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牛教學反思

2021-07-10 12:26:23 字數 2466 閱讀 3893

學會機制處理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

---------第一次公開課《蝸牛》反思

舒蘭市第九小學楊金龍

隨著蝸牛的沉睡,我的第一次公開課也隨之結束,回想起當天的教學情境,歷歷在目。

走出大學的校門,第一次站在教師的講台上,面對著具有多年教學經驗的前輩和天真可愛的孩子們,心裡充滿歡喜、充滿憂慮:歡喜的是能有位優秀的老師為自己默默的輔導、今後能和這些可愛的孩子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憂慮的是自身專業知識和教學經驗不知能否勝任這份工作。時間如白駒過隙,第一次公開課如暴風雨般無情的襲來,我準備的是三年級科學《蝸牛》一課,現在回想,與其說我給孩子們講述這頭神奇的蝸牛,不如說這頭蝸牛為我上了人生教學的第一課。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更需要名師點路。課後,校領導為我首次公開課做了精心的評課,豐富經驗的老教師和我熱心的交流,分享課堂教學的不足、並提出今後在教學中應該彌補和改進的好方法,句句錙銖、聲聲有力,我想這定會是我今後教學生涯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通過此次教研活動,我深切的體會到,科學課堂教學,良好的預設是明確教學目標,按計畫有序完成教學活動的基礎。而教學是乙個開放、變化、動態生成的過程,其間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而這些稍縱即逝,非預期性的因素往往擁有無窮的教育價值,利用好這些即時的生成性因素,將其變成新的教學資源,那麼原先可能成為病點的問題將轉化成課堂教學的亮點。我是乙個教育戰線上的新兵,學會機制處理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是我此次教學公開課最大的反思。

第一,注重「預設」,突破「生成」,機制銜接。

科學學習以**為核心,因此教學設計中要以學生**活動為主。《蝸牛》的教學目標是通過觀察、觸控、飼養了解蝸牛的身體結構特點、運動方式、生活習慣及如何飼養,激發學生對自然小動物的**意識,維護自然生態平衡的情感。因此,備課時按教材的編排順序,我主要預設三個教學活動:

認識蝸牛身體結構,了解蝸牛的運動、掌握蝸牛的飼養方法。

課前導入環節,我通過演唱《蝸牛與黃鸝鳥》,引起孩子們的對蝸牛的探知慾望。同時提出問題:你想了解蝸牛的哪些資訊呢?

此處與我預設差不多,學生提出問題:蝸牛有多少顆牙齒?怎樣生寶寶?

有腳嗎?愛吃什麼.......,緊接著應該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誰對蝸牛有所了解呢?

站起來說一說。了解學生以有的知識,找出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與本節課教學目標連線點。而我卻急於引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板書三個教學活動的題目。

沒能準確的抓住教學時機,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做乙個引導者。通過課後老師們的點評,我反思這部分教學,我應該接著孩提們的問題,你們想知道這些答案嗎?老師知道小小的蝸牛卻有近萬顆牙齒,非常神奇。

你還想了解有關蝸牛身體哪些秘密嗎?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蝸牛吧。乙個優秀的教師遇到教學中意想不到的事情時,會及時整頓課前預設,給學生騰出空間,為學生生成提供條件,鼓勵生成,才會出現更多的生成時機。

第二,放棄「預設」,創造「生成」,機制轉化。

教育機制是教師要能根據學生新的特別是意外的情況,迅速而正確地作出判斷,隨機應變地及時採取恰當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而運用教學機智,有助於教師解決科學課堂上動態生成性的問題。

在與學生順利完成第乙個教學活動時,按照教學預設,應該進行了解蝸牛的運動**活動。可能前面觀察驚嚇了蝸牛,也可能是蝸牛要給我的課教學出點難題,幾隻蝸牛都躲進殼裡,連頭都不肯探出來,更不要說爬行了。此時我好想做只蝸牛,躲起來,可講台下四十多雙渴求的目光望著我,二十幾名老師期待著我。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名小女孩輕聲說道:老師我們把蝸牛叫出來吧。同學們大家快來想想辦法,怎麼把蝸牛叫出來呀?

情急之時,把問題拋給學生,在學生討論時給自己思考的時間。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放到水裡、輕輕敲敲外殼.....這時坐在旁邊聽課的一名老科學教師遞給我乙個小紙條,寫到:

教學環節不是一成不變的,先講蝸牛的飼養,等蝸牛爬出來是再講它的運動。我恍然大悟,及時調整教學預設,把後兩課教學活動調整了以下順序,最後執著的蝸牛終於在玻璃片上留下了一條痕跡,我的初次教學展示也畫上了個圓滿的句號。

這個小插曲,給我了我很大啟發:課堂是乙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在這個活動的空間裡,隱藏著無數的不確定因素,教師要有正確的教育觀,樹立時時處處有教育的思想,必須及時化解這些意外的干擾,盡可能變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化被動為主動並把它轉化成課程資源。

布盧姆說得好:「人們無法預料教學所產生的成果的全部範圍。沒有預料不到的成果,教學也就不成為一種藝術了。」

「乙個春天有千萬朵玫瑰,而對一朵玫瑰而言卻只有乙個春天。」作為一名科學課教師更要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頭腦,探索科學,嚴謹治學;在課堂上要有效組織學生實驗,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一絲不苟的態度和科學意識。學高為師,身正方能為範。

剛剛踏上講台的我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業務素質,加強基本功練,不斷的向名師學習、請教,才能有所提高,有所成長。

一堂公開課,對我觸動非常的深刻,作為一名新教師前方更是任重道遠,如果說孩子們是將要展翅的雄鷹,那麼作為教師的我們何嘗不是那雙讓雄鷹插上理想飛翔的翅膀呢,如果說孩子們是要爬上金字塔頂端的蝸牛,那麼作為教師又何嘗不是蝸牛那雙有力的腹足呢。列寧曾經說過:「忘記等於背叛,當乙個人靜下來反思的時候將步入乙個偉大的起點」我也將銘記前輩的話,以這堂科學課為起點,秉承蝸牛這種不懈的精神,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反思,將教學有乙個新的提高。

《蝸牛》教學反思

小學生對動物有著天生的研究興趣,但限於他們的觀察水平,他們的認識往往是籠統的,片面的。蝸牛 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了 做中學 的學習方式,旨在引導學生按照科學家發現知識的過程來進行學習,讓學生親自參與對物體和自然現象的發現,讓他們通過觀察與實驗接觸現實,激發想象力,擴充套件思維,改善交往和語言能力。讓...

《小蝸牛》教學反思

小蝸牛 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運用誇張幽默的手法來描述故事的發展。用小蝸牛的慢為線索,來解讀四季的特徵。通過小蝸牛不厭其煩的爬行,讓學生感受到了小蝸牛的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媽媽對小蝸牛的那份 的愛,在這短短的小故事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但對於小學一年級上學期的孩子來學這些隱性的東西他們很難感受到,用...

小蝸牛教學反思

小蝸牛 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故事運用誇張幽默的手法來描述故事的發展。用小蝸牛的慢為線索,來解讀四季的特徵。通過小蝸牛不厭其煩的爬行,讓幼兒感受到了小蝸牛的鍥而不捨的精神和媽媽對小蝸牛的那份 的愛,在這短短的小故事中都表現的淋漓盡致。但對於中班下學期的孩子來學這些隱性的東西他們很難感受到,用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