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跡》教學反思

2021-07-10 05:13:16 字數 1104 閱讀 5917

《月跡》是賈平凹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很有韻味,真實與虛幻相結合,有一種恬淡,乾淨以至純粹的美,完全是用一顆純潔無瑕的童心去感受世界。但是,這篇文章的主題有些隱晦朦朧,文章又挺長,一是抓住關鍵字句和關鍵段落進行賞析,進而**文章的主旨。 二是品味語言。

首先在預習展示環節,通過對學過的有關月的詩歌的複習和月亮別稱這兩個知識點,使學生能夠通過已學知識,初步感知本課教學內容

教學第二步合作**環節,抓住關鍵字句段落進行賞析、研讀,進而一步步推向文章的主旨,組織學生聯絡上下文討論:嘗試用不同方法概括課文,在文中尋月的各部分用筆圈點勾畫,找出能夠說明月亮特點的語句,鼓勵學生揣摩分析,各抒己見,談各自對這些句子的理解。讓學生從中體會到世界上美好的事物的發現都源於美好的情感,並能夠通過尋月的過程整理出任務心理變化的歷程,只要有一顆追求美好的心,不但能擁有美麗的月亮,而且能擁有整個美好的世界。

這樣體會文章的主旨自然水到渠成。這個環節我把學生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交給了他們更多的自主選擇權。這個環節用了最少的時間,幫主全體學生完成了對文章整體的認識。

學生們在組內統一意見後,向全班同學發表理解,其他組又對這個組的答案進行補充和修正,真正意義上的實現了合作助學,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得到了體現。

第三步質疑反思:品味語言。《月跡》是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語言很簡單但很多地方都很值得咀嚼玩味。

我根據文章的線索,課文寫了「鏡中月」、「院中月」、「杯中月」、「河中月」、「沙灘月」,任選乙個角度,在你最喜歡的段落、句子、詞語中做好圈點勾畫,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大家再共同討論, 有感情地朗讀,抓住關鍵字詞,用心品味。

最後拓展延伸部分,將這篇課文與傳統的吟詠月亮的詩文在思想感情上的對比,深化學生對本文思想感情的理解,在通過奶奶對尋月的作用的討論,進一步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活力**課堂是學生的舞台,學生是課堂真正的住人,教學過程中,我提醒我自己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運用學生生活經驗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也從一定意義上體現了「行」與「知」的和諧統一。

當然本課的教學也存在著一些不足,我沒有讓學生在「美讀」中去理解、領會、感受文章流露的情感和它內在的「美」。這也違背了我們語文課需要大聲、有感情地朗誦這一學科特徵。課堂上對學生對的引導不夠,讀的方法單一,是的課堂「語」的特徵不足,這些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我還需要逐步努力去改進。

24 《月跡》教案含教學反思

24 月跡 教學目標 1 學習課文借景抒情的寫法,通過拓展閱讀進一步強化此寫作方法並能使之應用。2 培養學生追求美好事物的情懷。教學重難點 1 把握尋月過程中孩童的心理及其發展變化軌跡。2 培養學生對科學的探索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匯入新課 1.我們曾經讀過許多描寫月亮的文學作品,唱過許...

《月跡》教學實踐反思報告楊愛軍

2.合理利用課程教學資源,有效突破教學重難點。我所理的課程資源包括老師 學生 教科書 課外資料 教學 等一切資源。當然,其中最主要,也是發揮最大作用的還是教師和學生。本課我著重解決的重難點有兩個 一是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在尋月過程中我們的心理變化過程 二是要理解兩句寓意深遠的話 月亮是個好 和 天上的印...

7月跡教案

一 預習檢查 掌握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和字形。覷 q 倏 sh 砌 q 嫉 j 酥 s 窗 chu ng 款 ku n 盈 y ng 嫋 ni o 傻 sh 仰 y ng 杴 xi n 掬 j 作者簡介 賈平凹,當代作家,原名賈平娃。陝西丹鳳人。賈平凹早期的 描寫新時期西北農村,特別是改革開放後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