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技巧

2021-06-28 07:50:36 字數 1102 閱讀 9971

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乙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乙個問題更為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看待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著科學的真正進步。

」在實際教學中,有效的課堂提問能激發學生思維的興趣,使提問真正問到學生的「心竅」上。在接受新知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提高學習興趣。現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本人的拙見。

一、設疑新穎,激發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資訊的敏感性,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自主學習意識。因此,課堂提問講究提問方式,提問角度,問題要提得巧,發人深省,講求新意激發情趣,切忌平平淡淡,老調重彈。例如:

在講《蘇州園林》時,教師匯入新課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同學們,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游蘇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蘇州美在園林,那蘇州園林有什麼特點呢?它美在何處呢?

待同學們讀完《蘇州園林》之後,請回答老師的問題。」這樣設疑匯入,既創設了問題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問題的指向性非常明確,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二、抓住契機,設定矛盾,啟用思維

學生不是對每篇課文的學習一開始就感興趣的,為此,教師應當深入鑽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給學生設定問題「障礙」,給他們心理上造成一種「衝突」。當學生急於解開這些「衝突」時,就意味著進行了思維訓練,對課文重點、難點的理解自然也就水到渠成了。如《死海不死》一文,開篇可讓學生思考:

題目中的兩個「死」,是什麼意思?「死」與「不死」矛盾嗎?文末又說「死海真的要『死』了」,這個「死」又是指什麼?

這一番提問,勢必能激發學生對本文的興趣,並急切地研讀課文尋找答案。最後,當學生理解了「死」的三個不同含義時,也就掌握了死海的特徵及形成過程。一篇看似枯燥無味的說明文卻能令學生學得饒有趣味,關鍵問題在於教者如何結合教材實際,抓住突破口,把它轉化成學生感興趣的「問」。

上海的於漪老師在教《孔乙己》一文時,就很注意發問的技巧。她一開篇就問學生:「孔乙己姓甚名誰?

」這樣問題看似簡單卻又難以一下子回答,很自然迫使學生認真研讀課文。教者在此基礎上,順勢利導學生認識孔乙己沒有名字的深刻性,解決本文的教學難點。可見,抓住契機,富於藝術技巧的提問,會讓學生學得主動、積極。

值得一提的是,課堂上設定的「矛盾」問題,應從實際出發,不故弄玄虛,而把學生弄糊塗。

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技巧

作者 王坤 試題與研究 教學論壇 2015年第10期 提問是課堂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方法,很早就受到人們的重視。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就常用富有啟發式的提問進行教學。其後,學記 繼承和發展了這一思想,指出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 這就是說,教師要善於引導,而不是勉強牽拽,要...

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技巧

教育家陶行知說 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禽獸不如人,過在不會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可見課堂提問與教學的關係是如此之重要。設計良好的提問,能開拓學生的思路,開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分析 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優化教學效果,從本質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然而在實際教學中,...

初中語文課堂提問技巧

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組織 引導 參與和學生自主 合作 學習的雙邊活動,其中教師的 導 起著關鍵作用。這裡的 導 很大程度上靠設疑提問來實現,有人認為提問是教師最重要的語言活動,是教師所有教學技能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師教學水平的乙個體現。大教育家孔子認為 疑是思之始,學之端 宋代著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