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教學反思

2021-07-10 04:26:58 字數 4859 閱讀 3212

《骨骼》是四年級下冊的第一課教學內容,這一課教學旨在通過組織並指導學生開展觀察、交流等活動,讓學生認識人體主要的骨的名稱、位置,並描述它們的外形特徵和主要功能。本節課,我用建築工人蓋樓預先搭建鋼鐵框架來匯入,同學們立刻說出鋼鐵框架起到了支撐建築作用,隨即,我引出人體內也有這樣的框架支撐--骨骼,頗為順利。在隨後的教學中,我分別開展了摸骨骼、拼骨骼等活動,作為一節觀察課,觀察方法的指導尤為重要。

在課中,我指導學生對照人體骨骼全圖從上到下按順序進行觀察。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在教學中安排了乙個人體骨骼拼圖遊戲。通過拼圖遊戲,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人體各部分骨骼的結構特點和它們在人體中的位置。

學生在不同的活動中能夠體驗到骨骼的不同作用,但他們在交流體驗時往往周旋於事實本身而缺乏一定的概括能力,我們作為科學教師要善於傾聽學生的發言,把握交流中的閃光點。

《關節》的前一課是《骨骼》。學生在認識人體骨骼分布及其運動作用後,認識關節,我認為是容易的事。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關節的活動作用。

在課上學生通過「綁一綁,動一動」的體驗活動很快就理解了。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體會人體主要關節不同的活動方式,課本上對關節的活動凡是名為鉸鏈,旋轉和球狀三大型別關節。課後,我發現學生對三型別的關節的分類非常模糊,由此我再次鑽研教材,發現這樣命名不足以區分理和解關節活動的方式差異和結構差異。關節看不見,摸不著,但實際體驗時還是能通過看關節運動區分運動方式,所以,我把關節方式的命名統一定為在可見的運動方式上。

再次上課時,我結合學生實際,適時把蘇俄生體會到的不同的運動方,按照學生的思維走向,讓學生首先理解三種單一的關節運動凡是,然後活動自身的關節,體會誒個關節包含了幾種單一的運動方式,由此,區分關節活動差異,使教學難點分解,這樣學生對關節的三大型別便分的一清二楚了。

通過《關節》這節課的教學,使我認識到教材所呈現的內容有時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經驗及已有的知識背景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時要善於加工,重組學習材料,使**的問題更貼近學生的生活。

《肌肉》1、有效的科學教學取決於學習材料、科學裝置、視聽**以及教學技術的可以獲得與組織安排。有效的學習環境不僅要求有特定的**題目和學習活動所需的專用裝置,而且要求有範圍廣泛的基礎科學材料。所以在教學中運用教具能調動學生的手、眼等多種感官共同參與學習活動,從而獲得直接的感性知識,建立鮮明的表象,然後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的討論,師生的總結,學生的科學知識從感性上公升到理性,進而發展學生的科學思維。

在課堂上運用了書中的彩圖;人體骨骼模型;人體肌肉的教學掛圖;人體肌肉的相關電教資料片;手臂活動模型等教學手段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2、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看一看、說一說、議一議同時使學生明確骨骼、肌肉和運動的關係,重點放在摸一摸和活動體驗上,讓學生了解自己身體常運動部位的肌肉。在課堂上讓學生做一些廣播體操的動作,也可以使用一些其它的動作,如,彎曲手臂、提起腳跟、握緊拳頭,讓學生認識到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引起了人體的各種運動。用**結合的方式,腰腹、臂膀肌肉的收縮和舒張。

然後指引學生製作紙板、橡皮筋做的手臂活動模型,使學生認識人體的各種動作都是由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帶動骨、關節而實現的,顯得更直觀、更生動。從而使學生形成乙個肌肉和骨骼運動關係的整體認識,

《骨骼、肌肉的保健》保持骨骼與肌肉的健康對兒童的身體至關重要,對於學習任務繁重,很少鍛鍊的學生們來說,還遠遠沒有認識到骨骼肌肉保健的長遠意義。因此,如何使科學內容的學習與生活聯絡起來,便成了教師設計教學的重要環節。教學正是從小處著眼,從身邊科學入手,讓學生關注自己,關注健康,

《骨骼、肌肉的保健》一課教學中,為了讓學生了解不同的運動鍛鍊不同部位的肌肉和關節,我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做廣播操、集體舞來體驗,這樣不僅使他們認識到了運動要多樣化,而且使他們懂得了廣播操是一項很好的運動,為使自己的骨骼、肌肉健康,每天做好間操很有必要。

在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了解運動中應注意的安全問題,我精心挖掘生活題材,設計了案例,讓他們準確地學會了如何在運動中保護自己的安全及如何急救的方法。這樣使學生經歷了從生活問題到科學問題的過程,感受到了生活中處處有科學。

《我們來養蠶》(一)、以活動為主線,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過程中獲取知識。

自主、互助、合作地學習知識,既體現了自主學習的成效,又實現了生生互動的交流與展示,學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老師的手腳也得到了解放。

本課的主要任務是觀察蠶卵和蟻蠶,用語言和圖畫描述蠶卵和蟻蠶,對蟻蠶的長度做定量測量,這些任務的完成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理解,我讓學生親自觀察、測量,在他們的討論與交流中自主地獲得知識,使學生感覺到這些知識是他們自己探索出來的,因而更有成就感,更大程度地激發了他們的求知慾望,使他們更加熱愛科學這門學科。

(二)、在教學中滲透學習方法,讓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很重要,有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將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不失時機地給學生滲透了一些科學學習方法,如仔細觀察、親自測量等,並且及時地把結果記錄下來,以便以後進行對照、比較以及總結。在最後的總結中又教給學生一些記錄的方法,不僅僅侷限與文字的記錄,還可以是畫像、拍照、錄象等記錄。我相信,學生只要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並且能夠持之以恆,他們就一定會成功地邁進科學的大門。

《給蠶寶寶記日記》在學習《給蠶寶寶記日記》這課時,學生分別展示著自己的蠶寶寶時,我要求相互評價一下其他同學的蠶寶寶怎樣?經過我的一番鼓勵,學生相互的評價變得具體、貼切起來。有的同學說:

「xx同學,你的蠶寶寶照顧得真不錯,長得真魁梧呀,但我覺得蠶寶寶的家該清理一下了。」有的同學說:「xx同學,我很擔心你的這條蠶寶寶,蠶寶寶的桑葉都幹了,難怪它這麼瘦呢!

」還有的同學說:「xx同學,在你的蠶寶寶中有一條好像是生病了,應給它另外找個家了,以防互相傳染。」……學生之間的評價不僅有利於學生互相學習優點,改正不足,還可以鍛鍊自己的判斷是非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不斷地發展和完善自己。

在這些相互合作的空間中,學生的團隊意識也得到了加強。

《我們來抽絲》這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2單元《養蠶》中第三課的內容。為了上好這個單元,我和學生一起養起了蠶寶寶,這樣我才能和同學們一起交流養蠶的發現和心得,也才能比較好地抓住養蠶的關鍵階段開展教育活動。該課的內容除了讓學生了解我國養蠶抽絲的歷史及對人類的貢獻之外,更重要的是學會抽絲的技能並從中體會生命創造的奇蹟。

要想實現這個抽絲的過程,就必須克服一定的困難。養蠶活動進行到現在,大多數同學養的蠶已經吐絲結繭,我估計可以進行此活動了,於是課前通知每個小組至少帶乙個繭到下節課課堂上準備抽絲。沒想到多數同學反對。

「老師,它會不會死啊?」「不行,它會死的!」這些部體現出學生熱愛生命的童心。

「有些時候為了廣大人民的利益,犧牲自己的生命也是值得的。」「如果它的犧牲能帶來科學研究價值也是值得的。」本來我以為以這樣的理由可以說服同學,但是沒有成功。

我被同學們那種熱愛生命的態度所感動了,後來我決定改變策略,讓學生自由選擇,可以帶完好的蠶繭,也可以帶飛蛾已經破繭而出的繭,這樣既可以知道為什麼絲廠的工人都要選完好的蠶繭而不是破的蠶繭,又在體驗抽絲的過程中不破壞學生熱愛生命的童心。真是一舉兩得啊!

經過課前的這番對話,我知道了學生的所思所想,為上好這堂課做好了充分的課前準備。在交流完抽絲的歷史和它對人類的貢獻之後,開始了有趣的抽絲活動。整個課堂學生沉浸在抽絲的樂趣當中,「太好了,我找到線頭了。

」「我們也找到了!」乙個個興高采烈地說。「我們已經抽了5厘公尺長了。

」「我們也抽了3厘公尺長了……哎呀,斷了。」「沒關係,我們重新再來,一定能贏過他們。」「我們都抽不出來,怎麼辦?

」「我來幫你試試看。」互助友愛的精神一覽無遺。「現在各組比比看誰抽得最長?

」我提了個建議。於是各組更是忙開了,有的負責抽絲,有的幫助拿繭,有的負責測量,有的負責記錄等等,分工明確而有序。「老師,我們抽了80厘公尺就斷了。

」「我們抽了120厘公尺,也斷了。」「沒關係,先記錄下來,繼續抽,看能不能抽出更長的。」我鼓勵說。

「老師,你看,我們抽了很長了,可是看不清,實在不好測量,大約有3公尺了。」那個用完好蠶繭抽絲的小組匯報說。同學們忘記了疲勞,忘記了時間,當交流時間到時他們還捨不得放下手中的東西。

正是由於學生經歷了如此豐富而有趣的活動過程,因此交流時每個人跟開啟了的話匣子一樣,有很多精彩的發現和收穫。

我回顧這堂課,認為該課取得成功的關鍵就在於課前對學生的了解。包括對學生已有認知的了解,對學生養蠶經歷的了解,對學生養蠶情感的了解等等。然而這些都得歸功於教師的親身參與。

如果我沒有親身參與學生的活動,就無法了解學生活動的過程,無法理解學生的情感,也更無法抓住實踐的關鍵環節,那麼課堂也就不會如此精彩,而且這種參與有時還需要走在學生的前頭。在學生學習之前我已經有三年的養蠶經驗了,抽絲的經驗也積累了不少。尤其是在抽絲工具的選擇上,剛開始只知道必須用刷鍋的竹刷和煮沸的開水才行。

由於煮沸的開水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無法由學生來操作。於是我進行了一番探索實驗,發現從熱水瓶倒出來的

七、八十度的溫開水也可以抽出絲來,抽絲工具也不一定要用那麼大的一把鍋刷,只要其中的細細的一根就可以進行。這樣的操作更加簡便易行了。正是由於我對該實踐活動的參與,使學生在研究過程中少走了很多彎路,從而取得比較大的成功。

《養蠶經驗交流會》教學反思從本課在單元的地位來看,本課是一節小結課,重在歸納學生在養蠶過程中的所看、所思、所疑,並引導學生從中以及與蝴蝶一生的對比中發現昆蟲都存在**特徵,從而抽取出本單元的核心知識目標,了解昆蟲的**。本課的所有活動設計皆以此為出發點。

《一切都在運動中》教學反思本課中,理解參照物的概念是重點,也是難點。課一開始我就讓學生判斷書上乘電梯的那個小男孩是不是在運動,學生有的說運動了,有的說沒有在運動。說沒有在運動的理由基本都是,小男孩沒有在運動,是電梯帶動他運動的。

認為他運動的理由是,他從上面到下面來了。(這個時候我能不能追問一句:你從**看出來他從上面到下面來了?

)首先,我沒有先讓學生明確「運動」的概念,後來幾節課糾正了。但最關鍵的是,我要求學生判斷乙個物體是否運動之前沒有讓他們想理解「參照物」的概念。書中的那兩幅圖設計的很好,應該先讓學生判斷圖中哪些物體發生了運動,然後可以追問:

你是怎麼知道的。這時學生可能不會把其他的乙個物體講出來,但教師可以繼續問:你是從**看出來它是從這個位置到那個位置的?

學生把其他物體說出來之後,教師可以板書在黑板上,引出參照物的概念,問:你發現判斷乙個物體是否運動,它們有什麼共同點?引出本節課的重點:

判斷乙個物體是否運動,要看這個物體相對於參照物來說,位置有沒有發生變化。

四年級教學反思

走,我們去植樹 教學反思 王莊小學羅素群 走,我們去植樹 是一首現代詩歌,這首詩簡潔明快,自然流暢,通俗易懂。教學這首詩歌,以指導學生朗讀為主線,讓學生在讀中激情,讀中入境,讀中悟解。教後有三點感受 一 成功之處 1 教學重點突出 以讀為主,由於課文內容淺顯,本課教學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朗讀 教師範讀...

四年級教學反思

第九課用多 電腦學習數學 實習生 肖磊 我國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未來教育作了如此論述 未來教育 人腦 電腦 網路 傳統的即以課堂 課本 教師為中心的教育模式已無法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發展的需要。當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網路技術的發展,為全球性的資訊交流與資源共享和獲得知識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和可能。...

四年級體育教學反思

體育的教育教學工作應以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和學生的身體姿態為中心,通過近乙個月的教學發現以下幾類問題 一 缺乏運動常識 在與學生的初步交流中,基本掌握了學生的資訊 身體素質情況,患運動禁忌症的情況 學生在小學六年的體育學習中,教師的主要教學手段是以遊戲為主,講授的內容非常少,學生只要參與了就好,針對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