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遵守規則教學設計與反思

2021-07-11 21:07:15 字數 3239 閱讀 7436

【活動目標】

1. 通過做遊戲,體驗、了解規則,了解與小學生相關的規則。

2. 在討論、調查的基礎上,學習發現生活中的規則,初步形成規則意識。

3. 發展調查、處理資訊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增強與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學準備】

1. 教師設計調查表。2. 學生調查、收集或記錄下來身邊找規則資料。3. 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一:遊戲匯入,感受規則的重要性

1. 同學們喜歡玩遊戲嗎?現在我們就來玩乙個簡單有趣的「投擲桌球」的遊戲,下面就邀請你的同桌,開始遊戲吧!

2. 掌聲送給獲得勝利的同學們!(此時老師觀察到下面的同學有所疑惑、不滿)

3. 談談做遊戲的感受,討論怎樣才能使這個遊戲公平、合理地進行呢?

師詢問:同學們對比賽的結果滿意嗎?

師追問:你們為什麼覺得不公平呢?(學生說出不公平的理由)

師:那麼我們怎樣才能使這個遊戲公平、合理地進行呢?

4.學生發言,共同制定遊戲的要求,教師相機總結:其實這些要求就是這個遊戲的規則。

5. 按照大家制定的規則,學生再次比賽。(選擇兩個勢均力敵的男孩比賽,給獲勝者頒獎)

師小結:通過剛才的遊戲,我們知道有了規則,遊戲才能順利、公平地進行,大家才玩得開心。看來規則真的很重要。

導語:你最喜歡玩什麼遊戲?這種遊戲有什麼規則?沒有這些規則行嗎?

二、活動二: 了解規則是怎麼來的

(1)師:規則是怎麼來的?由誰制定的?請同學們輕輕開啟書46、47頁,從書本中尋找答案

(2)學生自由看圖,指名回答。

三、活動三:了解學校生活有規則,

(1)導語:除了玩遊戲需要規則,我們的學校生活也要有規則。請同學們開啟書本45頁看圖,說一說,在學校裡都有那些規則?

除了這些規則,你在學校中還找到哪些規則呢?學生補充回答。課件出示**。

四、活動四:合作**活動:社會生活有規則;

1、過渡:除了學校生活有規則,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規則?都有什麼樣的規則?

請你把你收集調查到的規則跟小組的同學交流一下。

「規則在**」調查表

出示要求:

小組合作規則:

a、認真傾聽小組同學的發言;

b、討論聲音不要太大;

c、各組推薦乙個同學介紹自己找到的規則,盡量做到不與其他組重複。

2、小組代表匯報,教師、同學相機補充

師小結: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找到了這麼多規則。看著這麼多的規則,你想說什麼?

是的,規則和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學校,家庭,社會,我們的生活處處有規則。規則也是我們的好朋友,它提醒、約束我們是為我們能更好的生活,因此我們要守規則,在學校裡,遵守規則,我們是乙個文明的小學生;在家庭裡,我們遵守規則,是乙個文明的好孩子;在社會上,我們遵守規則,是乙個文明的小公民。

3. 老師這裡也蒐集了一些有關規則的**,想看看嗎?(課件出示)

我想只要我們大家用心觀察,還能找到更多的規則呢!

4、規則涉及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

生活中的你守規則了嗎?在家裡、在學校、在電影院、在商場、 在公園、在馬路上。。。。。。

五、活動四:明辨是非,加深對規則的認識。

1、師:規則無處不在,可是生活中每個人都遵守了嗎?現在請同學們當小判官,進入規則考場,判斷以下行為是否遵守規則,如果你們發現**中的人們遵守了規則,你們喜歡用什麼手勢?

如果他們違反了規則,用什麼手勢?違反了什麼規則?遊戲開始!

(學生玩遊戲,並說出理由)

課件展示**:

2. 學生以搶答的方式進行。(提出搶答規則:先用手勢作出判斷,站起來說理由)

3、規則那麼重要,同學們知道不守規則的危害性嗎?

六、活動五:我要守規則

1. 師總結: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活動,我們知道了生活中處處有規則。

那麼有些規則是人們約定俗成的,違反了會受到譴責、批評、教育;有些規則則用文字紀錄下來,通過一定的形式上公升為法律《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如果違反了這些規則將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我們要自覺嚴格地遵守規則。與小學生相關的規則有: 《小學生守則》 《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交通規則、社會行為規則……

2、完成48頁的自我評價表:

3、同學們,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規則,知道規則的重要性。上完這一課後,你有什麼感受嗎?寫下來

總結:從現在做起,希望我們從遵守身邊的小規則做起,養成良好的習慣。你的家庭會因為你的守規則而變得更加幸福溫馨;你的學校會因為你的守規則而變得更加美麗可愛;社會會因為你的守規則而變得更加和諧文明!

板書:我們遵守規則

生活中處處有規則

我們要時時守規則

教學反思:

規則對於三年級學生來說是乙個枯燥而又乏味的話題。在這節課上,我想讓學生了解規則,並且自覺地遵守規則,讓學生從有意識地要我遵守規則轉變為我要遵守規則,從外在的道德教育轉化對學生道德的引導,進而促使學生內化為自己的行為。在這節課中,我主要做了探索與嘗試: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因此,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所以,這節課設計的整體思路是從兒童已有的社會認識和經驗出發,把兒童在學校生活中存在的規則問題通過種種方式凸現出來,引發他們的思考,引導他們認識到規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過反思、體驗和感悟,指導自己的生活。

根據這樣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我在一上課就設計了這樣乙個小遊戲,讓學生通過**同學們投擲桌球來感受規則的重要性,這樣便激發了他們的參與熱情和強烈的情感體驗,再選取學生在校園生活的片段進行明理辨析,然後延伸到社會生活中的種種規則,這樣避免了空洞的說教和生硬的灌輸,給學生創造了一次次思考的機會。

傳統的教學方式中,教學的起點和終點都集中在課堂上,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教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往往是割裂的。這樣的教學是死的,它無法深入到兒童的生活中去,煥發出生命的活力。這堂課的設計我力圖將生活與課堂打通,讓生活為課堂教學服務,課堂教學則是為了指導學生的生活。

這樣的教學是開放的,在課堂上,通過精心設計的種種兒童樂於接受的方式,通過教師的引導、提公升和整合,這樣的教育意義被凸現出來,變的更加清晰,學生帶著這樣的收穫走向生活,去解決現實生活中規則問題。課堂教學的終點不是在下課鈴響的那一剎那,而是真正延伸到學生的生活中、生命裡,為他的終身發展服務。

但課堂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課堂上我雖注意避免太多的理論說教,嘗試結合學生以及身邊其他人在學校、社會中的具體事例進行引導,使學生在實際事例的分析中,逐漸內化規則意識。但學生還是比被我牽著走,顯得較被動。

改進: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課前布置學生完成的調查問卷,應該對學生加強如何進行調查的指導,使學生有章可循,帶著問題走出教室,走向社會。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多方收集的各種資訊,將學生課前的實踐活動與課上匯報有機結合起來,使教學更有針對性。

制度設計聰明人制定規則,普通人遵守規則

制度設計如何重要已不需贅述,那目前我們行政系統內關於制度設計的狀況又如何呢?首先當然是重視不夠,很多領導根本沒有這個概念,管理往往還停留在拍腦門下命令階段。有些事項明明制度規則已經明確,但實行起來還是要開會臨時動議。制度上牆 用制度管人 雖然被領導天天掛在嘴邊,但制定制度時往往又僅憑領導意志,不深思...

《遵守交通規則》教學反思

湯河學校 金岩2013年11月 這是一節品德與生活的有關 遵守交通規則 的教學活動課,他需要孩子們通過學習了解一些我們平時身邊最常見的交通規則,並通過學習能夠認識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並能在課後積極主動地向家人以及身邊的朋友去進行小小的宣傳。然而我們的孩子們平時對於交通規則 交通常識的了解卻不是我...

四年品德下冊《珍愛生命遵守規則》教學設計及反思

活動目標 1.知道一些交通規則。2.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初步形成珍愛生命,自覺遵守規則的態度。3.初步運用統計的知識,說明人們遵守交通規則的情況。重點 難點 1.知道一些交通規則,知道遵守交通規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初步形成珍愛生命,自覺遵守規則的態度。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用統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