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多元性評價策略的研究

2021-06-08 13:23:45 字數 4987 閱讀 4216

一、課題的研究背景及意義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在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上要求:「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在課程評價上提出:

「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人們往往只在教學結束後實施評價並將評價作為測量學生學習結果並分析學生是否掌握有關知識技能的根據,忽視了評價對教學和學習的促進作用。學生在學期末得到的也就是成績單上簡單卻具有決定性的「優」、「良」、「合格」或「不合格」。這種簡單而不合理的傳統評價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課堂教學的需要,也不利於促進學生的全面的發展,與新課程改革的評價要求更是差距甚遠。

(一)農村小學資訊科技教學的現狀

在農村的小學中,由於受經濟條件限制,學校硬體設施相對較差,小學中能開資訊科技課程已經不錯,一般是兩個、甚至三個學生共用一台計算機,課上學生時常無法完成自己的練習和作業,而課後又沒有條件繼續完成。農村大部分的家庭,沒有電腦,有些家庭即使有電腦,家長對這些新事物了解也甚少,學校還有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弟,造成學生的資訊素材個體差異非常大。在這樣的條件下,學生輪到上機的時間本就很少,更不用說在課堂中抽出時間對學生的作品進行評價,再加上大多數學生缺乏評價意識,很難或不能給自己和他人作出正確的評價。

如何在課堂中有效地實施教學評價,對於農村的資訊科技學科教師來說成了一大難題。

(二)傳統課堂教學評價的現狀

資訊科技學科教學是讓學生掌握計算機的操作技能為主,因此很多資訊科技教師把一節課中,學生作品評價和課堂總結這部分的時間縮減了,甚至取消了。然而實踐證明,任何一種教學形式,如果忽視了「評價」這一塊,教學效果就很難保證。即使有評價也存在著以下不足之處:

1、評價的方法過於單一,重學習結果忽視學習過程。評價學生作業時,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的作業,然後片面地簡單的加以判斷,從而甄別出學習成績好與不好。這種只重結果不重過程的評價方法,缺少的是對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情感態度、興趣愛好、創造能力等全面的評定。

這樣的評價不僅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還阻礙了學生創造能力、學習習慣的發展。

2、評價的主體一元化,教師成了教學評價的唯一主體,重教師標準忽視學生感受。面對學生的作品,有的教師不了解學生的心理特點及作品的創作意圖,總是以自己的「好」「惡」觀去進行審視,實施的是「一言堂」的評價標準,學生沒有對自己作品的解釋權,使學生一直處於被評價的被動地位,學習缺乏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

3、重單一評價忽視多元評價。大多數教師採用的是「等級制」評價方法。教學評價過分強調了甄別優劣與等級劃分,勢必會減弱評價的促進和激勵作用。

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枯燥乏味,缺少學生的參與和合作能力的培養。使教學評價本該具有的激勵、導向和教學質量監控功能失去了真正的意義。

資訊科技學科是一門知識性、技能性、工具性非常強的學科,它在它的實踐性和操作性非常強,在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個性的發展、創造能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但由於資訊科技學科是新興學科,學生學習成績評價體系還不夠完善。資訊科技教師在實際操作中很少注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認知方法、技能形成、情感等方面能力的評價而注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因此,開展課堂教學的多元性評價不僅是為了全面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多元性評價突出評價的發展性功能,挖掘學生的潛能,發揮學生的特長,關注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促進學生多元智慧型的開發,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逐步形成積極、樂觀、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國內外關於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

國內外教育界在課堂教學評價的理論上有了不同的探索,但還沒有乙個比較完善的做法,加上資訊科技學科是新興的學科,因而針對資訊科技學科的課堂教學評價方面研究很少。在美國,中小學計算機、網路硬體設施的建設早已完備,小學已經取消了資訊科技這門課程,把學生計算機技能與知識的掌握融入到了各個學科教學中,實施評價方法有:直接評價、操作評價、真實性評價、作品集評價、動態評價等。

基於電子作品評價的教育改革成為新一輪發展趨勢,這些評價方法是值得我們借鑑的,但也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國各地也開始對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評價模式的構建及評價方法進行研究,然而他們的多樣性評價模式是建立在理想化的構思上,並沒有長期的具體實施,也不適用於農村硬體設施較為簡陋的課堂教學。在它的基礎上,本課題將對多元化評價的形成與實施作進一步的研究。

三、課題研究的理論依據

1、多元智慧型理論。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發展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給人們提供了一種多維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視野和方法。多元智慧型理論的廣闊性和開放性對於我們正確地、全面地認識學生具有很高的借鑑價值。

各種智力只有領域的不同,而沒有優劣之分、輕重之別。因此,每個學生都有可資發展的潛力,只是表現的領域不同而已。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終極關懷的參照下,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去看待每乙個學生。

教師評價學生不能再以傳統的考試成績為唯一的標準與尺度。

2、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刺激——反應,把教師放在主導核心的位置,是知識的傳播者和灌輸者,而把學習者視為知識的被動接受者,是灌輸的物件,因此教學評價中有教師要積極主動的對學生進行調控及評價,制定出較為健全的評價方案。在評價中也應關注學生之間的評價,從而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思想。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建構主義強調人的主體能動性,即要求學習者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在與客觀教學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學習者自己積極地建構知識框架。教學決不是教師給學生灌輸知識、技能,而是學生通過驅動自己學習的動力機制積極主動地建構知識的過程,課堂的中心應該在於學生而不在於教師,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是引導者、促進者和幫助者。

所以教學評價的物件,必然從教師轉向學習者,評價學習者的學習,教學評價的主要物件是學生,並能注重學生發展的每一方面,評價的出發點應從注重結果向注重過程轉變。

四、課題研究的內容及預期

(一)課題研究的內容

1、評價內容的多元性、評價方法的多樣性。評價體系從學習參與、基礎知識、操作技能、社會適應四個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的、全面的素質能力考察。評價過程中採用教師評價、自我評價、小組評價、學生互評等,使用多種評價方法確保評價的全面性,準確性。

2、確立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評價的積極性。多元化學習評價確立了學生評價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的共同努力下促進發展、學會合作。學生學習前了解自己現有的基礎,通過對自己日常學習中良好學習行為的記錄,激發學生關注自己的優點,看到自己的進步,通過多方位的評價驗證自己的學習能力。

3、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多元化學習評價重視學生對學生解決問題過程的評價,從中發現學生優良的學習品質和潛在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通過評價使學生明確下階段努力的方向;結合個人學習成長檔案、作業評價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定性、定量分析評價,激發其學習的潛能。

(二)、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

以評價促發展,多維度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評價。從而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激發學生主動探索的動力,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真正體現評價的功能。在時間少任務重的情況下,提高資訊科技教學質量,讓學生更喜歡學習。

通過教學評價要激起學生的主體參與性,讓學生在課堂中體驗成功的喜悅,獲得進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諧,發現生命的燦爛。制定適合農村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的多元評價方法,纂寫關於小學資訊科技教學多元性評價的相關**。

五、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多元性評價的策略

(一)、構建立體多元性的評價體系

就評價內容而言,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資訊科技教學評價既要體現共性,更要關心學生的個性,既要關心結果,更要關心過程;評價注重的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積極性。評價可以是多角度的,評價關注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包括他們的學習態度和興趣、基礎知識的接受應用能力、實踐操作能力、自信心、創新意識、審美等方面的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制定小學資訊科技學科的學生學業成績評定量化表時,應由情感態度、基礎知識及技能技巧三項內容組成,最終利用三項成績進行綜合評定,可以分為優秀、良好、合格及不合格四級。

就評價形式來說,傳統評價的唯一**是教師,這種形式單一的評價主觀性強,缺乏客觀合理性,也會使學生產生消極心理。建立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互評、小組評價等多元組合評價方式,是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更全面、更客觀、更科學的評價,學生由評價物件成為評價主體,創造了積極的學習氣氛,給學生成功的情感體驗,增強了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信心,不僅對學生的學習表現及時反饋,同時培養了學生的評價能力。

1、教師評價

教師按照一定的客觀標準,把學生的學習成果與客觀標準進行比較,判斷學習成果的優劣。這是一種高速度的評價方式,它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評價任務。但這種評價僅使用乙個標準對學生成果的評價也是不完善的,主觀隨意性較大,只能評判完成任務的好差。

2、自我評價

學生的自我評價應在整個評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能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並及時進行調整和反思。學生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方式,選擇某個層次的學習任務,在任務完成時依據評價標準,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判斷。

3、學生互評

學生的互評應以敘述自己觀點、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為主,也可以讓學生自定開放性的評價標準,自由點評。在學生互評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聽取他人的建議,不斷地對各種觀點進行反思,並學會接納和欣賞他人,更要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來觀察,不要以乙個標準來衡量。

4、小組評價

小組評價是指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學習小組中展示而受到小組成員的評價。小組評價體現的是乙個團隊協作的精神,個人的評價,個人的眼光畢竟是有限的,小組評價則是從注重個體評價轉移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各個小組都會以自己的活動專案主題為藍圖,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小組的評價任務。

這也是最能體現時代精神的一種評價方式。

(二)、構建面向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方法

1、約定式評價

資訊科技學科教學強調以學為主,以「任務驅動」和「問題解決」作為學習和研究活動的主線。「約定式評價」是指教師在學生學習開始時,給出學生學習的目標和要求,學生通過元認識去同化新知識,從而形成自己的知識,最後教師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定,是由學習約定中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要求來決定的。這種評定給學生提供了最大的學習空間,學生學習什麼,如何學習均不受限制,只要有利於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約定就可以了。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穿插著內容多樣、手段各異、主體多元的評價,由始至終讓評價來提醒學生、引導學生、激勵學生,使評價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指揮棒。有效地幫助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科學的**精神和團結互助的協作精神。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延吉市進學小學校教師 通訊位址 延吉市進學小學校 155 簡介 2014年加入教育工作,從事資訊科技教學工作並擔任一些電教方面的任務。剛剛加入教育工作的我,從事資訊科技課教學已經乙個年頭了,在這個過程中,讓我學會很多,也感悟很深。最初的時候,我以為資訊科技課就是教會學生如何去操作,上課時,...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心得

如何上好小學資訊科技課 資訊科技課堂教學心得 培養學生對資訊科技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或掌握資訊科技基本知識和技能,小學資訊科技教育任務和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資訊素養,把資訊科技作為支援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努力創造條件,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資訊科技教學過程中,要保持學生學...

小學資訊科技課堂教學隨筆

思茅三小刀榮 在資訊化社會的今天,迅速地篩選和獲取資訊 準確地鑑別資訊 創造性地加工和處理資訊,將是所有社會成員應具備的 如同 讀 寫 算 一樣重要的,終生有用的基礎能力之一。加快在小學普及資訊科技教育,提高資訊科技課程的效益,對實現教育資訊化,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重要意義。如何上好資訊科技這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