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活動中建設班集體

2021-07-04 14:41:14 字數 3572 閱讀 4455

一、教學活動與班集體建設的關係在傳統教育學理論體系中,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分別屬於教學論和德育論研究的範疇。前者關注的教材、教法、教學組織形式及學生的認知過程。後者則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手段

一、 教學活動與班集體建設的關係

在傳統教育學理論體系中,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分別屬於教學論和德育論研究的範疇。前者關注的教材、教法、教學組織形式及學生的認知過程。後者則作為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和手段,似乎兩者之間並無多大聯絡。

但在實踐中,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都必須以教學班為共同的組織基礎,以教學班全體學生為教學、教育的物件,以每乙個學生的身心獲得全面和諧發展為共同目標,因而,兩者之間必然存在著各種複雜的聯絡和相互影響。由於傳統陳舊教育觀念及思維方式的影響,以及對這種相互關係缺乏清晰認識,導致目前學校教育實踐中教學活動與班集體建設的分離。一方面,以知識、技能教學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忽視了來自班級集體的課程資源與學習動力,忽視了對教學活動的特殊物件和主體——班集體的關注,教學效果難以如願;另一方面,班集體建設又往往撇開了班級社會最主要的共同活動——課堂教學,而在極為有限的非教學時間內去構建班集體教育活動體系,整體效應難以體現。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已經愈益意識到課堂教學活動不僅是教與學的線性過程,而是師生、生生之間的共同學習活動。班集體既是課堂教學的物件、主體,又是促進學生學習動力,實現三維教學目標整合達成的重要手段。課堂教學作為一種師生共同活動,也應是班級集體文化建構的過程。

從而,為教學活動與班集體建設的相互促進與有效整合創造了廣闊的實踐空間。

為此,有必要對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的相互關係作一具體分析:

(一)教學活動是班集體建設的主要途徑和因素

班集體建設以有社會和群體發展意義的共同活動為中介。教學活動是在教師引導下班級學生共同參與的有目的學習活動。眾所周知,學生在校的大部分時間是在班級教學活動中渡過的。

加之,班集體作為學生集體,其本質上是一種不同於**團體的學習集體,學習有意義的文化知識和本領,學習做人和社會適應等等,因而,教學活動既是班級集體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又是班集體建設的主要途徑。

教學活動過程蘊含著豐富的有利於班集體建設的因素:

首先,教學活動是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規範的班級集體性學習活動,有既定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新課程的教學目標的本質指向學生的整體發展,因而,教學目標、任務和學生發展的目標具有內在的一致性。為確保教學任務完成和學生的發展,必須建立一套教學活動的規範,如果這種規範是建立在學生學習需要和具有群體發展價值基礎之上,那麼,教學活動價值和規範可以轉化為班集體的學習目標和組織規範,促進班集體的形成和發展。

其次,教學活動方式是班集體建設的重要因素。被動、機械、個體式的學習方式是不利於形成充滿活力的班集體的。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有利於確立班級學生的主體地位,有利於為學生提供相互交流,分享學習的機會,使原本單一個體的、被動的,機械的學習轉變為集體成員間精神交流,相互促進的具有集體和個體發展意義的學習。

因此,教學活動方式的變革有利於喚醒學生集體的主體意識,激發班集體的生命活力。

第三,豐富的課程資源是滋養集體文化和精神的土壤。班集體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集體文化的豐富和精神的提公升。教學活動以傳遞文化知識為紐帶,整合各種豐富的課程資源,通過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不斷建構和豐富著班級集體的精神文化,提公升和引領著集體的精神價值。

豐富的課程資源有利於滋養集體的文化。

第四,課堂教學活動的評價是集體自我教育成長的手段。教學活動中的評價,既是促進學生有效學習、主動學習的手段,同時也應成為集體自我教育、成長的手段。教學活動中通過改變評價方式讓班級集體成為學習評價的主體。

通過引導班級集體對自己學習活動過程和結果的評價,有利於把評價過程轉化學生集體自我教育與發展過程,從而提公升班集體的主體意和責任意識。

(二)良好的班集體是優化教學活動的重要條件

首先,良好的班集體為有序的教學活動提供組織保障。良好的班級集體具有積極的學習目標追求和明確的集體規範。班集體的成員在教學活動中能自覺地遵守集體規範,服從教學要求,從而為開展有效有序的教學活動提供組織保障。

其次,集體文化為教學活動提供豐富的課程資源。集體文化是指集體成員共同認同和共享的文化價值,包括集體成員的知識經驗、背景,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豐富積極的集體文化既是優良班集體的重要標誌,也是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同於文字的一種動態的課程資源。

課堂教學中的集體文化是通過學生經驗與文字對話的產物。它既是對文字化課程的補充,又是文字課程轉化為學生知識經驗,方法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必要條件。

第三,良好的集體心理有利於啟用課堂教學的活動。

教學活動總是在一定的集體心理背景中展開的。良好的集體心理氣氛,能有效地影響每乙個學生的學習行為,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使教學活動更有成效。反之,消極的集體心理氣氛是課堂缺乏活力和效能的主要因素。

因此,班集體良好的人際關係和心理氣氛,能啟用課堂教學的動力。

第四,良好的班集體有利於幫助每乙個成員解決學習中的困難,提高整體教學質量。

良好班集體具有相互扶持、幫助的責任關係,具有為每乙個學生發展提供機會的集體意識。因此,無論在課堂教學內外,班集體都會把互助學習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這種關係能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和分享學習,在課外,班集體會面對學習中的各種任務、困難,自覺地開展合作互助學習,運用集體的力量關注和幫助每乙個學生。

使班級學習生活充滿生命意義。因而,良好班集體有利於化解學生學習困難,促進相互學習,有效提高班級學習質量。

總之,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存在著十分密切的聯絡,理解這些關係和內在機制,是促進教學活動和班集體建設有效整合的前提。

二、 在教學活動中建設班集體的策略

(一)培養班集體積極的學習價值共識。形成積極的學習價值共識是班級集體建設的核心內容。教學活動的目的,不能僅僅停留在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上,更應致力於形成學生集體和個體積極的學習價值觀,所謂積極的學習價值共識,即集體成員對學習的目的、意義抱有積極共同的看法,這種共識是影響每乙個學生學習動力的精神力量。

是引導學生學習行為的關鍵。因而,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借助具體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喚起學生集體內在的學習需求。具體揭示學習內容對於自我發展和社會的意義。

並讓學生集體在學習活動中能真實地體驗到學習的意義。

(二)把教學目標任務轉化為學生集體和個體的學習目標、任務。教學目標對於學生而言,往往是外在的,只有轉化為學生集體和個體自覺的學習目標和需要時,才能激發集體和個體的學習動力,使教學活動轉化為學生集體自覺的創造性的學習活動。因此,在教學目標、任務設計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經驗、特點和需要,使教學目標切合學生,具有生成的張力,通過學習內容的設計,巧妙地把教學目標任務融入學生集體和個體的學習情境之中,使學生集體感到的不是被動接受學習,而是自覺參與的有意義的相互支援的學習活動。

此外,教師還可以採用與學生集體共同商定課堂學習目標、任務等方式,使學生集體成為課堂學習目標、任務的制定者。

(三)組織有效的集體性教學活動。所謂集體性教學活動,是基於集體成員合作互助,能促進集體與個體互動發展的教學活動方式。亦即能使教學活動具有集體教育的價值和發揮集體教育潛力的活動。

組織有效集體性教學活動的關鍵在於:1、建立相對穩定的班級學習小組,使每乙個學生都成為學習小組的成員,並幫助學習小組建立必要的互助制度和合作學習的關係。2、靈活選擇集體性教學活動方式。

集體性教學活動方式可以是小組合作式學習,也可以是班級集體的交流分享式學習。小組合作學習關鍵在於要有合作學習的共同目標,設定適合合作學習的任務,合作中能激發每個學生自主學習的潛力。總之,合作學習不是一種形式,而應具有集體教育的意義和促進有效學習的價值。

在班級活動中促進班集體建設

班級活動承載著班集體建設 班級文化營造 班級人際建設的全面功能。班級活動能激發學生的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學生學會正確處理人與人 個人與集體 小集體與大集體之間的關係,同時形成正確的集體 和良好的班風。在班級活動中,全班學生充分交往,互相了解,建立友誼,使班集體產生強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總之,班...

大班集體教學活動

第三,它符合趣味直觀性原則。多 課件形象,直觀。錄影 雪花飄 能更好地引起幼兒的有意注意,讓他們在欣賞童話時又能夠欣賞到美麗的雪景,通過 多 課件,使幼兒對雪有形象的認識,使其發揮傳統教育手段不可替代的功能,使幼兒的理解和認識更透徹 另外,應老師也沒有忽略書本對激發幼兒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的作用,她給...

班集體建設方案

3 適時適事的家校聯絡 有時總會聽到別的老師在抱怨 這孩子,這幾天怎麼回家作業老是不認真完成呢?我給的答案就是 找他的家長聊一聊,看一下最近家裡面有沒有發生什麼,這個很重要!我對同事是這麼說的,我也是這麼在做的。我與家長的 有三種 簡訊與家訪 上門也可請家長到學校 我已經通過簡訊這種方式給家長發過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