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評價

2021-06-16 04:13:16 字數 4721 閱讀 8952

【教學目的】

通過本章教學,使學生明確幾個常用術語的涵義及其相互區別,掌握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的內容、教學系統設計方案、教學效果的評價和多**教學資源的評價,學會分析教學系統設計評價案例。

【重點難點】

教學系統設計方案和多**教學資源的評價,教學效果的評價。

【教學時數】3教學方法或手段】講授(多**教學)

【學習目標】

1.什麼是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評價?它和通常意義上的教學評價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2.如何進行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評價?

3.教學評價在取向、功能、方法等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

4.網路教學評價和傳統教學評價有何相同與不同之處?

【學習導言】

【教學目標概述】

本章共分5節:6.1節主要介紹教學評價的功能、種類以及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的內容;6.

2節闡述教學效果評價的方法和新發展;6.3節闡述了教學系統設計方案、資訊化學習資源等教學系統設計成果的評價指標和實施辦法;6.4節介紹教學系統設計結果形成性評價的方法和工具;6.

5提供了相關案例,從而對如何設計和實施教學設計結果評價有乙個感性的認識。

【教學內容】

評價是主體在事實基礎上對客體的價值所做的觀念性的判斷活動。因此,評價是價值判斷主體在原有的價值信念和價值目標的引導下進行的,人們對評價活動的展開深深地根植於物件的認識之中。一般認為,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屬於教學評價的範疇,它是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趨向完善的重要環節。

6.1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概述

最廣泛意義上的評價是一種普遍的人類活動。在日常生活中,人們不斷地根據某一價值體系評估活動或事件的價值。狹義的評價是針對某一具體領域的,如課程、教學、產品等。

但不管是針對何種物件進行的評價,其共同特徵都是對事物的價值做出評定。

6.1.1教學評價概述

1.教學評價的概述及其功能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育心理學和教學論專門研究了教學評價對提供教學效果的作用,具體可以概括為如下幾個功能(烏美娜,1994)。

(1)診斷功能

評價是對教學結果及其成因的分析過程,藉此可以了解到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成效和缺陷、矛盾和問題。全面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例如,學校、家庭、社會和個人中哪方面的因素是主要的;就學生個人來說,主要是由於智力因素,還是學習動機等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抑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在評價活動中,通過對收集到的資訊資料進行分析,常能發現評價物件,如教育方案、課程計畫、教師工作、工作方法、學生學習等的優缺點及存在問題。

(2)激勵功能

評價對對教學過程有監督和控制的作用,對教師和學生則是一種促進和強化。通過評價可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

這是因為,較高的評價能給教師、學生以心理上的滿足和精神上的鼓舞,可激發他們向更高目標努力的積極性;即使評價較低,也能催人深思,激起師生奮進的情緒,起到推動和督促的作用。

(3)調空功能

評價的結果必然是一種反饋資訊。這種資訊可以使教師及時指導自己的教學情況,也可以使學生獲得成功和失敗的體驗,從而為師生調整教與學的行為提供客觀依據。教師據此修訂教學計畫,改進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指導;學生據此變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的自覺性。

教學評價有利於使教學過程成為乙個隨時得到反饋調節的可控系統,使教學效果越來越接近預期的目標。

(4)教學功能

評價本身是一種教學活動。在這種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豐富與提高,甚至產生飛躍。例如,測驗就是一種重要的學習經驗,它要求學生事先對教材進行複習,鞏固和整合已學到的知識技能,通過事後對試題的分析,又可以確認、澄清和糾正一些觀念。

另外,教師可以在估計學生水平的前提下,將有關學習內容用測試題的形式呈現,使題目包含某些有意義的啟示,讓學生自己探索、領悟,獲得新的學習經驗或達到更高的學習目標。

(5)導向功能

評價是根據一定的價值標準進行的價值判斷活動。在評價活動中,評價者常以國家、設計的價值和需要為準繩,設計一套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被評價者為追求好的評價結果和達到其他目的,就會致力於滿足評價標準的要求。

評價指標和標準就成為被評者的努力方向。

評價是對設計者關於工作成果的價值觀念進行認同的重要措施,而價值觀念的被認同是對教師最直接、最有力的獎賞,能使其在心理上獲得成功和滿足的體驗。因此,教學評價實際是教學系統設計過程非常重要的內部動力,是使結果臻於完美的重要途徑。

2.教學評價的分類

教學評價的種類很多,從不同的角度和標準可以劃分出不同的評價種類。在具體的運用過程中,不同型別的評價有著不同的特點、內容和用途(烏美娜,1994)。

(1)按評價基準的不同,教學評價可以分為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自身評價

相對評價是指在被評價物件的群體或集合中建立基準,然後把各個物件逐一與基準進行比較,來判斷群體中每一成員的相對優劣。對學習成績的評定通常就是以群體的平均水平為基準,以個人成績在這個群體中所處的位置來判斷的。為相對評價而進行的測驗一般被稱作常模參照測驗。

它的試題取樣範圍廣泛,命題方式直接明確,測驗成績主要表明學生學業的相對等級。由於所謂的常模實際上近似於學生群體的平均水平,所以這種測驗的成績自然形成了正態分佈。利用相對評價可以了解學生的總體表現和學生之間的差異,比較群體學習成績的優劣。

它的缺點是基準隨著群體的不同而發生變化,因而易使評價標準偏離教學目標;不能充分反映教學上的優缺點和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

絕對評價是將教學評價的基準建立在被評價物件的群體或集合之處,把群體中每一成員的某種指標逐一與基準進行對照,從而判斷其優劣。教學評價的標準一般是教學大綱以及由此確定的評判細則。為絕對評價而進行的測驗一般被稱作標準參照測驗。

它的試題取樣以預先規定的教學目標為標準,測驗成績主要表明教學目標的達到程度,所以這種測驗的成績分布通常是偏態的,例如,低分多高分少,為正偏態;反之為負偏態。絕對評價的優點是評價標準比較客觀,如果使用得當,可使每個被評價者都能看到自己與客觀標準之間的差距,以便不斷向標準靠近。另外,教學管理部門通過這種評價,可以直接鑑別各項教學目標的完成情況,明確今後的工作重點。

它的缺點是,在制定和掌握評價標準時,容易受到評價者的原有經驗和主觀意願的影響,也不易分析出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

自身評價既不是在評價群體之內確立基準,也不是在群體之間確立基準,而是在被評價個體的過去和現在相比較,或者是對其若干側面進行比較。例如,某學生上學期的數學成績是70分,這學期是80分,則說明他進步了。自身評價的優點是尊重個性特點,照顧個別差異,經過與具有相同條件的其他學生做比較,因而難以判定他的實際水平和差距,激勵功能不明顯。

因此,在實踐中常需要把自身評價和相對評價結合起來使用。

(2)按評價的功能不同,教學評價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

診斷性評價也稱作教學前評價或前置評價。一般是在單元、學期、學年開始時,而正常教學活動尚未納入軌道之前,對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智力和體力以及情感等狀況進行「摸底」,例如在第二章中提到的**,通過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準備狀況,判斷他們是否具有實現新的教學目標所必需的基本條件,為教學決策提供依據,使教學活動適合學生的需要和背景。教育中的「診斷」是乙個範圍較大的概念,除了辨認缺陷和問題,還包括對各種優點和特殊才能稟賦的識別。

因此,診斷性評價的目的是設計出可以滿足不同起點水平和不同學習風格的學生所需的教學方案,並分別將學生置於最有益的教學程式之中。

形成性評價是在某項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為使活動效果更好而不斷進行的評價,如乙個章節或乙個單元後的測驗,相對進行得比較頻繁。它能及時了解階段教學的結果和學生學習的進展情況、存在問題等,以便及時反饋、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工作。形成性評價一般又是絕對評價,即著重於判斷前期工作的達標情況。

教學系統設計活動中進行的評價主要是形成性評價,例如對新的教學方案進行評價通常是在該方案的試行過程中進行的,目的是為修改該方案收集有力的資料和資料。對於提高教學質量來說,重視形成性評價比重重視總結性評價更有實際意義。

總結性評價又稱事後評價,一般是在教學活動告一段落時,為把握活動最終效果而進行的評價,例如學期末或學年末各門學科的考核、考試,目的是驗明學生的學業是否達到了各學科教學目標的要求。總結性評價注重的是教與學是結果,藉以對被評價者所取得的較大超過做出全面鑑定、區分等級並對整個教學方案的有效性做出評定。

(3)按評價分析方法的不同,教學評價可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

定性評價是對評價做「質」的分析,是運用分析和綜合、比較和分類、歸納和演繹等邏輯分析的方法,對評價所獲得的資料資料進行思維加工。分析的結果是一種描述性材料,數量化水平較低甚至沒有數量化。一般情況下,定性評價不僅用於對成果或產品的評價分析,更重視對過程和相互關係的動態分析,以評價變數之間相互影響的過程。

定量評價則是從量的角度運用統計分析、多元分析等數學方法,從複雜紛亂的評價資料中總結出規律性的結論,由於教學涉及人的因素、變數及其關係是比較複雜的,因此為了揭示資料的特徵和規律性,定量評價的方向、範圍必須由定性評價來規定。可以說,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互為基礎、互為補充,切不可片面強調一方面而偏廢另一方。

6.1.2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的內容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評價屬於教學評價的範疇,它是教學系統設計成果趨向完善的重要環節。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現代教學評價的理論和技術對教學系統設計結果的評價具有直接指導作用。雖然在一般的教學系統設計模式中,都將評價放在模式的最後環節,但這並不意味著評價是在教學之後才進行的。

實際上,教學系統設計的評價從確定教學目標時已經開始,並貫穿整個設計過程。例如,分析學習需要的過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對內部需要和外部需要進行評價的過程;又如在分析教學內容時,為對學習任務進行選擇、組織和分類之後,需要對所選內容進行一次初步評價;再如當建立起教學目標體系後,往往應該馬上進行目標價值的判斷,使之能夠成為以後評價教學結果的科學基準。

教學系統設計結果評價教案6

教育科學學院 09級教育技術學092班 教學目標 1 了解教學系統的定義 設計的定義 系統方法的定義 2 理解教學系統設計的含義 教學論和教學系統設計之間的區別 教學系統區分的幾個層次 教學系統和環境的關係。3 掌握教學系統層次中的教學層次系統和學習層次系統 系統方法採用的步驟,教學有法無定法 觀念...

第6章資訊系統實施與評價

系統實施是繼系統規劃 系統分析 系統設計之後的又一重要階段。系統實施指將新系統設計方案轉換成實際執行系統的全過程。如果將管理資訊系統開發比作蓋一棟大樓,那麼系統分析與系統設計不是根據蓋樓的要求畫出各種藍圖,而系統實施則是調集各種人員 裝置 材料,在蓋樓的現場,根據圖紙按實施方案的要求把大樓蓋起來。乙...

第6章控制系統的校正及綜合

6 1 設一單位反饋系統其開環傳遞函式為 若使系統的穩態速度誤差係數,相位裕量不小於,增益裕量不小於10db,試確定系統的串聯校正裝置。6 2 設一單位反饋系統,其開環傳遞函式為 求系統的穩態加速度誤差係數和相位裕量不小於時的串聯校正裝置。6 3 設一單位反饋系統,其開環傳遞函式為 要求校正後的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