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備課的反思

2021-03-03 23:47:53 字數 4968 閱讀 2824

孔子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由此可見思考的重要作用了。在教學實踐中,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科學、有效的反思可以幫助我們搞好教學工作。思之則活,思活則深,思深則透,思透則新,思新則進。

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識和自我監控的能力,才能不斷豐富自我素養,提公升自我發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學藝術,才能更好的教書育人。

即備課階段的反思。從目前的現狀看,主要有兩種不良傾向:一是照搬現成的教案,以他人的思想代替自己的思想,不考慮班級和學生實際情況;二是有些備課時過分依賴多年積累的教學經驗,不注重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憑藉原有的經驗設計教學,依然「穿舊鞋走老路」或「穿新鞋走老路」,要克服這些問題,就需要教師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經驗進行反思、對新的教育理念進行反思、對學生現在的實際情況進行反思、對現在的教學條件進行反思、對現在的教學手段、教具、學具進行反思,從而使新的教學設計建立在對過去經驗、教訓和現在教育理念、教學條件反思的基礎上。

設計教學方案時,可自我提問:「學生已有哪些生活經驗和知識儲備」、「怎樣依據有關理論和學生實際設計易於為學生理解的教學方案」、「學生在接受新知識時會出現哪些情況」、「出現這些情況後如何處理」等,為自己的課堂教學做好準備。教學中的反思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

這樣的話,教學中的師生關係就不再是「人、物」關係,而是「我、你」關係;教師不再是特權式人物,而是與學生平起平坐的一員;教學更是老師與學生彼此敞開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納的對話過程。在成功的教學過程中,師生應形成乙個「學習共同體」,他們都作為平等的一員在參與學習過程,進行心靈的溝通與精神的交融。沒有交往,沒有互動,就不存在或未發生教學。

因此,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在備課時,儘管教師會預設好各種不同的學習方案,但在實際教學中,還是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如學生不能按計畫時間回答問題,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出現爭議等,這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反饋資訊,反思「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如何調整教學計畫」和「採取怎樣有效的策略與措施」,從而順著學生的思路組織教學,確保教學過程沿著最佳的軌道執行,從而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

提到有效備課,大多數人想到了集體備課的開展、個人備課的完善、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考綱的分析、重點難點的突破。而要想使上述內容能夠在備課過程中順利完成,離不開教學反思。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的公式:

成長=經驗+反思。可見反思在教學活動中的重要作用。

有一句話說「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其實對於我們教師來說這種情況同樣存在。自己所接手的學生,最長是教他們三年,短的只有一年。每年的學生不一樣,所發生的教學事件也是各不相同的,所以教師的工作不是說教完一輪從高一到高三就結束了,以後就可以按照上一輪的模式再來,而一種充滿變數的工作。

案例:機體的免疫調節一課課前反思中對學情的反思

免疫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過的一種生理活動,有時候經常提到對某病產生免疫力了,或者學生親身經歷的注射疫苗等,所以學生對於這一部分知識並不陌生。但是由於在初中的生物課中對免疫的內容只是很少的一點介紹,所以學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於機體中的免疫是如何發生的,具體過程是怎麼樣的,有哪些器官、組織、細胞參與等問題並不明白,所以在教學過程中重點在於免疫的具體過程。

另外,在以前的教學中學生經常出現的問題有:體液調節、免疫調節的基本過程圖記憶困難;哪些細胞具有特異性識別的作用容易混淆;一些細胞(如t 細胞和效應t細胞)的作用出現錯誤等。這些內容在授課時要重點解決。

基本過程可以通過學生相互之間複述、自己書寫相互檢查等方法加強記憶理解;對於細胞的作用既要求學生整理總結,同時教師也要進一步強調,並且輔以相關的練習更加鞏固。

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有備而來方能胸有成竹」,縱觀目前的課程改革,它改的是不適合時代進步的教學模式,而提倡的是有效教學,有效教學的直接目的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前提下提高課堂效率,那麼作為一線老師如何去上好課就是乙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上課對於老師而言是一件事,那麼做這件事的「預」和「備」是什麼?那就是教學中的乙個重要環節——備課,對於教師而言,備好了課,不一定能上好課,但是要想上好課,卻必須要備好課,所以備課對於老師的上課是至關重要的。

那麼在新形勢下的有效教學中老師應該如何備課就顯得格外引人注意,為適應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和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己任,老師們要做到有效備課

我們的備課是否能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用到,而不是成了一種華麗的擺設,如果那樣有如寫文章出現「形」 與「神」分家,結果備課和上課成了兩張皮。二是出於個人利益而言,老師的備課要對自己的上課有幫助,怎樣的幫助呢?一致認為是有利於老師用較少的時間並高效的完成教學任務;另外,教師有效地備課還有助於老師個人的發展,叢自身利益出發,沒有老師不希望自己能更快的獲取高階職稱,所以有效備課是很有助於教師的專業成長和教學水平的迅速提高。

三是教師這一行業被賦予「教書育人」這一神聖的光環,「做一名老師不容易,做一名好老師更不容易」,「好老師」不能只圖個人利益而誤人子弟,尤其處於知識時代的教育改革,因課時數少則要求老師要想方設法把知識讓學生快、紮實的掌握,這就要求老師要有效備課,向課堂要效益。以上是在前輩教育工作者的成果基礎上,我略說了個人對有效備課的認識。那麼有效備課都要「有效備」哪些內容呢?

用我這一年的教學實踐並結合資深專家的經驗來**一下。

有效備課主要從這麼幾方面入手:教學目標、學生學情、深挖教材、資源準備、框架內容、過程安排、練習準備等,下面我就逐一來說一下我個人對這幾方面的認識及處理情況。

教學目標是規定教與學全過程的綱領,也就是老師如何教和學生如何學的問題。新課改下的課標已經不同於傳統的教學大綱,老師要想做好有效備課就必須先做好教學目標的有效確立,因為教學內容始終是圍繞教學目標來確定的,所以備一節新課老師先熟悉這一節課要上的內容有哪些,然後分析思考通過上這節課學生要達到怎樣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情感態度目標等,這裡的「怎樣」是乙個「度」,如若把握不到位很容易造成無效或低效的備課,類似蓋大樓結果卻畫出了一間平房的草圖。此外,目前有些學校老師用的書中有一本叫「三維設計」的,裡面每一節都為老師準備好了三維目標,雖然如此老師們不能把其上的照抄下來,但老師可以參考此書和教參來規劃自己的教學目標,因為有諸多原因不是所有的老師都能共用相同的教學目標,另外教師通過思考形成有助於自身教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利於自身的發展還響應課程改革,何樂而不為呢?

學情分析我個人認為在有備課中是十分重要的,這就是前面提到的「備」學生,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備課很少涉及此區域,傳統觀點是學生就該跟著老師的步伐走,不管你是用走的還是跑的都得跟上老師,跟不上就落後被淘汰,教師很少關心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而今教育時局大變,課改的有效備課中明確提出老師要以學生的發展為首要任務,那麼學情分析都要分析什麼呢?我認為有這麼幾點:

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生的資訊渠道、學生的感受和成功感、學生的低起點等,所以老師不能把自己所認為不經學情分析的觀點就強加給學生,通過學情分析老師可以在備課中抓住內容的切入點和突破點,又因考慮了學生的感受和成功感所以教師更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之更加投入到學習中。另外,我覺得學情分析很適合於課堂匯入,因為初、高中知識是有銜接的,老師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底子來設定巧妙的匯入不僅是在初中所學與高中將學知識之間架一座橋,還能引發學生對未知知識的探求慾望,就拿「光合作用」來說,初中時學生已經有所了解,但那是最基礎的,我們做個比喻:把「光合作用」比喻乙隻兔子,學生已經知道兔子吃什麼,但不知怎樣把所吃轉化成有用的,那麼高中即將揭開表象後面隱藏的秘密。

教材是老師上課的依據。拿過一本教材來,老師首先要了解它裡面涉及的表面內容有哪些,然後逐節去細品,因為被選用的教材可以說是學者和專家心血的結晶,老師要去深挖裡面的蘊含,不能只看到教材中的表面知識。對於一節新內容,老師看完課本首先確立的是教學目標,再確定是教學的重難點, 後者老師在備課時也尤為重要,因為一節課四十五分鐘,學生能全力集中精力的時間不過前二十幾分鐘,所以一些重難點內容最好在此時間中處理。

另外,老師用到的教材也是在變動的,而且裡面的內容也會有所變動,例如人教版必修三《環境與穩態》中第二章第四節中有關體液免疫示意圖與我去年用的教材就有變動,就多了乙個「淋巴因子」但卻就由此引發了老師們的深討,所以老師在分析教材時要注意這方面。此外,認真分析教材老師能較好的處理前後知識的銜接和問題的設定,例如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兩個知識點的問題銜接可以這樣:體液免疫消滅的是在細胞外液的病菌,那麼進入細胞內部的病毒或病菌該如何消滅?

此外,認真分析教材確定哪些內容可以不處理或淺處理,這樣可以節省時間,例如對於教材中安排的技能訓練如果沒有條件可以不必處理。總之,教材的有效利用對於教師進行有效備課和教學設計是很重要的,並由此設計好預習學案將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言道「給學生一杯水,教師需有一桶水」,資源準備會為老師的備課錦上添花。我個人認為這裡的資源準備包括這麼幾方面:資訊蒐集、教具選用、課件準備(有條件的話)、學案設定等。

對於乙個新內容教師可以以乙個小資料開場,這個小資料就需老師提前準備和細選。乙個小資料很可能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甚至乙個合適的教具對於老師的課堂教學都會有很大益處,不容小視。

框架內容就相對簡單,就是你要進行講解的內容,哪些內容設定的多那些設定的少,簡單地說框架內容就是教師的上課思路,思路清晰了才有發展。我個人較喜歡採用「手寫式」備課方式,所以框架內容都是書寫下來。

我個人較偏重過程處理,過程處理是一門很大的授課藝術,就是教師要明確哪個知識點要選用什麼方法來處理,包括學生自學、學生個人思考、老師講解、學生分組討論等,這個過程老師在備課中要做好全面準備,例如採用怎樣的教學方法,但是教學方法必須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富於變化,努力尋求適宜的新穎方法。此外,教師課堂語言的選用也會影響課堂教學,是平淡無奇還是繪聲繪色抑揚頓挫、亦或故設疑陣,這都要視情況而定,但不論選擇用哪一種都是要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從「學會」變成「會學」,所以老師的教學方法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但是,備課中已成型的教學過程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還會因情況有所變動,這都需要教師的細心注意及時修正。

對於過程處理,我的實踐時間較短所以談不出什麼有見解的理論,我個人在備課時有時預備要用的方法卻在課堂中用不到而臨時替換,所以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性格特點、教學內容、學生特點擊用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至於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是最好的可能至今也沒有乙個規範,我較信奉教學過程「沒有最好的,只有適合的」。

至於練習題的預設,我現在採用的是分層次練習題,設有基礎題和選做題,因為學生的知識層次是不同的,老師要考慮到學生的成功感,所以這樣設定能或多或少給基礎較差的學生一些安慰和一些激勵。我曾經問學生我這樣設定練習題好還是不好?有學生說不太好,原因是那樣做會讓他們對選做題產生可怕感,我告訴他們不是選做題就很難,而是選做題的知識整合度較高並還需要更多的細心度。

現在的結果是好多基礎差的學生會去挑戰選做題,雖正確率對他們而言不高,但他們的精神可嘉。

對話 預設 反思有效備課

蘇霍姆林斯基在 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 中講述了這樣乙個故事 乙個在學校工作了33年的歷史教師,上了一堂非常出色的觀摩課,鄰校的一位教師問他 你的每一句話都具有巨大的思想威力。請問,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堂課?那位教師說 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一般地說,每堂課我都準備了一輩子。但是,直接針對這個課...

提高備課水平的若干有效方法課後反思

提高備課的水平有很多途徑,其中,教後反思與再備課,就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對教案的教後反思,是教師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乙個必要環節,既是上乙個教學過程的結束,又是下乙個教學過程的開始。它能夠補充完善教案,積累教學經驗,提高備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促進教學不斷改進和發展。同時,它為教師進行教育科研提供豐富的第...

通用技術學科有效備課的實踐與反思

天津三十二中學劉巨集麗 一 糾正幾種錯誤觀念 1 備課等於寫教案嗎?備課是教學過程的起點和基礎,它對課堂教學質量起著決定性作用,有人認為備課就是寫教案,這種認識當然是錯誤的。備課至少應包括 備 教材 備 教法 備 學生 備 教學語言 1 鑽研教材 吃透教材是備課的前提。研讀教材不僅僅是研讀教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