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2021-07-12 01:28:44 字數 1637 閱讀 4453

太湖縣新城二小汪謙

《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但它與很多同型別的文章有所不同。這篇文章抓住「美麗」大做文章,指出居里夫人最不簡單的一點就是能超越天生美麗的容貌,而為人類作出偉大的貢獻,實現自己最高層次的人生價值。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我將「美麗」作為本課的切入點,以「美麗」帶動學生縱觀全文,引導學生理解「美麗」的深層含義,啟迪學生都要正確認識自我的價值,為實現人生價值而努力奮鬥。

正像這篇課文中所提到的那樣,科學是需要探索**的,一節課也同樣需要探索研究,因此,我對這節課的教學進行反思,與各位老師共同研究,共同提高。

反思之一:文字必須細讀。

對我來說,這篇課文的教學是具有挑戰性的。課文很長,而且有一定的深度。原來是高中的課文,後來放到初中,現在經過改編後,選入小學課本。

其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對學生來講,很難理解。怎樣才能讓學生真正理解課文內涵呢?我自己首先一遍一遍地細讀文字,一遍一遍地鑽研教材。

朱熹說:「大凡讀書,須是熟讀。熟讀了自精熟,精熟後理自見得。

」這是讀書人的切身體會。教師熟讀了,在課堂上才能成為乙個諳熟一切的嚮導,在前面引領著,提示著,點撥著。開啟課本,我靜下心來潛心涵詠,我一遍遍的朗讀課文,一遍遍的推敲詞句,「一字未宜忽,語語悟其神。

」讀著讀著,我感覺自己的心弦被撥動了,我聽到了來自文字的呼吸!是啊,教材要細讀,只要細讀到一定程度,終會有結果的。當然,文字細讀不是死抓住文字不放,讀教育教學雜誌上的教材分析文章,也是一種文字細讀的方式。

反思之二:教學需要智慧型。

教學智慧型是面對千變萬化的教學實際情景,為保證教學向預期性的方向發展表現出來的一種實踐智慧型。在讓學生交流「最讓自己感動的美麗是什麼」這一問題時,有的小組沒有按課文的順序來交流,顯得雜亂,沒有頭緒,不便於以後的同學交流。在這種出乎我意料的情況下,我感到有一些措手不及。

我沒有打斷他們的交流,而是等待時機,在乙個合適的時間裡,把學生的思維又巧妙地、不著痕跡地引導了我預設的軌道上。這讓我領悟到:運用教學智慧型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係,自然生成精彩的課堂。

反思之三:把課堂還給學生。

我能夠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和時間還給學生。課堂上我先讓學生自學**,再讓學生小組交流,最後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在全班交流「最讓自己感動的美麗是什麼?」老師沒有畫圈子,設框框。

學生聯絡文中的語句談得比較充分,比較到位,把理解語言與受到感染融為一體。

反思之四:朗讀要跟上指導。

為了避免空洞的說教,我設計了一些朗讀導語,力求學生在讀中悟,悟後讀,從朗讀中理解這份深層的「美麗」。比如在學生交流居里夫人外表美的句子時,我這樣引導:「是啊,居里夫人那高貴淡定的科學家氣質在瞬間這折服人心,讓我們捧起書,滿懷仰慕之情地再來讀!

」在學生交流到「經過三年又九個月,他們終於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了0、1克鐳。」這句話時,我這樣指導朗讀:「要從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鐳,多麼不容易啊!

體會到這份艱辛、這份不易,我們再讀這句話!」等等。在我的指導下,學生讀得聲情並茂,感情真摯。

我會在這次反思之後,汲取前輩們的先進之處,不斷修飾,讓我的課堂綻放出更多的美麗。這次講課的經歷讓我對課堂教學有了更深的感悟。課堂的精彩不是設計出來的,它來自於教師的教學智慧型。

但智慧型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智慧型**於教室豐厚的文化積澱,**於對文字的細心研讀,**於對自身的不斷超越,**於對事業的孜孜追求,**於對教育事業的深沉熱愛。我會在這次反思之後,汲取前輩們的先進之處,不斷修飾,讓我的課堂綻放出更多的美麗。

18跨越百年的美麗 教學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麗 以美麗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在於容貌,而在於心靈。但是課文中難理解的句子比較多,比較難讀懂,因此我在備課時想力求通過引導學生理解 體會文章中深刻含義,用有感情的朗讀來表達出學生的感悟和體會,進而真正明白 跨越百年的美麗 的深刻內涵。但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存在一些問題,為此我進行...

18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 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組 18 跨越百年的美麗 漕河鎮西曹小學 張振2013.6 18 跨越百年的美麗 教材分析 跨越百年的美麗 是梁衡的同名散文 發表於 英才 1994年第4期 的節選。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 美麗 為主線,採用倒敘的手法,一開始描寫了居里夫人在法國...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學反思

跨越百年的美麗 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組第一篇課文。本組教材是以 科學精神 為專題編排的,這是一篇讚美居里夫人的文章,文章以 美麗 為主線,表明了居里夫人的美麗不僅在於容貌,而且還在於心靈。我本人很喜歡這篇文章,想力爭把居里夫人獻身科學的精神貫穿給學生,因此,在備課時也很下了點功夫。在教學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