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專題思想內容類,表達技巧類

2021-04-10 11:00:34 字數 5331 閱讀 9356

一、名詞解釋

思想——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逐客之淒涼、徵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閒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樂、黑暗官場之苦、離別思念之緒、貶官謫居之恨、時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

情感——寂寞(愁緒萬端、欲說還休、淒清冷落、感傷失落、報國無門、物是人非)、超脫(寄情山水、嚮往安寧)、豪放(詠史述志、狀景抒懷)、婉約(閨中獨處、思念情郎、淚灑樓台、月影自憐)、思鄉、懷友、題贈。愉悅、欣喜;鬱悶、憂愁;孤獨、淒清;悲觀、失落、傷感;激昂、奔放;樂觀、豁達、仰慕、激憤;恬淡、閒適等。

二、詩詞中常見的思想情感

1憂國傷時:

①揭露統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②反映離亂的痛苦如:杜甫《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

④對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

2、建功報國

①建功立業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神龜雖壽,猶有竟時。騰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盈縮之年,不但在天。

養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陸游《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

②保家衛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

③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

④山河淪喪的痛苦如:陸游《示兒》(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文天祥《過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水調歌頭赤壁懷古》

⑥揭露統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

⑦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鄉懷人

①羈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 江清月近人。

)溫庭筠《商山早行》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②思親念友如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③邊關思鄉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徵夫淚!

)④閨中懷人如:王昌齡《閨怨》(閨中**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李白《子夜吳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擣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4、生活雜感

①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閒如:王維《山居秋暝》、孟浩然《過故人莊》

②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揚州慢》、劉禹錫《烏衣巷》

③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京口北固亭懷古》

④青春易逝的傷感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⑤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辛棄疾《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5、長亭送別

①依依不捨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王維《渭城曲》。

②情深意長的勉勵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③坦陳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三、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在注意的問題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作風格,有助於對其作品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棄疾曾經在抗金鬥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後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鬥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

2、乙個時代有乙個時代的特點,乙個時代有乙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在他們的詩,尤其是邊塞詩,雖有塞外環境的惡劣,也有對故鄉、親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憤慨,保家衛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盪。而宋代則大不相同,積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3、許多古代詩詞的前面都有乙個不長的「序」,有的交代了創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緣由,有的交代了創作的經過,有的交代了創作的背景,有的又為整個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調,它對理解作品的思想內容也是至關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視。

4、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一的,其中可能交織著許許多多非常複雜的情感,這一點要特別注意,當然,讀者有時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礎之上發揮想象,進行二度創作。另外,乙個作家的整體創作趣向和風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個別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棄疾等,都有其固有風格之外的創作。

詩歌鑑賞專題——表達技巧類

詩歌的表達技巧往往表現在三大方面:表達方式、表現手法、修辭手法。

一、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描寫、抒情。

詩詞中主要運用敘述、描寫、議論、抒情四種表達方式,這其中描寫、抒情是考查的重點。

1、情與景關係:

詩人寫詩來表達他的思想情感。為了達到這側目的,他需要寫景來引起情,把情感傳達給讀者。情與景的處理很重要,如果處理得恰當,他就會激起讀者的感情,使讀者與他發生共鳴。

這樣的詩就寫得好,能動人。

2、抒情手法分為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①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就是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激情、快意或愁緒。這種方式比較直觀。

②間接抒情——詩人們往往借助多種修辭藝術,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分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

a借景抒情: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b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徵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

如:王冕的《墨梅》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區別:

借景抒情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抒發的是情感,表現的是情緒,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樂、哀、愁,但我們絕不會把這種情緒看成是一種思想。借景抒情的「情」專指熱愛、憎惡、讚美、快樂、悲傷等感情。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詩人要通過描寫的物來表明心跡,以及人生的態度和對人生的感悟。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於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愛好、願望、要求等。

c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種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是以景結情,三是緣情寫景。

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微草、芭蕉殘荷、梧桐細雨、飛蓬浮萍、鴻雁閒鶴、長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詩人藉以抒情的物件,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純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載傳遞了人們極為豐富複雜的思想情感。

注意樂景與哀景的關係:詩歌中只要有景語,就一定與作者的情感有關,即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關於情景交融的鑑賞,關鍵在於情是何情,事實上也就是要求我們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樂景、愁景?

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以樂景寫哀情或以哀景寫樂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樂的效果。

3、描寫技巧:渲染與烘托、襯托與對比、動靜結合、虛實結合、點面結合、明暗結合、正側結合、粗筆勾勒、白描工筆等。

a渲染與烘托——渲染與烘托本都是中國畫中的一種技法,渲染是指國畫中,在需要強調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塗抹畫面,顯出物象陰陽向背,以加強藝術效果,這樣一種加濃形象的手法。詩歌中則是指對環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上渲染襯托,使物象明顯突出。

用於詩歌創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需要的事物鮮明突出。也就是不說本意,只說與此有關的其他事物,達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對同一事物,可以從正面渲染,也可以從側面烘托。

如:杜甫的《登高》中「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就渲染出深秋江邊的蕭條、冷落的氣氛,與詩人悲涼、傷感的人生感慨相吻合。

如:劉禹錫《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本詩題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b襯托與對比——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表現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襯和反襯。

正襯就是利用事物的相似的條件來突出主體。反襯就是主體與襯體相反,襯體從反面作背景,襯托主體。對比就是把不同的兩個事物或乙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進行對照,使好的顯得更好,壞的顯得更壞。

用對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對比鮮明,反差強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c虛實結合——定義:在詩歌欣賞中,虛與實是相對的,如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為實,假託為虛;客觀為實,主觀為虛;具體為實,隱者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當前為實,未來是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在中國畫的傳統技法中,虛,是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

它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讓人回味無窮。詩畫同理,詩歌借鑑了中國畫的這種方法。詩歌的「虛」,是指直覺中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從字裡行間體味出那些虛象和空靈的境界。

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一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實。

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二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經歷過或歷史上曾經發生過的景象,但是現時卻不在眼前。

設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生的,它表現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

「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簡單說,「虛」的方法,其實也就是作者想象聯想的方式,從我們讀過的作品來看,主要有兩種:一是遙想,二是夢境。

而眼前之景之事則為實。「虛實相生」是指虛與實二者之間互相聯絡,互相滲透與互相轉化,以達到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的境界,從而大大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充實人們的審美趣味。虛景和實景的關係,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的;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從而突出中心的。

高考詩歌鑑賞思想內容和觀點態度

貶謫詩在思想內容上常表現以下幾方面 流露遭貶後鬱悶 惆悵 失意的情感。表達遭貶後仍不忘為國效力 關注黎民,但又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矛盾心理。表現寄情山水,以求解脫的心態。2 注意送別詩中的一些特殊意象與做法。古人由於道路崎嶇難行,交通工具落後,一別動輒多年,再會難期,因而古人更重離別。唐宋詩詞中常見的意...

古詩歌鑑賞之思想內容與觀點評價類例題

一 概括內容主旨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題竹石牧牛並引 黃庭堅 子瞻畫叢竹怪石,伯時 增前坡牧兒騎牛,甚有意態。戲詠。野次 小崢嶸,幽篁相倚綠。阿童三尺棰 御此老觳觫。石吾甚愛之,勿遣牛礪角!牛礪角猶可,牛鬥殘我竹。注 伯時 宋著名畫家李公麟的字。野次 郊野。棰 鞭子。這首詩可分為幾個...

詩歌鑑賞表達技巧專題複習講義

詩歌鑑賞表達技巧專題複習講義 教師版 重慶市雲陽外國語實驗學校黃仁平 一 考綱要求 鑑賞文學作品的形象 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e 二 考綱解讀 表達技巧一般從修辭方法 表現手法 篇章結構等方面命題。從近五年全國的考試情況來看,表達技巧這一考點命題率佔90 基本上是表達技巧加上語言 形象或情感式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