩與他人、色彩與自我(人生)、色彩與社會(時代)、色彩與信仰、色彩與歷史文化之間的關係。做到有我、有愛、有時、有文。

1、從色彩與自然的關係角度立意

(1)寫四季的色彩;(2)可以通過寫服裝的變化來體現季節的變化。

2、從色彩與社會(時代)的關係角度立意

(1)自然界是五彩斑斕的,正是這斑斕的色彩,才使大自然呈現出勃勃的生機與活力。社會上某領域的多元化發展,才能促使其繁榮進步,多姿多彩,而不至於風格單一,缺乏生機與活力。

(2)每個時代都有各自不同的色彩特點。(例文3)

四五十年代:紅色;六七十年代:灰色;八十年代:綠色;九十年代:金色。

3、從色彩與自我(生活)的關係角度立意。(例文1)

從具體的顏色入題,寫「我」(不)喜歡某種顏色的理由,引出其象徵意義,表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感悟和態度,把自己的個性、好噁、追求等與「色彩」巧妙地結合起來。

4、從色彩與他人的關係角度立意。(例文2)

把某種顏色同人的品質聯絡在一起。

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可將「色彩」巧妙地融合在各種品質中,「拉來」歷史英雄、文化名人助陣,具體詮釋對生命意義的理解。

如——白色:清白、高潔的象徵。

屈原的一生是追求白色的一生,白色是他的顏色。舉世皆濁,他披發行吟,形容枯槁,白袖飄飄游於江畔。這位時代的先行者,因不甘與世俱黑而選擇了死亡,汨羅江的清流收納了他,於是那襲白衣隨著他高潔的靈魂徜徉在天上人間,萬古流芳。

5、色彩與信仰

愛的色彩:愛是多彩的。母愛是白色,純粹、不含雜質;父愛是藍色,博大、寬廣;子女對父母的愛是綠色,傳承生命,生生不息;愛情是紅色,熾烈而富有激情。

宗教的色彩:佛教的黃色;道教的黑白色;儒教的五色;**教的黑色。

6、色彩與歷史文化的角度

華夏文明的顏色是黃色,中華文明從黃河流域發展、壯大;華夏兒女擁有共同的膚色,他們用黃色來命名共同的祖先——黃帝,因此他們把自己稱做炎黃子孫,並把黃色作為最高貴的色彩。

(四)正反角度

反向立意:不要給生命著色,要保持自己的本來色彩,活出真我風采。例:

一杯清水沒有任何色彩,為了迎合客人的口味,人們往這杯水中加入各種「調味劑」,使之失去本來的純淨,若再想恢復它的純潔,卻是萬分困難。乙個人,剛一出生,就如一張白紙,潔白無瑕。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讓我們堅持自己純潔的操守,保持自己的本色,活出真我的風采。

三、依託聯想,速構成文

(一)多角度聯想

紅色——火焰(青春激情);鮮血(革命熱忱);丹心(愛國情操);婚慶(喜慶、歡樂的氛圍)……

黃色——黃帝(民族認同感),黃河(華夏文明發祥地);

龍袍(權力、高貴);黃土地(質樸、貧窮)……

綠色——復甦、生長;生命;和平(橄欖枝),安全……

青色——未成熟的青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志氣……

藍色——天空(明淨、博大);海洋(深邃、包容)……

黑色——莊重、肅穆;死亡;聖經;太極圖……

白色——白衣天使;高潔的品質,本真的人生態度;白色恐怖……

(二)篩選梳理

紅色——

婚慶(歡樂、祥和);

丹心(愛國情操);

鮮血(革命熱忱);

火焰(青春激情);

(三)列成提綱,例證充實

(1)開篇鋪陳,亮出觀點。

示例:在中國人的心靈詞典裡,紅色,意味著喜慶、吉祥。紅燭、春聯、蓋頭……這些耀眼的紅色無疑寄託著古往今來華夏兒女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而為了呵護這份期盼,每當民族危難關頭,總有志士仁人挺身而出,以堅毅的表情微笑著,擔當!

(2)分層論述:

①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操。(岳飛、文天祥的民族大義與視死如歸)

②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熱忱。(孫中山、瞿秋白在黑暗勢力面前決不低頭)

③如火的青春激情。(當代青年繼承愛國精神和先烈遺志)

(3)總結全篇,強調觀點。

示例:每一種顏色都是一種神秘的語言,而中國紅無疑是千年風雨沉澱的巨幅史詩。紅色,這最富激情的歷史音符,高奏著華夏兒女繁榮昌盛的夢想,穿越浩渺的時空至今未曾磨滅;這錚錚鐵骨的血脈豪情,使我們古老民族始終燃燒著如火的鬥志,不斷地開拓進取,繼往開來。

四、高考作文備考意識

我想要什麼?——目標定位

我能要什麼?——能力定位

我該做什麼?

知識儲備

經驗積累

整潔完滿

色彩的聯想

課題 色彩的聯想 教材版本 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美術 教版第13冊第5課 教學背景簡介 七年級學生的獨立自主意識在不斷強化。邏輯思維能力也正處於發展狀態,善於發現事物的特徵並能夠捕捉事物間的內在聯絡 情感豐富,思想活躍,實於想象,表現慾濃。結合新課標的實施和學生實際情況,應該創造機會發揮...

以色彩為話題作文寫作指導

一 話題設計 紅橙黃綠青藍紫,是彩虹的顏色 桃紅柳綠花兒笑,是春天的顏色 大樹蒼翠又蔥綠,是夏天的顏色 金黃遍地秋收望,是秋天的顏色 皚皚白雪鋪滿地,是冬天的顏色。顏色是季節的服飾,是生命的體現。顏色也是人生理想的再現。不同的季節,不同的生命,不同的人生,不同的顏色。色彩,可以是一種生活元素,也可以...

《衣架的聯想》教案

教學目標 應知 根據生活中衣架的形狀特點,經過想像 設計 加工可以製成新的作品。應會 利用生活中普通的衣架,通過聯想 想像,製成新奇有趣的東西。教學重點 根據衣架的形狀特徵進行設計,通過聯想 想像,利用多種方法製作成新奇有趣的東西。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衣架的形狀設計製作。課前準備 乙個或兩個衣架,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