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圖教學反思

2021-07-09 16:48:01 字數 2434 閱讀 8910

今天這節課我分成了兩大塊,前一部分:學習正方體的展開圖;後一部分:動手操作、驗證。

因為我在課前已經布置了學生預習,「找幾個正方體紙盒,把它剪開,看看可以有哪些不同的展開圖?」我在檢查預習作業時,我就發現有的同學已經能找出10種不同的展開圖。但有也一些學生根本就沒有完成預習作業。

為了,使不同的學生在本課上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所以我把這節課分成了上面兩大板塊,第一板塊:我直接就將11種不同的情況的展開圖出示給學生,因為好學生在課前已經完成過「剪」的操作活動,如果課上再安排去剪,對於他們來說本課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收穫。而那些沒有認真去做預習的同學,往往是那些成績暫差生,如果上課再慢慢地安照教材給他們去動手再剪,一節課下來可能無法完成「11種」不同展開圖的教學任務。

我直接告訴他們這些不同的展開圖,至少可以應付後面的練習,有的學生雖然沒有動手剪,但是在課堂上他們可以去想象,我想這樣同樣也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到了六年級,我個人認為有的操作是可有可無的。我想操作的目的也是為了不操作,最後終歸要回到抽象中,比如今天的「展開圖教學」,一般的教學順序應該是找乙個正方體實物剪開,觀察、認識展開圖;然後把幾種展開圖動手摺疊判斷看看哪些展開圖能做成正方體。最後,運用獲得的一些展開圖的知識去判斷、練習。

我在備課時,就產生了這樣的疑問:

1、通過剪的操作能不能找全部11種不同的展開圖嗎?

2、通過什麼活動能讓學生發現11種不同的展開圖?

第乙個問題:我想通過剪的操作不可能得全11種展開圖,難道要學生去準備11個正方體紙盒嗎?況且課堂時間也不允許,因為這部分知識只有1課時。

所以,我認為正方體的11種展開圖用自主探索的方法可能不太可能,所以,我就運用講授法,直接將這個結果告訴學生。但是我在教學這個知識點的時候並不是生硬的直接出示,我是這樣教學第一部分知識的:

第一板塊:

匯入環節:

師:如果給你一張硬紙板,你能做成乙個正方體紙盒嗎?怎麼做?

生:剪(學生知道大概的方法,但是在表述時不夠清楚,有的學生我們可以剪,我問,「怎麼剪?」引導學生去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長方體展開圖:

(這時,我先教學長方體的展開圖,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體的展開圖,重點是讓學生能判斷,「誰和誰是對面?」。這個問題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長方體的展開圖難度不大,學生不需要操作可能就可能想象出,或者說學生不操作就能很容易的找出相應的長方體的展開圖。所以,在教學長方體的展開圖,我只是一帶而過。沒有花什麼時間。

)教學正方體展開圖:

1、ppt演示:正方體展開的過程

(這乙個環節目的是讓學生直觀的看一看正方體的展開圖是什麼樣子?)

2、ppt出示 :35種6個正方形拼成的平面圖形。

(當ppt一出示,學生都感到很驚奇,心想怎麼這麼多圖?當初我在備課的時候就想如果讓學生去動手拼一拼,這個結果的得出可能一節課都不夠,這裡是不適合運用「發現教學法」的,所以,我直接就告訴學生如果讓我們用6個相同的正方形去擺一擺的話就有35種不同的可能,但是在這些可能中只有11種是能摺疊成正方體的,這時把不能摺疊成正方體的圖形隱去,只剩下這11種。)

師:拿出你們的預習本,找一找,你課前畫出的展開圖在上面有嗎?你一共找出了幾種?

(這時,我們就按照ppt擺放的順序逐一進行認識,看看這個展開影象什麼?有什麼特點?然後再進行比較這幾個展開圖有什麼共同的特點。

通過觀察、分析,我們把這11種展開圖分成了四類,這樣便於學生記憶和運用。

1.「一?四?一」,中間一行4個作側面,兩邊各1個分別作上下底面,共有6種.

2.「二?三?一」(或一?三?二)型,中間3個作側面,上(或下)邊2個那行,相連的正方形作底面,不相連的再下折作另乙個側面,共3種.

3.「二?二?二」型,成階梯狀.共1種

4.「三?三」型,兩行只能有1個正方形相連.共1種)

師:你能找出每個面原來的對面嗎?

(在展開圖中找正方體的對面也是乙個重要的知識點,往往在考試中就會出現這樣的題目。同時,觀察展開圖想對面也是對學生空間觀念的一種培養。「二?

二?二」型和「三?三」型這兩種是比較難找的,學生通過觀察可能還不能直接找對,這時我就進入到了下一部分的學習,對於,像這樣我們無法肯定的作出判斷的我們可以進行動手操作來幫助我們。

)第二板塊:

操作一:完成書上第121頁的操作

1、先判斷哪些能做成正方體,哪些不能做正方體。

2、動手操作驗證

操作二:畫出正方體的11種展開圖,並且摺疊找出每個面的對面。

總結規律:在操作的過程,你發現找對面有什麼規律可循?

(在摺疊過程中同學們發現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隔開乙個正方形的兩個正方形必為對面。不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但中間隔著一行(或一列)的兩個正方形也是對面。)

總評:從課堂作業情況的反饋,可以看出這節課的實效性是高的,全班57人,只有3個同學作業做錯,其中只有1個同學判斷展開圖的問題出錯,其餘都是不細心的問題。總評這節課,結果應該說是好的,但我也不知道我的整個教學過程符不符合「新課標」的精神。

我的第一部分教學是運用傳統的接受法,第二部分應該算是課標中倡導的操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

長方體正方體展開圖 教學案例分析 作者 謝家幸 小學數學廣西靈山縣小學數學一班 評論數 瀏覽數 15 1132 發表日期 2011 11 01 01 23 36 相信學生 依靠學生 解放學生 發展學生這一指導思想 背景 通過 學習,試著讓自己的教學設計能否陳述小學數學學科教學設計能力等級要求,希望能...

1 2《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教學案

1 2 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展開圖 新授 授課時間 2014年月日 班級姓名 教學內容 六年級上冊第3頁例3以及 試一試 並完成 練一練 和練習一第5 9題。教學目標 1 使學生通過觀察實物 動手操作等活動認識長方體 正方體的展開圖,進一步加深對長方體和正方體特徵的認識。2 使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建立圖形的...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反思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教學反思 鄖縣城關鎮新區小學李興洪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 是學生對圖形認識的乙個轉折點,它從平面圖形過渡到立體圖形,從計算面積到計算體積,而且對於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更是乙個質的飛躍。雖然說長方體在學生的身邊隨處可見,但是要發現它的特徵,還是不容易的,特別是對於那些構建空間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