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教學反思

2021-07-09 09:59:49 字數 1533 閱讀 8135

《曹劌論戰》是九年級下冊的第一篇文言文,這篇文章是《左傳》中的經典篇章,全文簡明而又完整地記錄了齊魯長勺之戰的史實。由於曹劌的參與,造就了一場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例。課文高度讚揚了曹劌熱愛國家、關心國事的精神和取信於民的政治遠見以及卓越的軍事領導才能。

作為九年級下冊文言文的開篇,本文既是對前幾冊內容的總結,又是對前面文言文基礎知識的昇華,對今後高中階段的文言文學習習慣的培養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而本篇課文本身剪裁精當、短小精幹,人物形象鮮明,有利於提高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興趣,有利於學生認識和積澱古代優秀文化。

基於以上幾點,我們備課組將本文的目標確定為以下幾點:

1. 掌握本課的重點字詞句的意思。

2. 把握人物對話,**人物思想觀點。

3.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魯國以弱勝強的原因。

「合理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為中心,力圖改變不均衡的師生主體性」是我校推行的自然分材教學與常規教學最根本的區別,因此我在教授《曹劌論戰》時就以此為核心展開教學的。

一堂課下來有收穫也有不足,具體是:

優點:1.營造輕鬆教學環境,寓教於樂。

在感情調節環節,我先請學生說一說自己知道的以弱勝強的戰例(這在「課前準備」環節已經布置),因為有所準備又特別有趣,學生參與度很高,在此基礎上我讓同學們又說了說這些戰例能以弱勝強的原因,最後引導到本文,「有乙個平民,他心繫國家,在國家危難之時他挺身而出,也造就了一場以弱勝強的戰例,大家想認識這個人嗎?」學生都很想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這個環節的教學效果是明顯的,也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2.密切聯絡學生自學情況,培養合作意識。

傳統教學幾乎唯教師意志行事,把教師備課時的「預設」作為導向機制即「預設導向」。這些預設主要是教師憑藉自己的知識與經驗確定每個教學環節重難點。將這樣的教案變成教學行為的過程,多是照本宣科、滿堂灌輸。

由於忽略了學生的需要,預設導向的教學容易出現該講的沒見,不該講的大講,南轅北轍,效率低下。而自然分材教學採取「問題導向」,所以老師很容易在「自學互幫」中了解學生解決了什麼問題,什麼問題仍然無法弄清。如在自學**本課的人物形象的環節時,學生對曹劌的愛國精神、政治的遠見以及卓越的軍事才能認識得很清楚,但是對魯莊公這個人,大多數學生就將其草率地劃歸為昏君的行列。

所以在「釋疑」的環節時我就釋疑的問題設定為「魯莊公是不是乙個昏君?」學生聽到這個問題時立刻仔細閱讀文章分析起來,經過幾番分析恍然大悟:魯莊公實際上是乙個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

在「自學」、「互幫」、「釋疑」環節中學生個個積極參與,在小組內充分展現了自我,大大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培養了他們自學和合作的意識。

總之,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明顯,參與率較高,結構清晰,問題設計更有針對性了。當然在成功的課上也會存在不足。

不足:1. 學生互幫時很熱烈,每位學生都在組內積極參與,但大多不願意主動代表本組發表總結一件,這是在初三課堂上較為常見,需要今後進一步引導和鼓勵。

2. 課堂流程不夠流暢,我的過渡和點撥語言還需錘煉,才能更自然和切入重點。

3. 最後的檢驗環節沒有按時完成,看來各環節的時間安排還要更緊湊些。

總之,上完這節課,我感覺自己需要改進和學習的地方有很多很多,如何利用好自然分材教學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是我今後教學工作的重點,我將更加努力錘煉自己。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

張紅梅按以往傳統的教學,教學 曹劌論戰 這篇文章,就是讓同學們讀讀,譯譯,我再串講全文,把曹劌的 遠謀 充分挖掘一番,再與魯莊公的 鄙 對照一下,學生知道課文通過對比手法刻畫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這篇課文就算完成任務了。但是在準備公開時,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來開這篇課文呢?幾次修改教案,總無...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

表情朗讀 三文三答 激發文言文學習興趣 文言文背誦是教學上的老大難,學生背一篇文言文往往需要花很多時間。針對這一難題,我在教學 曹劌論戰 時,嘗試從朗讀入手,以興趣促進背誦。文章第一段主要內容其實就是乙個 三問三答 的對話形式,但文章中人物的對話沒有具體表情,只是 公曰 對曰 交代了說話人而已。說話...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

按以往傳統的教學,教學 曹劌論戰 這篇文章,就是讓同學們讀讀,譯譯,我再串講全文,把曹劌的 遠謀 充分挖掘一番,再與魯莊公的 鄙 對照一下,學生知道課文通過對比手法刻畫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這篇課文就算完成任務了。但是在準備公開時,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來開這篇課文呢?幾次修改教案,總無法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