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有效作業的反思

2021-07-09 18:49:10 字數 4266 閱讀 4102

一、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現象

幾乎每位教師在收作業的時候,總能聽見班裡學生此起彼伏的告狀聲:老師,某某同學把詞語抄錯了;老師,某某同學詞語少寫了一行;老師,他把作業做在別的本子上了……不用問也知道是個別同學又在作業上面犯迷糊了。問他們原因,有的委屈地申辯:

「我聽錯了。」有的垂下頭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忘記帶了。

」……「家庭作業」似乎一直是學生極力牴觸的事物,學習比較自覺的學生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匆匆做完,至於質量很少顧及;學習有惰性的可是花樣百出,或者數量上「短斤缺兩」;或者唱起「空城記」,交上乙個什麼都沒有的本子;又或者擺出「迷魂陣」,讓你弄不清他究竟有幾個作業本……布置作業不知從幾何起成了一塊「雞肋」?讓人心酸、讓人無奈……在家長甚至一部分教師看來,作業不布置或少布置,是不足以達到「鞏固」效果的;而重複性的、應試性的作業把學生變成了「照貓畫虎」的寫作業的機器,學生感到疲憊,想方設法進行逃避,因此開篇所提及的現象是屢見不鮮。那麼,怎樣布置家庭作業才能讓學生忘掉機械性,不感覺到疲憊,且真正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呢?

這顯然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這些為人師者面前乙個嚴肅的、值得深思**的問題。

二、理論與實踐

《語文課程課程標準》強調:要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和社群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拓展學習空間,增加學生的語文實踐機會。讓作業回歸生活,可以使作業變得親切、生動起來,使學生樂於去做。

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不但可以使學生通過語言實踐獲取語文知識,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所以,要想給學生布置受歡迎且有利於學生發展的作業,必須得樹立好三個「觀念」:

觀念一:「學生是主人」。學生不僅課堂學習的主人,更毫無疑問應是自己作業的主人,家庭作業則更是學生的「自留地」。

學生只有真正獲得了自主權才會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認真地、有創造性地耕種它。這比起不切實際的「一刀切」作業來,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師在思想上要充分尊重學生,充分信任學生,把駕馭家庭作業的自主權交還給每乙個學生。

案例:《泊船瓜洲》作業設計

師:《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我們已經學完了,現在老師還沒想好布置什麼作業,同學們一起幫老師出出主意好嗎?

生:好!

師:(發給學生作業紙)這張紙的左上角老師已經印上了《泊船瓜洲》這首詩,但是旁邊還留有許多空白的地方,同學們想在添上點什麼呢?

生:我要在古詩旁邊配上一幅美麗的圖畫。

生:我的畫畫得不好,可我的字寫得不錯,我要在旁邊把這首詩再端端正正地抄一遍。

生:我想在旁邊用幾句話寫一寫這首古詩的意思……

師:同學們的想法都很好,回家後就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這次作業吧!

反思:這個空白留得妙!表面看來是老師沒有想好如何布置作業,而實際上恰恰是老師給生精心設計的一次開放式作業;表面上看來是一張留有空白的作業紙,而實際上是給學生留出了一塊自由發揮的天地、創新的天地!

在這裡學生的大腦被完全解放,思維的火花隨之迸發,個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古希臘一位學者說過:「頭腦不是乙個要被填滿的容器,而是乙個需被點燃的火把。

」這樣的作業布置顯然比那些幫學生從頭到尾設計好的作業要高明得多。

觀念二:「作業即自學」。課堂主要是讓學生學習方法,為學生打好基礎,課後才是運用方法,獲取知識,形成能力的平台。

所謂「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也就是說,作業絕不能只幫課堂拾漏補缺,還應該是實打實的學生自我充電、自我發展、自我學習的過程。

案例:《景陽岡》作業設計

師:我們學習了《景陽岡》這篇課文,認識了性格豪邁、機智英勇的打虎英雄武松,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他?

生:喜歡!(超喜歡……)

師:好,老師也非常喜歡這位打虎英雄,除了打虎外,老師還特喜歡《武松醉打蔣門神》這乙個故事,下節課老師給同學們講講好不好?

生:好!(雀躍,超期待)。

師:(趁熱打鐵)不過嘛……

生:不過什麼?

師:同學們得先得對這些梁山好漢們表示一點誠意,老師才講。

生:怎麼表示?

師:回去查閱相關書籍或資料,每人寫出5個梁山好漢的名字和外號,要能說說發生在他身上的主要事蹟更酷,行不行?(如花和尚魯智深——拳打鎮關西)

生:小菜一碟,一言為定。

……反思:作業的安排不能只單一地去寫去抄,有時還得課外的閱讀去充實。《景陽岡》這篇課文的作業設計;就給學生創造了乙個課外充電的平台,讓學生不僅只認識《水滸》中武松這乙個梁山好漢,還會相應地多了解到其他一些水滸人物的故事、性格特徵等,不僅只豐富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還為以後寫人寫事的習作埋下了乙個很好鋪墊。

而這一切,都是在學生的興致下悄然完成的。

觀念三:作業也需為師者相應「下水」。

案例:給老師的作業

快下課了,又到了布置作業的時間。外面已是嘈雜一片,學生們也已心不在焉。我大聲宣布道:「今天老師不留作業了。」

「真的嗎?太好了!」下面一片歡呼。

「但要求每位同學圍繞今天所學的有關內容給老師留一道作業題,請大家拿出你最精彩的問題,到下節課時考一考老師,讓老師也嚐一嚐做作業的滋味,記住要附答案。」學生又是一片雀躍。

於是在課下, 學生對這一教材中的重、難點表現出從未有過的熱情,他們積極通過各種渠道查閱資料,鑽研思考,相互磋商,幾乎每人都為我布置了一道「高難度」的作業題。

又上課了,學生爭先恐後地要求第乙個「考問」我,「老師肯定回答不出同學們留的所有作業,又不可能在這十幾分鐘內(其他時間還要講新課)回答出同學們的全部問題。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你們組內最難的、最有特色的作業來考老師,但答案不許有錯誤,好嗎?」

「好!」幾乎異口同聲。

學生開始分組討論,有的竊竊私語,惟恐被我聽見;有的則爭執得面紅耳赤:

「你的問題我都會,怎麼能難倒老師?不行。」

「你的答案不完整,還要補充……」

「要是先問這道題,肯定會難倒老師……」

可以看出學生課後真是下工夫思考了,有相當一部分問題如果沒有深入研究**是提不出來的。

「同學們留的作業都很好,但我要先回答最難的問題,你們認為哪道題最難?」下面一片爭論。最後大家把意見集中在上面所列的第二道問題上,並拭目以待我是怎樣出醜的。

「對不起,老師真的回答不出來,我們還是請命題人解釋一下答案吧。」我有點「抱歉」地又把球踢了回去,大家立刻轉向「命題人」,並報以熱烈的掌聲。

反思:教師在不經意間,用新課程的理念澆灌生命之花,正確地把握了學生的主體性和身心特點,定位好了自己的教師角色,用有效的方式弘揚學生的主體精神,喚醒了學生的主體意識,發展了學生的主體能力。

(二)實踐反思

1、一方面教師將新的理念融會於每乙個教學細節,但是另外一方面傳統的應試教育仍佔據一定領域。很多家長仍舊注重書面作業輕口頭作業;重作業數量輕作業質量;重參考書上練習題輕課本後練習題;重難、深題輕基礎題……這樣就導致了一部分「新型」作業的布置得不到家長的理解,而我們教學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又極需家長的配合與支援,該如何在傳統的應試教育觀念中成功突圍呢?

2、就學生而言,孩子的天性是好玩,作業萬變不離其宗,終歸是一種束縛和壓力,該如何長久地保持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這其中又牽涉到科學的評價、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與家長的溝通與交流等諸多問題。

一、問題的提出

(一)問題現象

幾乎每位教師在收作業的時候,總能聽見班裡學生此起彼伏的告狀聲:老師,某某同學把詞語抄錯了;老師,某某同學詞語少寫了一行;老師,他把作業做在別的本子上了……不用問也知道是個別同學又在作業上面犯迷糊了。問他們原因,有的委屈地申辯:

「我聽錯了。」有的垂下頭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忘記帶了。

」……「家庭作業」似乎一直是學生極力牴觸的事物,學習比較自覺的學生是抱著完成任務的心態匆匆做完,至於質量很少顧及;學習有惰性的可是花樣百出,或者數量上「短斤缺兩」;或者唱起「空城記」,交上乙個什麼都沒有的本子;又或者擺出「迷魂陣」,讓你弄不清他究竟有幾個作業本……布置作業不知從幾何起成了一塊「雞肋」?讓人心酸、讓人無奈……在家長甚至一部分教師看來,作業不布置或少布置,是不足以達到「鞏固」效果的;而重複性的、應試性的作業把學生變成了「照貓畫虎」的寫作業的機器,學生感到疲憊,想方設法進行逃避,因此開篇所提及的現象是屢見不鮮。那麼,怎樣布置家庭作業才能讓學生忘掉機械性,不感覺到疲憊,且真正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呢?

這顯然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這些為人師者面前乙個嚴肅的、值得深思**的問題。

(二)問題思考

1、為什麼家庭作業的質量普遍偏低?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家庭作業的布置給學生以「千篇一律」之感,無論是內容、數量,還是形式都缺乏改變,這樣的作業激不起學生的興奮點,他們找不出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更談不上回家後會認真完成這些作業了,一切只是為了應付,避免遭受老師的批評而已。

(2)布置作業「一刀切」的現象較為常見,沒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而定」。

(3)作業布置的時間一般是臨近下課或放學,此時外界環境較為嘈雜,學生已感到疲倦,思緒飛揚,很難再集中注意力傾聽;而教師也難以做到像上課時那樣的「娓娓動聽」的講述,三言兩語,草草結束,此時即使學生心中有疑問,也很少會與教師溝通交流。

2、布置怎樣的家庭作業才受學生的歡迎,真正有利於學生的發展?

對有效教學的幾點反思

自從新課程理念不斷深入教學活動,自主性教學模式也悄然走進了初中數學課堂。自主 合作 式教學是新課程所倡導的有效教學方法。兩多兩少兩自主 課堂模式是在一定教學目標引領下,以教師少講學生多練,以教師多傳授教學方法學生少課業負擔,教師自主創新教學方法,學生自主創新學習,以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閱讀 合作交流...

對取消課下作業的反思

家庭作業需改革 一 對作業量的反思 作業多,質量就高 這是一些教師的觀點,結果導致了學生產生 厭學 情緒,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挫傷了做作業的積極性,同時也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教師還把作業轉嫁到了學生家長的身上,讓家長監督 檢查孩子作業完成情況,快點寫作業 你的作業完成了嗎 成為目前家長常用的語...

我對學生「作業評價」的反思

發布者 王劉紅 發布時間 2012 6 29 7 54 35 新課程改革非常重視對學生的評價。數學教學評價應有利於實施素質教育,有利於學生的主動發展。以批改作業為例,如果只是簡單的批改對與錯,顯然不能對學生的作業情況作出恰當的評價。我批改學生作業時,一直只是打上對 半對或錯然後在最後寫上訂正。但我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