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的腳印》教學案例與反思

2021-07-12 01:28:44 字數 2597 閱讀 5977

生:好。我正好把二胡帶來了。

【於是孩子拿起二胡拉起來。二胡聲斷斷續續,有音階變化但並不成調。底下的孩子開始笑起來,還有孩子說「拉得一點也不好。

」「你拉的什麼曲子呀?太難聽了。」聽了這些話,那個小女孩停止了演奏,低下了頭,不知如何是好。

很明顯課堂教學出現意外了。我們也為這位教師捏了一把汗,不知她會怎樣繼續下面的活動……】

師(看著那些哄笑的孩子,親切地說):你們笑什麼?

生(爭先恐後):拉得不好,難聽。

師:哦,那你們中間有沒有會拉的?

眾生(搖頭):沒有。

師:不會拉也不要緊,上來試試也行。

【在老師的「盛情」邀請下,幾個孩子上台了。他們拿著二胡,要麼不知如何下手,一臉茫然;要麼拉不出聲音,乾著急;還有的甚至拉出怪聲音,弄得全班孩子哈哈大笑。】

師:大家有什麼想說的嗎?

生:我現在才知道二胡可不好拉呀!

生(看著最初演奏的同學):我先前以為拉二胡是件很容易的事,試過之後,發現你比我們行多了!(聽了他的話,那個孩子的眼睛亮了。)

生:所以你要堅持下去呀!你的二胡一定會拉得很棒的!(聽了他的鼓勵,那個孩子笑了。)

師(面對最初演奏的孩子):大家說得對,你今天其實拉得也不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一定會拉得更好的。(老師面對全班學生)讓我們為他的進步鼓掌!

【教室響起真摯的掌聲,那個孩子在同學和老師的鼓勵聲中,頭抬得更高了。】

課聽到這裡,我們不禁松了一口氣,也為教師的教學機智拍手叫好。教師靈活地將課堂中的意外轉化成大家的問題,讓大家都來關注,並積極地參與其中。「試拉二胡」的情境,使許多孩子在實踐中獲得感悟。

他們在欣賞自己的同時,也學會了認同別人。這次小小的意外,居然成了這節課的亮點。

反思:實踐證明,我們的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乙個封閉系統,它是開放的、具有創造性的過程。這個過程應該成為對成長的人的整個生命過程的成全。

對智慧型沒有挑戰性的教學是不具有生成性的;沒有生命氣息的教學也是不具有生成性的。

「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布魯姆)這句話精闢地指出,我們的教學存在「意外」,而且可能因為「意外」成為一門藝術。

讓我們的教學因「意外」而精彩,這是教師面對開放課堂最理想的狀態。要達到這個狀態,我們教育者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教師要善於捕捉和利用「生成性資源」

善於捕捉利用「生成性資源」,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要學會傾聽,成為學生的忠實「聽眾」,並在傾聽過程中發現他們困惑的焦點、理解的偏差、觀點的創意和批評的價值,再因勢利導,進行教學。

例如,面對聽到的嘲笑,教師並沒有指責批評,因為他了解,這個「笑」是孩子們價值觀的體現,也正是我們教學的切入點。於是教師創設新的情境,讓嘲笑別人的孩子親身體驗,親身經歷拉二胡的過程。這樣使他們不僅意識到拉琴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也能體會到那個小演奏者的不容易。

用事實說話,則能更好地保護那個孩子的自尊心、樹立自信心,讓那個表演者真正地受到別人的肯定,也使教學中「節外」生出的小花,開出美麗的花朵。

善於捕捉利用「生成性資源」,也要求我們教師學會關注,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關注他們的行為,關注他們的神情,這樣才能及時把握並利用一些有價值的動態生成資源。

同樣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除了傾聽學生的話語,了解孩子思想的偏差外,更關注了孩子的行為,關注了他們的神情。最初演奏的孩子聽到同學們的笑聲時,不自信地低下了頭。老師很快注意到了這個細節,引導其他孩子實踐感悟,讓他們在親身經歷中認同了最初演奏的孩子。

聽到別人的認可後,那個孩子的眼睛亮了;不一會兒,她笑了;在大家真誠的掌聲中,她的頭抬得更高了。從她的神情變化中,我們能感受到對於乙個孩子來說最可貴的東西──自信心。

在我們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就是對孩子整個生命成長過程的關注。這正是我們新課程所追求的。這節課中,正是教師的關注,促使這個孩子的自信心得以逐步恢復。

試想,倘若教師放過了這個環節,也許這個孩子的頭將永遠不敢高高抬起了。

二、讓孩子成為「生成性資源」的解決者

「問題從學生中來,在學生中解決」,這是充分考慮發揮學生主體性的乙個很好的途徑。對於許多生成問題,在教師的及時引導下,可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或讓孩子自己體驗和感悟。讓孩子的思維進行相互碰撞,互相啟發。

同樣,面對其他孩子的哄笑,我們通常會採用這樣的方法。面對嘲笑的孩子說:「剛才有同學說自己有禮貌了,那你們看看自己的行為,這是有禮貌的表現嗎?

」再對演奏的孩子說:「你今天演奏得不錯,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你一定會拉得更好的。」相信這樣的引導也會很快平息這場風波,並安撫那個孩子的心。

但是,光憑教師的說教,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嗎?回答自然是否定的。因為這種做法只是教師自己行為意識的灌輸,並非是孩子自己道德認識的內化。

相反,在上面案例中,教師就把學生的生成問題形成乙個動態的發展,讓孩子自己體驗拉二胡的困難。以事實說話,讓學生自悟、自省,獲得教育。孩子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是一種真摯的真情流露。

他們的話不僅教育了自己,也是對別人的一種充分肯定。這種發自孩子內心的生命感悟比老師的說教更有說服力。所以,把生成的問題留給學生解決,會讓我們看到真情的互動,智慧型的火花,我們的課堂也會真正成為學生生命活動的樂園。

「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圖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而沒有激情的行程。」這是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的一句話。我把它作為文章的結尾,希望能給我們新課程實踐者帶來進一步的思考,從而讓我們更好地捕捉課堂中的「意外」,讓它成為亮點,為我們的課堂增添精彩。

成長的腳印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學難點 把握二年級學生認知特點,於細微處入手,引導學生在情境活動中樂於表達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1 找一找小時候的相片及用過的東西,在家裡與父母開展 講述 背後的故事 回憶成長的點點滴滴 蒐集入學以來一件 最得意的作品 2 反映自己優點的美術手工作品 獎狀 證書 作業等實物,學生自帶的各種展示...

成長的腳印教學設計

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 感知自己在不斷的成長,學習 生活的能力也在加強。2 引導學生通過蒐集的物品,回顧自己的成長體驗,3 體驗感恩,並用好的心態迎接自己未來。重點 體驗成長。難點 體驗成長,感受關愛。教學準備 課前設計好成長交流卡片。一 匯入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天天都在成長。翻開小...

教學案例與反思

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樂中悟 案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些禮物。想知道是什麼嗎?出示小動物頭飾 你們想不想得到這些小動物的頭飾呢?但是這些小動物有乙個小小的要求,它們說只要你能認真地傾聽別人的發言,能大膽地提出問題或者解決別人提出的問題,它們就能跟你做朋友。這一節課,咱們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