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劌論戰》學習提綱答案

2022-10-15 20:15:03 字數 976 閱讀 3407

1.劌(guì) 又何間焉(jiàn) 鄙(bǐ) 弗敢專也(fú) 小惠未編(biàn) 玉帛(bó)小信未孚(fú)轍(zhé) 軾(shì) 旗靡(mǐ)

5、曹劌的身分怎樣?

明確:從「其鄉人曰」句中我們能推知曹劌的身分為普通老百姓,沒有官位,屬愛國君子吧,「位卑未敢忘憂國」。

6、「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中的「遠謀」二字是此文的關鍵,貫穿全文。從曹劌的這句話裡可見他具有什麼樣的品質?

明確:從曹劌的對答中反映曹劌關心國家大事和深謀遠慮的品質。

7、「何以戰」這三個字喚起下文分析戰爭的條件,突出了曹劌重視戰前的政治準備。魯莊公認為要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

明確:三方面:①「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②「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8、對於這三方面的準備,曹劌是如何回答的?為什麼第三個準備 「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

明確:因為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就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

9、曹劌是怎樣幫助莊公選擇時機的呢?

明確:戰鬥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就急於出戰(「公將鼓之」;「鼓」,名詞作動詞,「擊鼓」);當魯軍剛獲勝,莊公又急於去追擊(「公將馳之」),曹劌又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的時機,要根據雙方的士氣和實力的變化作出正確判斷。

曹劌的兩個「可矣」,使得戰爭出現「齊師敗績」和「遂逐齊師」的大好形勢。

10、魯國獲勝後 「公問其故」的「故」,曹劌是如何回答的?

明確:有兩層意思:一層說明為什麼要選擇「齊人三鼓」(「彼竭」)的時機進行攻擊。

「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四個字高度概括了進攻時的最佳戰機。

一層解釋他「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看到敵人「轍亂」「旗靡」才追擊的原因是「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可見曹劌考慮問題周到,行動謹慎,觀察仔細,善於抓住時機,故而奪取了戰爭勝利。

曹劌論戰教案

教學設計 總體要求 1.統一 設計 分段 教學 2.圍繞 三維 落實 三問 3.充實 心案 總體要求 1.統一 設計 分段 教學 2.圍繞 三維 落實 三問 3.充實 心案 總體要求 1.統一 設計 分段 教學 2.圍繞 三維 落實 三問 3.充實 心案 活化 形案 總體要求 1.統一 設計 分段 ...

曹劌論戰學案

一 知識點梳理 一 通假字 1 小惠未徧,民弗從也徧 同 遍 遍及 普遍 二 古今異義詞 1 小大之獄獄 古義 案件今義 監獄 2 犧牲玉帛犧牲 古義 古代祭祀用的牛 羊 豬等祭品。今義 為正義事業獻出自己的生命。3 齊師伐我伐 古義 討伐,攻打今義 砍伐 4 又何間焉間 古義 參與今義 中間,隔開...

曹劌論戰教學反思

張紅梅按以往傳統的教學,教學 曹劌論戰 這篇文章,就是讓同學們讀讀,譯譯,我再串講全文,把曹劌的 遠謀 充分挖掘一番,再與魯莊公的 鄙 對照一下,學生知道課文通過對比手法刻畫曹劌和魯莊公這兩個人物形象,這篇課文就算完成任務了。但是在準備公開時,我想了又想,到底要如何來開這篇課文呢?幾次修改教案,總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