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必修三《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教學設計及反思

2021-07-10 05:46:13 字數 1429 閱讀 5293

一、設計理念

根據新課程理念,高中生物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科學方法、科學精神等生物學科學素養,因此,本節課以「自主**科學發現的過程來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為設計理念,切實落實主體性教學,提高學生的**能力,訓練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二、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一節是新課程標準教材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三章第1節的內容,是在前面學習了有關動物和人生命活動的調節基礎上學習的。學生對激素調節的機理有所理解。通過本節的學習,讓學生了解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和生長素的發現、運輸及分布。

本節內容在結構體系上體現了人們對科學理論的認識過程和方法,是進行**式教學的極佳素材。在教學中,通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優化課堂結構,妙用科學史例項,把知識的傳授過程優化成乙個科學的**過程,讓學生在**中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從而滲透科學方法教育。

2.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教學難點

(1)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

(2)科學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分析。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概述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2)了解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

2.能力目標

(1)嘗試探索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2)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結論的評價。

3.情感目標

學習科學家嚴謹細緻的工作作風和科學態度以及對真理不懈追求的科學精神,進一步激發學生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樹立。

四、教學模式

根據主體性教學目標,以「自主性、**性、合作性」為學生學習的三個基本維度,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為指導,以側重科學方法教育為歸宿,本節課採用「引導**」教學模式,融合討論法、比較法、歸納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並配以多**輔助教學,引導學生模擬科學發現過程,進行分析、討論、歸納和總結。

「引導**」教學模式流程: 設疑匯入→引導探索→歸納總結→拓展昇華

五、教學程式

六、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涉及的實驗,在現有的實驗室條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傳統的教學中,都是老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默默地聽,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低下,更談不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能力。採用了引導**式的教學方法後,教師通過創設自主合作的學習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際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由單純的資訊表達者轉變成資訊的加工者、組織者,處於主導地位;學生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是走進科學家的**歷程,在觀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學習,處於主體地位。

這樣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讓課堂充滿了活力,新課改理念得到了落實。

本教學設計依據課程標準,挖掘了教學內容中的科學**內涵,充分利用它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的產生和發展過程,掌握科學**的基本方法。達爾文、詹森、拜爾和溫特的實驗。既包含了科學家持之以恆的寶貴品質,又反映了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的創造性思維過程(將胚芽鞘進行各種處理)。

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的**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品質。

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3.1植物生長素的發現導學案 學習目標 1 體驗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和方法。2 解釋植物向光性生長的原因。3 生長素的產生 運輸和分布。學習重點 1 生長素的發現過程。2 科學實驗設計的嚴謹性分析。一 導學過程 一 預習導學 1 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向光性 1 19世紀末,達爾文實驗 實驗 實驗材料 ...

6月5日植物生長素的發現

高考頻度 難易程度 科學家溫特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組把切下的燕麥尖端放在瓊脂塊上,幾小時後,移去胚芽鞘尖端,將瓊脂塊切成小塊。再將經處理過的瓊脂塊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一側,結果胚芽鞘會朝對側彎曲生長。對照組放上的是沒有接觸過胚芽鞘尖端的瓊脂塊,胚芽鞘則既不生長也不彎曲。該實驗證明了 a 生長素在尖...

人教版必修3生物 穩態與環境 3 2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學案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學習目標 1 概述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和頂端優勢。2 說出生長素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3 嘗試 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學習重難點 1 觀察 分析圖表,總結生長素濃度與所起作用的關係。2 運用所學知識作為依據,分析生產 生活實際 現的現象和問題。學習過程 一 問題 左圖是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