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2021-07-09 07:43:42 字數 4467 閱讀 6614

《畫角》教學反思

《畫角》是在學生學習了《角的度量》之後進行教學的。學生已經知道了量角的方法,對於反過來**角的畫法興趣非常濃厚。

課前預計到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比較薄弱,因此在學習畫法時主要以教師講解,並結合講解板演為主,沒有放手讓學生去自主探索畫法。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學生動手練習上。從課堂的效果來看,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在回家作業中出的問題卻較多,主要是畫不准,有的學生甚至把鈍角畫成了銳角,銳角畫成了鈍角等。

仔細反思,可能是以下幾方面造成的:

1、學習畫法時,以教師講解為主,放手不夠,學生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課堂上來看學生好像已經學會了,實際由於體驗不深刻,學生並沒有把知識很好的吸收並內化,掌握得並不牢固,所以導致回家作業效果不好。

2、學生出錯最多的就是找不准數。這說明學生前面的基礎還是沒打好,對量角器上的刻度還是不熟悉,找不准數。特別是不是整十度時,錯得更多,很多學生都少畫了10度,說明他們在畫角時,對於這個度數的取數範圍在**心裡都不是很清楚。

3、學生在畫角時,內外刻度不分清。學生在畫的過程中,把內外刻度弄混的狀況也很多。這說明他們在畫角時,頭腦裡並沒有去認真想清楚該找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只是看到這個度數就馬上打好了點,導致本來是銳角的畫成了鈍角,本來是鈍角的畫成了銳角。

4、有的學生使用的量角器不好。有的學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線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圖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點是乙個小洞,學生在重合的時候左移一點或者右移一點就會有10度的誤差等,這些也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干擾。

5、有的學生利用內圈刻度畫角,有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內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點,於是找不到記這個點的位置。他們不會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一直向外看,有的會看的也把刻度線看歪了,偏離到別的刻度去了。還有很多學生對於內刻度的數對應外刻度的哪個數這一點並不熟悉,所以找不到點。

基於以上的分析,我想有必要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如下改進:

1、在學畫法之前,可以給學生一定的自主探索的時間,使他們有一定的學習體驗,經歷學習的過程後,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會更深刻。

2、學生購買量角器時,最好統一告訴他們買哪種,這樣會更有利於學習,也避免了浪費。

3、在認識量角器時,有必要讓學生知道內刻度的數對應的是外刻度的哪個數,這一點在教學時確實有所疏忽。

4、畫角之前,一定要求學生想清楚自己畫的是鈍角還是銳角,畫完後一定要進行檢驗。

《圖形的旋轉》教學反思

《圖形的旋轉》是學生認識對稱、平移、旋轉的後續學習內容,是第四章唯一的知識點,內容不多,但感覺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它又有一定的難度。畢竟這個知識點,需要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作為支撐,而四年級的孩子的空間抽象思維並還沒有很強。所以怎麼讓學生能按照題目的要求去畫出準確的圖形,是教學重點及難點。

第一課時,我決定光講不畫,讓學生了解圖形的旋轉要具備些什麼條件,即基本圖形、中心點、方向、旋轉的角度;讓學生了解什麼叫順時針和逆時針;讓學生學會看圖判斷旋轉的角度等基本知識點;進行簡單的練習鞏固,讓學生對圖形的旋轉有初步的感知。

我是這樣引入新課的:我在原地分別按順時針和逆時針轉了兩圈,然後提問:同學們,你知道剛才黃老師在做什麼運動嗎?

(旋轉)那你發覺老師的兩次旋轉有什麼不同?(方向)那老師第一次按什麼方向旋轉?第二次呢?

學生的答案有「向左向右」、「順時針逆時針」等等,甚至在用手比劃。最後我規範數學上習慣用順時針和逆時針來表示旋轉的方向,進而在黑板板書時鐘來講解,最後讓全班同學跟著我揮動手臂比劃順時針和逆時針,讓個別學生表演,有學生還會用轉動頭來展示,極具創造性。我發覺,這樣的引入,學生的積極性很高,也很快地記著和區別了知識點,也對下面的知識點有很大的興趣。

在接著的判斷旋轉角度的多少的教學中,我選擇先讓學生猜旋轉角,然後一起來利於課件來嘗試,最後一起**出確定角度的最佳方法,即看基本圖形的多少。這一環境,不僅讓學生經歷了猜想、驗證、下結論的學習過程,也讓學生的嘗試的過程中欣賞了不同的旋轉角度所帶來不同的視覺效果,讓學生感受數學的奇妙和數學的美,學生很是開心。

整節課下來,我感覺雖然課堂的氣氛過於熱鬧,沒有平時安靜有序,知識含量也不高,但我還是很開心。因為覺得孩子們是有收穫的,整節課他們學得很輕鬆,學得很快樂,至少覺得數學還是蠻有趣的。以後備課的時候還是要多想一想,利於有效的教學資源,讓學生多感受數學的樂趣,輕鬆學習。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

《確定位置》是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的內容,是本教材乙個新知識,該知識直觀性強,本內容不僅讓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並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中獲得成功體驗。為結合新課標「學生自主發現,自主**,自主解決」的思想,我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思路,設計豐富多采的寓教於樂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解決。教學結束,我好好反思了一下我的課堂,我認為在這幾方面處理效果較好。

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一些有關確定物體位置的知識,課前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感性經驗。於是我首先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確定自己的位置,老師要求學生不說,而只是在紙上通過寫一寫或畫一畫來表示自己的位置,由於沒有統一的標準,出現了一些錯誤和笑話,因此學生們自然就想到老師先要統一標準我們才能準確的確定位置。於是就引出統一標準,規定組、排(列、行)。

結合組、排(列、行)加深學生對組、排(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引導出位置可用第幾組第幾個來表示,最後引出用數對來確定位置。這個片段的設計我是為了充分喚起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將學生頭腦中原始的、粗淺的、區域性的、零碎的經驗進行調整、提公升,通過學生的交流、討論、感悟等自主學習活動,讓學生在觀察、思考、討論中,自主發現並獲取用「數對」確定位置的知識,掌握表示位置的方法。以上環節學生們對數對有所了解了,在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位置又怎樣在方格紙上來表示呢?

這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本節課有難點。我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此環節就充分利用課件這一教學手段,來解決問題。

出示座位圖變為方格圖讓學生直觀感受位置在座位圖和方格圖中的聯絡,並引導學生用數對來描述位置。

溪水匯入大海,才不會乾涸。教材中的知識點只有回歸到厚實的數學文化大背景中,才會被深刻地理解和闡釋。在學生很好地掌握有關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後,及時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思考生活中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應用。

於是我就通過《數學小知識〉的介紹和學生們找一找生活中的數對這一活動拓展了學生知識視野,也能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在教學中為了真正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能探索的我不替代,能發現的不暗示,給予學生更多思考的時間和嘗試的機會。本次課教學效果較為滿意。

但在教學後,同樣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課堂生成問題。在課堂上學生們在確定自己的位置的時候,有學生說我在第二排第三組,這是乙個很好的課堂資源,而老師忽略了乙個資源,其實第二排第三組與第三組第二排是同乙個意思,如果老師把這一資源用好,引導學生發現這兩個說法一樣,都可以用(3,2)表示,這樣就水到渠成了,達到很好的效果。

2、老師與學生的對話交流還應該更自然,要想辦法把師生真正地融為一體,效果就會更好了。在幾次教學中,在送課下鄉的這節課,是因為老師課前沒有與學生們作任何交流,前半節課師生之間融合還不夠好,在後半節課效果較好一點。這也給我以後的教學提了個醒.

新教材新理念,為我們教師提供了更寬廣的舞台,同時也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學我認為我還得多加強學習,爭取每天進步一點點,每天有一點點進步,每天改變一點點,每天有一點點改變。讓自己能踐行課標理念,使自己的課堂更加有魅力。

《溫度》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從每天都接觸的氣溫中了解生活中正、負數的表示方法。由於學生剛剛接觸負數,所以必須在具體的情境中進行認讀和比較,避免過早地研究抽象的數學概念,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正負數打好基礎,所以本節課教學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結合溫度,初步了解負數的意義

我首先讓學生收集生活中關於天氣情況的資訊,學生大多收集的是各個城市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由此知道學生對溫度有一定的了解,但了解的面比較窄。所以接下來的教學我通過北京的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讓學生認讀溫度計。在認讀溫度計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既有比0還高的溫度,也有比0還低的溫度,激起了學生的認知衝突,零下的溫度如何記錄?

負數自然而然引入課堂,這樣使學習的難度降低,而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反饋,及時講解,老師作了如下小結:-2℃中,「-」在這裡表示零下的溫度,我們一般稱它為「負號」,前面帶「-」的數稱作負數。讀作負2攝氏度或零下2攝氏度。

學生有種豁然貫通的感覺,寫法、讀法的問題也迎刃而解。接著讓學生收集資訊,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通過學生的操作、練習與反饋,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在溫度計上表示零上和零下溫度,操作性強,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再通過觀察、討論、判斷,讓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明確感悟到:

「以前學的數隻能夠表示零上溫度或零度。而我們剛認識的-2℃、-5℃、-20℃等可以表示零下的溫度。」

二、在具體情境中感受正負數的大小

在比較兩個溫度高低的時候,我讓學業生借助溫度計、具體情境及與0℃比較等方法比較不同溫度,特別是兩個零下溫度,讓學生感受到比較兩個零下的溫度的高低,先分別與0℃比較,看哪乙個溫度比0℃低得多,哪個溫度就低。在學會比較溫度的同時,感受正負數的大小,有些同學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與經驗,比如到外地時碰到的下雪等情況,這樣把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地聯絡了起來,同時注意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到以學生為本,讓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去,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整節課看似波瀾不驚,卻也安排緊湊,讓學生有所悟有所學。而我自己在教學的過程反饋在溫度計上表示溫度時安排得過於寬鬆,以致後面的比較顯得比較蒼促,今後的教學中,我將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時間,努力避免這種現象再出現。

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篇一 四年級上冊 教學反思 我們的奇思妙想是小學語文第七冊第八單元的一堂口語交際課。開展這堂口語交際課的目的,一是激發學生的想象力,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科學 愛科學的興趣 二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既能言之有序地表達自己所設計產品的特點功用,又能進行行之有效的交流 討 我們的奇思妙想 是小學語文第七冊...

四年級上冊教學反思

四年級上冊 角的分類 教學反思 關於 角 學生在二年級已有初步的接觸,但是大都屬於直觀的描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了很多的大小不同的角,但對常見的角的分類的知識,生活中接觸很少,顯得比較抽象。小學四年級的學生抽象思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依然形象具體思維為主,分析 綜合 歸納 概括能力較弱,有待進一步...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反思

2 引導學生有效拓展討論範圍。討論活動不僅應該體現出對學生思維的訓練,而且要體現學生間互相討論的思想和方法,並在運用這些思想和方法的同時獲得自信。假如討論中出現的問題過大 過難,學生就會無從下手。就 根據雲量多少確定天氣狀況 這個討論主題,在上課時,學生在討論中陷入了僵局。在根據出示的 判斷天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