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測量與評價

2021-06-22 11:11:33 字數 4468 閱讀 1071

第一章1.什麼是評價?什麼是教育評價?

答:評價是指主體按照一定的標準對客體的價值進行判斷的過程。

標準是指主體根據自己的價值觀以及事物發展的規律形成的對客體發展變化的一種期望,是判斷客體的屬性及發展變化達到主體期望的尺度,是主體對客體價值判斷的依據。陳玉琨:教育評價就是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和教育目標,借助各種方法系統地收集資料資訊,對學生的發展變化及其影響學生變化的各種要素進行價值分析和價值判斷,並為教育決策提供依據的過程。

沈玉順:教育評價是指通過系統地採集和分析資訊,對教育活動滿足預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斷,以期達到教育價值增值的過程。

2.什麼是發展性教育評價?

答:發展性教育評價是一種以促進教育活動價值增值為目的,著重於教育物件和教育事業發展的目標、條件、程序以及策略方法的建設性評價。

3.簡述發展性教育評價的一般過程。

答:㈠準備階段

⒈明確需要評價的問題⒉確定評價的目的⒊確定評價物件與評價內容⒋確定資訊的蒐集範圍與分析的方法

㈡蒐集、分析資訊階段;㈢幫助評價物件制定改進方案;㈣再評價階段

4.比較教育評價和教育測量,教育督導的聯絡與區別?

答:、教育測量與評價的關係

關係: 教育測量就是指根據一定的理論、規則,運用一定的測量工具對教育現象進行數量化描述的過程 。   教育評價是對教育現象狀態和價值的判斷,這一判斷是以對評價物件的客觀描述為前提的,沒有對評價物件的客觀描述,就不會有對評價物件價值的客觀判斷教育測量是教育評價的基礎,教育評價要在教育測量所獲得的客觀資訊的基礎上進行 ,同時,教育測量的結果要通過評價才能獲得實際意義

區別:(教育測量與評價的)

第一,測量是對事物數量特徵的獲得,純屬於對事物客觀存在真理性的認識。而教育評價則是對教育現象客體的價值進行判斷,是對教育現象的價值關係的認識 。   第二,教育測量是一種純客觀的過程,其突出特點是客觀性。

而教育評價則具有兩種屬性,即客觀性和主觀性 。   第三,測量的任務是對事物的量的認識 ,而評價作為一種認識活動,是人的意識對實踐活動及其結果的綜合反映,它反映的是活動的過程和終點,又是新的實踐活動的起點。

教育評價與教育督導

聯絡:兩者皆以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法規為依據;

目的都是為了加強對教育工作的科學管理,全面提高教育質量;

督導工作過程主要有監督、檢查、評價、指導、反饋若干環節,評價是諸環節的核心,無論是監督和檢查,還是指導和反饋,都離不開評價這個手段。

區別:評價只是督導工作內容的一部分,只構成督導工作的前提和基礎,而不是其全部;

督導工作中所使用的評價即督導評價是一種自上而下的他人評價,只是教育評價的一種形式,而不是教育評價的全部。

第二章教育評價方案設計

1.教育評價方案應包含哪些內容?

答:評價的目的和指導思想評價的內容對評價指標體系中方法、工具的有關說明評價實施程式的說明附錄

2.權集的含義及構建權集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答:乙個整體分解成若干因素,則稱用來表示每乙個因素在整體中的重要性程度的數值為該因素的權重係數,簡稱權重。

權集合,也就是權重係數集合,簡稱權集,它是描述各指標重要程度的關係集。

確定權重係數的原則:客觀性原則導向性原則可測性原則

3.說明教育評價標準的含義及教育評價標準的要求是什麼?

答:是指對應於教育評價指標或專案,被評物件達到什麼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或可以取得相應分數、等級和評語的準則。

教育評價標準的基本要求:⑴先進性⑵與目標相一致⑶可接受

4.教育評價標準是如何分類的?

答:1.按照標準的性質分,可以把教育評價的標準分為相對標準和絕對標準,主觀標準和客觀標準。

2.按評價標準表達的形式分,可以把教育評價標準分為定量標準和定性標準。

6.確定教育評價標準的依據是什麼?

答:⑴政治、經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協同發展⑵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和法規⑶教育規律和人的心理發展規律⑷符合被評物件的實際情況⑸評價主體的需要

7.說明教育評價常用量表的種類及其特點是什麼?

答:㈠教育評價中量表的種類

類別量表:也稱稱名量表或命名量表,它是根據某一標誌用數字代表事物的類別。等級量表:

也稱順序量表,它是根據一定標誌把事物分成等級或排列成等級順序。等距量表:除了等級量表的特性外,還要求各等級之間的差距是相同的,即具有相等的單位。

模糊量表:實際上就是借助模糊數學中隸屬度為相應的等級賦值

㈡教育評價量表的特點

測量尺度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測量標準的社會性.量表使用的複合性

第三章教育評價的實施

1.教育評價準備階段要做哪些工作?為什麼要做這些工作?

答:.評價組織準備評價背景分析 .評價方案設計

確定評價資訊及收集方法,準備評價用具

2.說明模糊綜合評判的一般步驟。

答:⑴設立三個集合⑵構建模糊評判矩陣⑶計算模糊綜合評判值 s

⑷對s作歸一化處理⑸確定評判結果

第四章教育評價結果的處理

1.如何分析教育評價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答:可靠性:重複評價法分半法w係數法

有效性:預期有效性;內容和方法的有效性

2.對教育評價結果解釋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答:一、相對評價結果的解釋二,絕對評價結果的解釋

相對評價結果解釋應注意的問題:

相對評價結果只表明被評物件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並不表明其絕對水平或達到理想目標的程度。相對評價只適合以區分和選拔為目的的評價,而不適合以改進工作為目的的評價。相對評價結果的解釋要注意原始分數的分布形態。

當對群體相對位置進行比較時,通常以群體平均數作為群體水平的代表值。相對評價表現出強烈的競爭導向,因而要注意防止負面效應的發生。

絕對評價結果解釋應注意的問題:

絕對評價結果可以表明被評者的實際水平,能為被評者指出努力方向和具體要求。絕對評價結果適用於以改進工作為目的的評價,而不適用於以區分和選拔為目的的評價。長期單純使用絕對評價容易使被評者產生安逸感,起不到競爭、激勵作用。

絕對評價標準的制定真正達到客觀比較困難。絕對評價常與相對評價結合使用,以便既了解被評者的實際水平,又清楚其在群體中的相對位置。

3.教育評價資訊反饋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答:教育評價資訊反饋的意義

反饋就是把系統的輸出資訊作用於被控制物件,以便對資訊的再輸出產生影響。其特點是用系統過去運動的結果來調節未來的運動,以達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㈡教育評價資訊反饋的要求

反饋要及時反饋資訊要全面反饋資訊要準確反饋方式要多樣

第五章學生評價

1.現代學生評價觀有哪些特點?

答: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強調掌握「活」的知識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關注影響學生素質的外在環境因素的作用重視學生素質的個體差異

2.簡述學生學習成績評價的含義。

答:學習過程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知識的同化、應用和遷移的過程。從形式上看,學習成績評價是學習過程評價和學習結果評價的綜合。

3.簡述教師對學生學習成績評價的意義。

答:⑴可以將教學目標與評價目標統一起來⑵可以使評價更客觀,更符合學生實際⑶可以用評價調節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⑷可以增進師生交流,溝通師生感情。

4.什麼是學生綜合評價?

答案:學生綜合評價就是對學生的思想品德、知識技能、體質、社會適應性以及勞動技能等各方面的可教育性和實際發展水平進行的價值判斷。

5.簡述學生綜合評價的基本要求。

答:以過程評價為主,實行動態的發展性評價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自我評價為主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個體內差異評價相結合辯證地認識和對待評價結果,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和改進功能.

6.什麼是表現性評定?

答:表現性評定是指教師在學生完成一項具體的學習任務過程中,對學生的認知、情感、技能和學習成果進行的實際考察。

1:名詞解釋:

教育評價:教育評價是指通過系統地採集和分析資訊,對教育活動滿足預期需要的程度作出判斷,以期達到教育價值增值的過程。

教育測量:教育測量就是指根據一定的理論、規則,運用一定的測量工具對教育現象進行數量化描述的過程 。

教育評價標準:指對應於教育評價指標或專案,被評物件達到什麼程度或水平才是合乎要求或是優秀的,良好的等等。

絕對評價:依據某種需要或要求設定評價標準的評價。

相對評價:根據評價物件的實際狀況設定評價標準的評價。

個體內差異的評價:評價物件某一狀況作為設定評價標準依據的評價。

可靠性:測量和評價結果的準確性,精確性,測量學中用信度係數來描述。

有效性:測量和評價結果反映的是否欲測量和評價的被評的本質屬性以及這樣屬性被測量到的程度。

指標系統:評價目標逐級分解後所形成的乙個系統化的指標群,既有層次順序,又相互聯絡。

簡答題發展性教育評價的原則和過程有幾個階段:

答:㈠準備階段:⒈明確需要評價的問題⒉確定評價的目的⒊確定評價物件與評價內容⒋確定資訊的蒐集範圍與分析的方法

㈡蒐集、分析資訊階段;㈢幫助評價物件制定改進方案;㈣再評價階段

原則:導向性原則,尊重性原則,激勵性原則

評價實施階段哪些工作?

評價物件的自我評價;收集資訊;整理資訊,作出結論。

評價方案的基本內容?

評價的目的和指導思想;評價的內容;對評價指標體系中方法,工具的有關說明;評價實施程式的說明;附錄;

教育測量與評價

摘要 隨著改革開放以及各項措施的不斷開展實施,中國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在經濟發展 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提高的情況下,國家逐漸加強了對教育的投入力度,改革開放以來,教育事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義務 高等 職業等教育方式都得到迅速發展。但是在教育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看到教育事業發展過程中暴露...

教育測量與評價

我國現行的高考制度雖然在逐步進行改革,但仍存在許多弊端,如 仍是一種強調學業成績的終結性評價,主要形式仍是紙筆測驗,而缺乏表現性及展示評價,忽視對學生素質的綜合表現評價 現行高等院校招生錄取,幾乎以高考分數為唯一標準,唯高分是錄,思想品德 心理素質 社會能力 創新精神等其他因素難以掌握 高校錄取學生...

教育測量與評價

卷一一 單選題 共30題,每題1分 a 1 有大小關係和相等的單位,可進行加減運算,不能乘除運算的量表屬於 a 等距量表 b順序量表 c等比量表 d命名量表 b 2 教育評價大發展時期,實證化傾向佔主要地位,其中典型的是 a 形成性評價 b 系統分析模式 c 比較性評價 d 目標本身的評價 3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