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2021-03-27 21:18:12 字數 4712 閱讀 1103

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

(一)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

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

(二)描寫手法主要有:

1.情景交融(寓情於景):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

2.對比、襯托、烘托: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寫事物鮮明突出。

3.聯想想象(虛實結合):想象猶如天馬行空,奇思遐想與自然天真相結合。

4.用典:使詩歌語言精練,內容豐富,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增強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5.象徵:形象生動具體,化實為虛。

6.使用疊詞:增強韻律感,起強調作用。

7.托物言志:感物抒懷,隱晦地表情達意,含蓄蘊藉。

8.細節:真實、準確、傳神。9.白描: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筆勾勒,真切深刻。

(三)修辭手法主要有:

1.比喻:化平淡為神奇,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

2.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

3.比擬:色彩鮮明,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4.誇張:揭示本質,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5.對偶:有**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6.反問:加強語氣。

7.設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雙關: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含蓄蘊藉。

9.比興(先言他物引起所詠之物)

高考重點考查的六種表現手法:

1.襯托。包括正襯和反襯,反襯又有動靜襯、聲寂襯、以樂景襯哀情等。

2.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是為更加形象生動,比擬是把事物人格化,誇張是為了強調和突出,對偶是為了增強詩的**美。

3.動靜結合。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靜寫動,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4.虛實結合。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的對比,從而突出中心;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

5.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快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感傷之情。

6.觀察角度的變化。俯視,仰視,遠眺,近看,由遠到近或由下而上。

幾種表現手法的區別

1.對比和襯托

(1)襯托則是利用事物間的近似或對立的條件,用一些事物為陪襯來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它可以使被陪襯的事物顯得更加突出、形象。

襯托有正襯、反襯兩類。利用事物的相似條件來襯托就是正襯;利用事物的對立條件來襯托就是反襯。它強調的是通過比照「襯」出其中的乙個。

如崔護《題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這是一首抒情詩,在看似敘事中作者通過去年今日和今年今日的對照,凸顯出今年今日此時此刻桃花「依舊」而人面不再的那種感傷之情。這裡重點是通過比照,以去年的歡快襯托(反襯)出今年的落寞感傷悵然無奈!

常言道:「紅花雖好,也要靠綠葉扶持。」這句話很能說明襯托的道理。寫文章亦如此,運用襯托這一技巧,會把所描寫的物件表現得更加鮮明突出。而襯托在其體運用中,主要又有兩種型別。

(1)以景襯情,即通過具體生動的景物的描寫,來烘托渲染人物的感情或人物的性格。

例如:①時候既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的響,從縫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 (魯迅《故鄉》)

這段文字描寫了故鄉荒涼、冷落、窒息的景象,襯托了「我」的悲涼心情。這裡是以景襯情。

②這女人編著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裡,澱裡也是一片銀白世界。

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著新鮮的荷葉荷花香。 (孫犁《荷花澱》)

該例通過對水生嫂編織蘆席的景物描寫,渲染了一種清新寧靜的氛圍,烘托了水生嫂勤勞純樸、溫順善良的形象,這裡是以景襯人。

(2)以動襯靜,即通過具體的聲音或行動的描寫,來烘托渲染幽靜的自然環境或恬靜的內心世界。

①騎馬穿行林中,只聽見馬蹄濺起在岩石上漫流的水的聲音,更增添了密林的幽靜。 (碧野《天山景物記》)

該例用騎馬穿行林間能聽到蹄濺起的水聲,來襯托天山森林處人跡罕至、幽深僻靜。

②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櫞破屋來住著,早晨走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 (郁達夫《故都的秋》)

以秋天坐在院子裡能聽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來襯托出周圍環境的寧靜及作者悲涼的心境。

(2)對比則是把對立的事物,或景,或境,或人,或情,前後相敘,加以比照,來使人從中有所感有所悟,更加強烈而清晰地傳達出詩人所要表達的意旨,以增強藝術效果的表現手法。它強調的是通過比照更鮮明強烈地表達某種意旨。

如李白《越中覽古》:「越王勾踐破吳歸,戰士歸家盡錦衣。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

」詩人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今昔對比形成強烈的反差,讓讀者清晰的感受到歷史盛衰的無常。這裡重點是通過今昔兩種境況的對照,使人從中清晰強烈地感受到某種哲思,而不是為了突出其中的某一種境況。

2.比喻、暗喻、借喻、借代

(1)比喻:本體(被比喻的事物)、喻體(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詞(比喻關係的標誌性詞語) 種類:明喻甲像乙。

本體、比喻詞、喻體三者明明白白都有。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像、彷彿、似、猶如……

(2)暗喻甲是乙。 本體、喻體都出現,中間用"是、成了、變成"連線更多的時候,烏雲四合,層巒疊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甲代乙。 不出現本體,直接敘述喻體。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傑怕熊罷。

博喻連用幾個比喻共同說明乙個本體。雨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4)借代: 借代是用相關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手法。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出說的人或事物。

借代的種類:①用事物的特徵代本體事物:紅眼睛原知道他家裡只有乙個老娘。

②具體代抽象: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③專名代泛稱:我們的時代需要千千萬萬個雷鋒。

④部分代整體:詠罷低眉無寫處,

⑤結果代原因:專弄文墨,為壯士捧腹(捧腹是笑的結果)運用借代必須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徵,借代的借體和本體事物不能出現。

借代和借喻異同點:它們都是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體不出現。不同點:

借代的作用是"稱代"就是直接把借體稱為本體,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構成借代的基礎事物的相關性,要求借體和本體有某種關係。

構成借喻的基礎是事物的相似性,要求喻體和本體有某些方面的相似。

3.對偶

對偶:對偶是用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

對偶的種類: 1正對: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補、相稱的對偶形式。

例子:「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

2反對:上下句意思相對、相反的對偶形式。

例子:「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3串對:上下句的意思具有承接、因果、遞進、假設、條件等關係的對偶形式。

例子:「才飲長江水,又食武昌魚。」

4.反覆

(1)反覆的定義:(重現)為了表達強烈的感情,有意重複使用某個詞語句子或句組,這種修辭方法叫反覆。

(2)反覆的種類: ①接連反覆:等待著,等待著,載著你遺體的靈車,碾過我的心。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

②間隔反覆: 好個"友邦人士"!日本帝國主義的兵隊強佔了遼吉,炮轟機關,他們不驚詫;阻斷鐵路,追炸客車;捕禁官吏,他們不驚詫。

中國國民黨統治下連年內戰,空前水災,買兒救窮,砍頭示眾,密密殺戮,嚴刑逼供,他們不驚詫。在學生情願中有一點紛擾,他們就驚詫了!

(3)反覆的作用:強調作用,用於抒情寫景,感染力強。 5.通感

(1)通感:(移就) 通感就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感、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通過比喻或形容溝通起來的方式。

(2)分類:分為形容的通感和比喻的通感。

形容的通感:紅杏枝頭春意鬧。

比喻的通感: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

6.呼告

(1)定義: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種修辭方式。也就是對本來不在面前的人或物直接呼喚,並且跟他說話,一般可把它分為呼人、呼物兩種形式。

例子:雷鋒啊,你雖然生活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但人們從你身上,也從千千萬萬革命戰士的身上,看見了未來的人類,共產主義的人類。(呼人)啊,電!

你這宇宙中最犀利的劍呀!我的長劍被人拔去了,但是你,你能拔去我有形的長劍,你不能拔去我無形的長劍呀!(呼物)

7.互文

互文:指古詩文的相鄰句中所用的詞語互相補充,結合起來表示乙個完整意思的一種修辭方法。

例子: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答題智慧型結晶

表現手法從廣義上來講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辭和表達思想感情時所使用的特殊的語句組織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體地可以由點到面地來抓它的特殊表現方式,首先是字詞、語句上的修辭技巧,種類很多,包括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擬人、用典等等;從作品的整體上來把握它的表現手法時,就要注意不同文體的作品,

抒情散文的表現手法豐富多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抑揚結合、 象徵等手法;

記敘文的寫作手法如首尾照應、畫龍點睛、巧用修辭、詳略得當、敘議結合、正側相映等;

議**寫作手法如引經據典、巧譬善喻、逆向求異、正反對比、模擬推理等

**的描寫手法、烘托手法、伏筆和照應、懸念和釋念、實寫與虛寫等。

表現手法的分析是一種很泛的題目,答題時要注意完整地理解題目的答題要求,要簡潔準確地答題,對有些題目如欣賞寫作技巧的題,應結合上下文語境、文章題材與體裁風格等來準確把握,選取其中最主要的一種回答即可,不必面面俱到,如**塑造人物的種種手法,如散文抒發情感的種種手法等,盡量抓到得分點。

詩歌鑑賞的表現手法

三維目標 1 了解詩歌的特點,包括語言 結構 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等方面。2 把握一些詩歌的解題技巧,提高解題的準確率。3 把握詩的創作方法和表現手法。4.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國學經典,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的語言風格和作者的寫作背景。2詩歌鑑賞題回答的表述技巧。教學...

詩歌鑑賞表現手法教案

詩歌鑑賞專題之表現手法 學習目標 1.能指出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2.能分析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3.能根據題目要求,用通順的語言,規範答題。一 說說下列詩句的主要表現手法 1 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4 楊柳岸曉...

高考詩歌鑑賞常用表現手法

在詩歌鑑賞的備考練習中,同學們常常出現對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使用時張冠李戴等問題。為此,現將詩歌鑑賞中20種常用表現手法進行簡潔盤點,以便大家更好地應對高考。1 對比 對照 錢起 暮春歸故山草堂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該詩通過 春殘 鳥稀 花盡 花飛 與 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