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開發 使用 管理與評價可行性分析

2021-06-21 14:33:29 字數 984 閱讀 1049

一、校本課程研究動因及意義

東至三中是省級示範高中,多年來學校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結構,完善管理方法,重塑敬業精神,提公升教育質量,基本上達到學生滿意、家長滿意、教師滿意、社會滿意。但因城區另一所省示範高中辦學歷史悠久,占有生源優勢,我校處於夾縫之中。我們審時度勢,決心突破重圍,在壓力中挖掘動力,在困難中尋找希望。

經過分析,我們認為教育教學質量的增長點,應立足課堂45分鐘上,而45分鐘的效率,取決於課堂之外的效能,也就是教學研究。將教師引領到教育教學研究上來,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提公升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有了教育教學質量可持續性發展的可能性。而能全面調動學校管理者、各科教師廣泛參與到研究中來,校本課程開發、使用、管理與評價的課題自然成為我們的首選動因。

當然一切考慮的終極點還是學生。

如果說動因不算複雜,那麼《東至三中校本課程開發、使用、管理與評價研究》課題本身的具體意義就非常明晰。

1.落實新課改的需要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提出:「實行國家、地方、學校**課程管理。」按照新課程計畫,學校和地方課程佔總課時數的10%至12%。

這就意味著學校課程將由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部分組成。特別是校本教育課程的實施,不僅改變「校校同課程、師師同教案、生生同書本」的局面,也增強了課程的針對性和互補性。

2.減輕學生壓力的需要

目前學生從進入中學的第一天就開始為公升學而競爭,每天都沉浸於各學科的習題之中,承受著巨大的心理壓力,尤其是高中的分科更是限制了他們學習課程的範圍,學習的課程都是圍繞著國家考試科目而設,關注學生興趣愛好的課程幾乎沒有。校本課程強調以人為本、趣味性和開放性,讓學生能夠參與進去,這樣不但能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能力,而且能給學生帶來快樂、減輕壓力,使學生在繁重的學習中得到放鬆。

3.滿足學生不同興趣的需求

國家課程強調統一性和普適性,很難考慮到個別學校、學生的差異,難以適合不同學生的需要。而校本課程就要求開發者注意學校實際,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讓學生有選擇的機會,發展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能得到發揮,個性化教育的目的就能得以實現。

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規劃

友誼路中學校本課程開發與建設規劃 試行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 明確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 地方 學校 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 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作為構建基礎教育新課程體系的具體目標之一。同時指出 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基礎上,應視當地社會 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

校本課程評價

為了更好地落實校本課程開發,促進校本課程開發的順利進行,真正使校本課程能夠發揮它的作用,就必須注重校本課程評價。校本課程評價是整個校本課程開發是否順利實施的關鍵點,通過評價不但能改進教師的教學工作,提高課程的有效性,而且提高學生的學習的主動性,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學習實踐中去。評價要遵循幾個原則即科學性...

校本課程開發計畫

2 就即將開發實施的校本課程徵求學生及家長的意見,考察所開發的課程是否符合學生及家長的意願與需要,如符合需要的,學校負責可行性論證 如不符合的,則取消該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計畫。師資培訓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校本課程的內容和形式將越來越豐富多樣。在職教師能否適應與承擔新課程的教學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