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一比》教學反思

2021-07-10 05:00:36 字數 999 閱讀 3671

《比一比》主要學習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其教學重點難點是:會比較物體的長短、高矮和輕重,能正確掌握比長短、比高矮、比輕重相應的不同比較方法。

學習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正確運用生活中已經積累的一些直接經驗,建立起「長、短、高、矮、輕、重」的概念;學會正確的比較方法,進而形成學生的比較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在這堂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組織了乙個個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發現和解決問題,獲得成功的體驗。主要體現在如下兩方面:

1、激發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小學生學習的動力。我在這節課的教學中以活動方式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主動地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如:

在學生探索比的方法時安排了比長短的遊戲,讓學生「同桌比比,比手指,比鉛筆。這使學生感到新奇,好像在玩。參與活動的興趣也提高了,並認真地比出長短來,從而總結出正確的比長短的的方法來。

再如:在學會比高矮後,又安排了排隊遊戲,讓學生用自己的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學生全力投入比一比的各項活動中,並品嚐到了成功的快樂。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2、聯絡生活,主動探索

當學生學會了比長短、高矮後,聯絡生活經驗,說說、比比身邊的事物,以小組討論的方式展開,合作交流。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並在交流成果中,學生不斷地體嘗成功,欣賞自己的發現,感到「我行」,欣賞本組的發現,感到我們小組棒,看到全班的發現,又會意識到全班同學都很聰明。這樣既有助於學生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又能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體驗成功的喜悅。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生認識天平時的乙個教學細節。學生通過教師介紹,大都能明白天平可以用來稱物體的輕重,可究竟如何判斷誰重誰輕,在學生的概念上還不是很清晰。教學中,我聯絡小朋友平時遊戲的場景,依次引導:

「你們玩過蹺蹺板嗎?」「如果老師和你一起玩,會怎樣?」結合學生的回答我進一步介紹:

「天平稱東西時,就和蹺蹺板一樣,重的會落下來,輕的會翹起來。」利用生活中的常見現象來幫助學生理解簡單的物理知識,這種方法運用到教學實踐中,讓學生立刻領悟到了如何判斷天平左右托盤上的兩樣物體的輕重,教學效果顯著。

比一比教學反思

田墩小學周瑜 比一比 是一年級上冊的 識字二 的第一課。要求認識12個生字,會寫2個字。認識1種筆畫 丿 和1個偏旁 土 知道 多 少 大 小 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了解量詞 群 顆 堆 的意思。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 學會本課生詞,初步讀會韻文。課本中美麗的農家小院,其間有黃牛 花貓的悠閒,有鴨子 小鳥...

比一比教學反思

通過 比一比 這一節課,我對這節課進行課後反思,對該課進行了重新認識。標準 指出 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讓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本課的理念,把學生以往對萬以內大數的比較方法分散的 不規範的感性認識作為教學的基礎,讓學生在有趣的活動情境中...

比一比教學反思

在碰撞中感受 平均數 剛才執教了北師大版三年級 比一比 本著 在教學中反思,在教思中成長 的教學理念,接下來我談談對這節課的一些思考。一 首先談談課堂的幾個精彩片斷 1 碰一碰 知識衝突引出平均數 教學中,我提出 男同學,如果讓你用乙個數來代表男生3組的投籃水平,你會選哪乙個呢?問題一出,男生便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