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小題目

2021-06-10 11:26:12 字數 4947 閱讀 5979

1、測量:從廣義上來講,測量是根據法則給事物分派數字。此定義包含了三個方面特性:

法則、事物、數字。法則是測量的標準,也就是測量的依據和準則,即我們根據什麼來進行測量;事物是測量的物件,也就是對什麼進行測量;數字是測量結果的表現形式。

2、測量的三要素:單位(如公尺、克,教育測量的單位不能直接加減乘除);參照點(計算的起點,有絕對零點和相零點);量表(測量工具)。

3、將量表從低階到高階排列主要有四種量表水平:類別量表水平、順序量表水平、等距量表水平、比率量表水平。

4、教育測量是根據測量學的原理和方法對教育現象及其屬性進行數量化研究的過程。它主要包括對學生的內在精神屬性的測量,教育測量主要是一種間接的測量。

5、教育測量物件的複雜性:首先它是內在的,不能直接測量;其次它是多變的;另外有些主客觀因素也會影響測量的結果。

6、哲學史上三種價值觀:客觀主義價值觀;主觀主義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價值觀。

7、信度:是測量結果的穩定性或可靠的程度,即測量的結果是否真實、客觀地反映了考生的實際水平。可從三方面理解:

實測值與真值相差程度;統計量與引數之間接近程度;兩次重複測量或等值測量之間的關聯程度。信度係數以多大為宜:對於學科測驗,信度係數要達到0.

9以上,智力測驗要達到0.8以上,品德測驗要達到0.6以上。

8、校標關聯效度:又叫經驗效度和統計效度,是以測驗分數和校標之間的相關係數來表示測驗的效度的高低的。

9、教育測量的歷史知識:①《學記》記載中國在西周實行了教育考評;②2023年英國劍橋大學首先用筆試代替口試;③2023年美國在初等教育中以筆試代替口試;④2023年英國費舍收集學生成績樣本匯成《量表集》開啟了標準化測量的萌芽;⑤2023年萊斯的拼字測驗推動教育測驗的發展;⑥馮特的測量方法和高爾頓的統計方法對教育測量產生重大影響;⑦2023年法國比納-西蒙智力量表具有經典型;⑧2023年美國的桑代克為教育測量之父,其名言:「凡是存在的東西都有數量,凡是有數量的東西都可以測量」。

1904桑代克發表的《精神與社會測驗學導論》,標誌著教育測驗運動的開始;⑨美國的教育測驗運動分為三個時期:1904-1915開拓期,1915-1930興盛期,1930-1940批判期。①2023年塞黑茲主張人格測量應用評定法、問卷法、交談法、軼事記錄法等。

②泰勒主持了課程設定和成績測試的「八年研究」(1933-1940),首次提出「教育評價」的概念,並發表了《史密斯-泰勒報告》,此報告譽為「劃時代的教育評價宣言」,泰勒被稱為「教育評價之父」。③2023年克龍**發表了《通過評價改革課程》;2023年斯克里芬發表了《評價方**》第一次對形成性和終結性評價等不同型別的評價之間做了區分。

10、難度:是測驗試題的難易程度,是試題對學生知識和能力水平的適合程度的指標。公式:

p=r/n;p表示難度指標,n表示參加考試的總人數,r表示答對某道客觀題的人數。在常模參照性測驗中要求試題難度適中,即大多數題目的難度在0.3-0.

7之間,整個試卷平均難度在0.5左右。

11、區分度:指測驗對考生實際水平的區分程度。公式:d=ph-pl;d代表區分度,ph代表高分組的難度;pl表示低分組的難度,d>0為正區分,d<0為負區分,d=0為零區。

12、提高區分度的方法:使題目的難度適中,使整個考試的難度適中;著重考察複雜的學習效果。

13、測驗目標:測驗所要達到的某種具體目的,它明確規定測驗所要達到的預期結果或標準。是編制測驗的出發點和依據。

14、布魯姆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的目標。他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分為知識、應用、理解、分析、綜合、評價。2023年,布魯姆等人發表了《教育目標分類學:

第二分冊:情感學習領域》。

15、2023年,加涅在《學習的條件》的第三版中將認知領域分為言語資訊、智力技能、認知策略三種。智力技能分為辨別、概念、規則、高階規則四類。學習的結果分為智力技能、認知策略、言語資訊、運動技能、態度五種。

日本的梶田叡一在他的《教育評價》分為三大目標:基礎目標、提高目標、體驗目標。

16、測驗題型可分為封閉式、開放式。

17、測驗編制中,設計試卷的藍圖是命題雙向細目表。進行教育測驗的編制時,一套試題中的客觀題約60%,主觀題約40%,測驗試題難度的掌握一般情況下,較容易的試題佔20%左右。

18、教育評價指標從達標水平去考察,可分為必達指標和期望指標。教育評價指標從精確度去考察,可分為硬指標和軟指標兩種。硬指標指「硬體」,是固定的精確的指標。

軟指標指「軟體」,是伸縮性較大,不精確的指標。

19、社會標準:以社會對教育的現象要求為依據,要求達標過程社會化規範化。

20、科學標準:根據客觀規定和原則為依據,要求符合教育的客觀規律。

21、行為目標評價法:指採用可觀測的行為目標作為評價的依據的一種評價方法。行為目標的表達要注意兩點:應設立可能觀察行為的場合;應容易表示出行動的程度或階段。

22、加權平均法:是通過自評、專家組評、社會群眾等不同方面的評價,或者學生、教師、領導等不同階層的評價者的評價來綜合評定被評者的分數。

23、評價資訊收集的標準主要有準確性、可靠性、時限性。準確性指收集到的資訊與評價目標的一致性,只採集到的材料是評價目標真正需要的資料。可靠性指收集到的資料的真實可靠,是信得過的資料,這些資料所反映的情況完全符合客觀實際。

時限性指嚴格按照評價工作所規定的時限去採集評價資訊。

24、處理評價資訊的方法:定性分析描述法(包括等級評定、評語鑑定、寫實分析法),定量評定法(包括統計分析評判法、模糊綜合評判法)。

25、教育評價中應用較多的統計分析是平均數、標準差、標準分數、t分數、引數估計、統計檢驗。

26、教育評價過程是評價者依據某種標準對被評價者有關方面情況進行評判的過程。

27、評價心理指評價者和被評價者對評價過程的實踐活動和評價過程的各種關係、交往等現實活動的反應。

28、評價準備過程中的心理現象包括角色心理、心理定勢、新情感、時尚效應、期望效應。角色心理指身份的自我意識及潛意識的表現的一種心理學現象,是特定的職業責任、道德規範、行為習慣、職業利益等的反應。心理定勢是指有一定的心理活動所形成的準備狀態,影響或決定同類後繼心理活動趨勢的一種心理現象。

時尚效應指對新穎、時髦事物的嚮往和崇拜的一種心理現象。

29、標準分數是將原始分數與其平均數之差除以標準差所得的商數,標準分數又叫z分數。

30、評價實施前,對評價的期望主要表現有三種形式:積極期望、消極期望、中性期望。

31、施評過程心理包括自尊心理、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暈輪效應、參照效應、理想效應、順序效應、趨中心裡、成見效應、寬大效應、附和權威心理。

32、被評價者過程心理現象包括自衛心理、迎合心理、應付心理。被評價者結果反饋中的心理現象有:敏感心理(表現在分數敏感、利害因素敏感、公正敏感),護短心理,嫉妒心理,對評價進行評價心理。

33、單字測驗的三種型別:回憶、自由聯想、隨機取樣。

34、語文成績測驗的種類:聽說測驗,單字測驗,詞語測驗,閱讀測驗,作文測驗,語文綜合測驗。

35、作文測驗的五種方法:分析法、多段短文測量法、評定量表法、預料後果法,確定要旨法、作文測驗舉例。

36、影響作文評分的三個因素:作文題目型別及評分標準、被試者主觀方面的因素、評分者方面的因素。

37、常用的作文評分誤差控制方法:2人評分法、**評分法、正態分佈評分法、電腦控制評分法。

38、西周有數學教育,隋唐出現數學考試,科舉制有「算學」。現階段,中學數學教學目的包括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數學能力。中學數學教學大綱對數學能力的規定:

運算能力目標、空間想象能力目標、邏輯思維能力目標、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目標。數學競賽題的三個特點:命題背景;對已知結果的邏輯改造;著眼於解題的數學思想方法。

39、標準化考試中的四種常模:年級、年齡、百分、標準分數。

40、瑟斯頓智力群因素論中七因素:空間、數量、知覺、言語、言語流暢性、記憶、推理。

41、智力結構論:2023年美國心理學家吉爾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維結構論,他用內容、操作、成果三個變項構成的立體模型來描述智力結構。

42、多維智力論:受(吉爾福特)的智力結構論的影響,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嘉德納)提出多維智力論。他強調人類的智力至少包括以下7種:

言語智力、數理邏輯智力、空間智力、**智力、體能智力、人際智力、自知智力。

43、三重智力理論: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斯滕伯格)提出,這一理論從主體的內部世界、現實的外部世界以及聯絡內外經驗世界這三個角度著手來分析智力,並與之對應提出了三類不同的智力:成分智力、情境智力、經驗智力。

44、智力測驗的先驅者是英國的遺傳學家高爾頓和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高爾頓首先使用等地評定量表和問卷法作為測驗的輔助工具。卡特爾於2023年發表**《心理測驗與測量》,首先使用了「心理測驗」這個術語。

45、韋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語言、操作兩部分,語言分常識、理解、算術、類似、詞彙、數字廣度;操作由數字符號、影象完成、積木設計、影象列、拼圖、迷津組成。其測驗結果有言語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三種。

46、德國心理學家斯騰於2023年提出了心智商數的概念;推孟將心智商數乘以100,提出了智商的概念,也稱為比率智商。智商公式:比率智商(iq)=智齡(ma)/實齡(ca)*100%。

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間正式提出了課程評價的概念。認為「評價過程本質上是乙個確定課程與教學計畫實際達到教育目標程度的過程」。

47、學生評價的型別:①定位性評價(安置性),在特定的教學活動之前判定學生的前期準備;②形成性評價,是評價的結果能夠指導以後的教學與學習的評價;③診斷性評價,是為了使教學適合與學習者的需要和背景而在一門課程和乙個學習單元開始之前對學習者所具有的認知、情感和技能方面的條件進行的評價。

48、學生評價的原則:發展性、多元化、全息性、差異性原則。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學生評價可以分為學生自我評價、學生小組評價、教師對學生的評價。

49、教師評價學生的一般方法:學業成績測驗、觀察與調查法、評語評價法、表現性評價法、檔案袋評價法。檔案評價法:

根據學生的反映,以及教師的評價、觀察、考查、成績測驗等,得出有關學生進步和發展的系統而持續的記錄。

50、表現性評價方法的構成:有乙個表現性任務、有乙個評價標準、有乙個或幾個好的評價者。

51、表現性評價的主要形式:演示、口頭表述、模擬表現任務、實驗

與調查、作品選集、完成研究專案。

52、品德測評的型別:診斷性測評、形成性測評、總結性測評。品德測評指標體系確立的依據:依據社會的需要;依據德育大綱;依據品德結構;依據學生年齡特徵。

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

加涅 學習的條件 認知領域 言語資訊 智力技能 辨別 概念 規則 高階規則 認知策略 技能領域 態度領域 情感因素 認知因素 行為後果 梶田叡 教育評價 基礎目標 提高目標 體驗目標。確定測驗目標應注意的問題 深入分析課程教學目標 正確選擇目標領域及其類目 正確理解各類目標之間的關係。內容類測驗目標...

現代教育評價

現代教育評價.txt有誰會對著自己的褲襠傻笑。不敢跟他說話卻一遍一遍開啟他的資料又關上。用了心旳感情,真旳能讓人懂得很多事。如果有一天,我的簽名不再頻繁更新,那便證明我過的很好。第一章教育評價的基本概念 1 教育評價是美國泰勒於1930年首次提出 2 教育評價 通過系統地採集和分析資訊,對教育活動滿...

現代教育原理作業與評價

一 多項選擇題 每小題2分 1 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包括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內容 d.教育方針 e.教育手段 2 未來的學校教育將呈現以下的特點 a.追求教育民主化的縱深發展 b.追求教育的多樣化 c.追求教育的標準化 d.追求教育的國際化 e.追求教育的終身化 3 誇美紐斯提出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