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評價為主體課題實驗計畫

2021-06-18 01:02:52 字數 2471 閱讀 4747

時代要求我們應以「人的發展」為目標,以「過程評價」為重點,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以形成網狀結構模組的評價體系和民主、開放、靈活的評價策略,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這就要求我們應以「人的發展」為目標,以「過程評價」為重點,建立評價目標多元化、評價方法多樣化的評價體系,以形成網狀結構模組的評價體系和民主、開放、靈活的評價策略,促進學生的最大發展。我校繼續以評價為主體開展課題實驗:

一、評價主體互動化,促進學生主動發展。

以往學習評價的主體是教師,教師是唯一的裁判員,這種評價顯然違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要求,開放的學習評價的主體應該是多元的,既要有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要有學生對學生的評價,更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以及學生對老師的評價。

1、「生生互動」評價。新課程倡導學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而且要以學生互評、自評為主。為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相互評價各自的學習習慣、學習方式、情感與態度、基礎知識、實踐能力及創新意識。

通過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不僅提高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地位,而且發展了學生的評價能力。

2、「師生互動」評價。在評價學生的同時,還可組織學生評價教師的教學。教師可以創設輕鬆、民主的課堂氛圍,讓每個學生都敢於對教師進行評價。

可以就「老師,我喜歡……」、「老師,我不喜歡……」、「老師,我想說……」等話題,讓學生大膽地對教師提出要求,作出評價。這樣不但有利於教師改進教學,而且能提高學生的民主意識,促進師生關係的和諧發展。

二、評價內容多元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教師要充分挖掘各種發展渠道,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抓住學生的「閃光點」,並從微小的方面給予積極的評價,發揮學生學習的潛能,幫助學生擁有自信

1、作業評價。對學生書面作業的評價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對作業的態度、書寫及格式的規範程度進行評價;二是對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進行評價,而且要給學生及時訂正錯誤、再次學習的機會。

比如某個學生的作業從態度上看非常認真,書寫清楚規範,但存在一小部分錯誤,教師可以在做錯的地方打上問號或划上橫線,那麼對他本次作業的評價是:「整潔:甲,成績:

良」。學生通過再次學習、及時訂正後,教師應對他的作業進行「二次評價」。此時,對該生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評價是「成績:

優」,而且作為本次作業的最後評價結果;對於解題方法獨特或進步很快的學生,除得「甲」 、「優」 外,另加激勵性語言,並定期進行作業展覽或向家長發表資訊。

2、成長記錄。成長記錄是有目的地蒐集記錄學生在乙個特定區域、特定階段內的學習、進步或達到的成就。教師可以通過成長記錄,從細微處及平時的點滴中了解學生,並據此對學生進行評價。

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在成長記錄中收錄反映學習進步的重要資料,如自己特有的解題方法,最滿意的作業,印象最深的學習體驗,**性活動的記錄,發現的日常生活中的問題或提出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對解決問題的反思,單元知識總結,典型的錯題記錄,自我評價或他人評價等等。

3、學習日記。

學習日記不僅可以評價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還可以評價學生思維的方式。因此,老師可以引導學生每日寫日記,讓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不斷地去表達、不斷地去評價自我、不斷地去反思,從而真正地達到不斷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三、評價過程動態化,促進學生和諧發展

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發展過程,有機地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相互補充,給予多次評價機會,促進評價物件的學習的轉變與發展。

1、終結評價與形成評價並重。

新的評價理念要求淡化分數概念,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除了單元、期末的測評用「等級加評語」的方式外,更應該在課堂上、作業中,用口頭表揚、寫在作業本上的短語、可收入「成長記錄袋」中有關獎勵等方式,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價,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和改進功能。教師對學生信任、親切的情感流露,不僅能縮短師生雙方在心理上的距離,使學生得到自我肯定和心理滿足,而且會激起他們對教師的信任和愛戴。

採用某些動作(如鼓掌、點頭、拍拍肩膀、豎起大母指等)或表情(微笑、凝視、皺眉、沉默等)等進行 「親近式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得到積極的心理暗示,獲取激勵的資訊。

2、靜態評價與動態評價互補。

發展性學習評價要關注學生的發展程序,重視學生個體過去與現在的比較,著重於學生綜合素質的增值,而不是簡單地分等排序,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如果對學生的學習只進行單純的靜態評價,學習基礎好的學生總是排在前面,而基礎差的學生即使付出很大努力,也可能排在後面。這樣,前者容易產生自滿情緒,不思進取,而後者也容易喪失信心,自暴自棄。

為避免出現這種現象,可進行動態評價,以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得到各自最大的發展。如測試卷按難易程度分為a、b卷(或a、b選題),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情況自主選擇。選擇b卷(或b題)的也能得到五星,獲得成功愉悅,樹立起學習信心。

選擇a卷(或a題)的能感受到學習的挑戰性,激發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如果學生自己對某次測驗答卷覺得不滿意,可鼓勵學生提出申請,允許他們進行第二次、甚至第三次測驗,直到達標或獲得滿意的成績為止。這種「推遲評判」淡化了評價的甄別功能,突出反映了學生的縱向發展。

總之,通過多元化的評價,可以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與激勵,努力使每乙個學生都能得到成功的體驗,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

必須改進教學,使學生的主體性和 教師的主導作用辯證地統一起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學會求知。眾所周知,素質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實施素質教育也必 須做到 目中有人 就課堂教學而言,這個 人 無疑就是全體學生。因此,作為老師,在授課時應面向全體學生,全方位 多角度地調動他們參與課堂活 動的積極性 主動性...

以學生為主體,構建高效課堂

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學活動的基本原則。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中無疑是居於核心地位的,然而,這種作用應盡可能呈隱性狀態。良好的教學活動,應盡可能讓學生出現在教學活動的前台,學生才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如何體現這一點,在我們今天構建高效課堂的教學改革中,顯得尤為重要。如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醒...

以學生為主體小學英語教學

animals i like 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課堂,需要創設貼合生活的情境,及時的關注學生的表現並作出適時的調整,更需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的積極性。2bm2u3的主題是animals,第一課時的小課話題我設定為 animals in the zoo.學生對於動物園的所見所聞已深有體會,在p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