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詩歌表現手法抒情與結構

2021-03-04 09:59:49 字數 4645 閱讀 2366

鑑賞詩歌表現手法——抒情與結構july

鑑賞詩歌表現手法——抒情與結構

【教學目標】

1、理解並能辨析詩歌景與情的關係

2、理解並能辨析詩歌構思的抑揚、照應及其作用

3、明確高考試題命題點

4、掌握試題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學重點】

解題思路和方法

【教學方法】

練習、講授、歸納

【教學步驟】

一、詩歌景與情的關係和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托物言志、借古諷今等表現方式

古詩詞以描寫、抒情為主要表達方式。結構上往往描寫在前,抒情在後,描寫是為抒情作鋪墊,抒情是描寫的昇華。詩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實飽滿,意蘊很深,是詩人用來抒發感情的詩句。

一般來說,分析詩人的心境與情感都要把握這些抒情詩句。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兩種。

直抒胸臆——詩人在其詩作中袒露襟懷,不假掩飾地抒發激情、快意或愁緒。

間接抒情詩人們往往借助多種藝術方式,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1、敘事抒情:通過記敘人物的經歷或事情的發生、發展、變化的過程,抒發的內心感受。如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值得紀念的往事,暗示南宋人民有力量保衛自己的國家,表達抗金復國的決心。

2、借景抒情(寓情於景,以景結情,緣情寫景。):詩人把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全然寓於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借自然景物抒發感情。

一般情況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烟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盡長江天際流。全詩沒有一字說惜別,沒有一字說傷懷,但傷懷惜別之情悠悠無盡,隨水長流,滾滾江水猶如對友人的不斷思念。唐朝李華的《春行即興》: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花自落鳥空啼,強調了春山一路山花爛漫、鳥語婉的佳境卻無人來欣賞,以樂寫哀,以鬧寫寂,寫出了詩人對時代的感慨。

3、用典抒情: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

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個人的意緒和願望等等,屬於借古抒懷。如曹操的《短歌行》: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陸游《書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等;

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想而尋意於言外。如姜夔的《揚州慢》: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淒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4、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諭當朝。如劉禹錫的《石頭城》: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王安石的《桂枝香

金陵懷古》: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殘陽裡,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雲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

六朝舊事隨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後庭》遺曲。

5、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詩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徵,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人格化的色彩。如虞世南的《蟬》:

垂綏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播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含的真理,也就是立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藉,自能聲名遠播,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在品格的熱情讚頌和高度自信。

6、托物寓理:古人寫哲理詩往往不是直言其理,而是借助形象表達哲理。宋代朱熹的《觀書有感》: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首詩抒寫的是有關讀書的意義和情趣。

通篇借方塘見意,把人的大腦比喻方塘,把大腦中的知識比作天光雲影,以塘清是活水注入,比喻人們要想保持大腦有鮮活的思維,就應當不斷地從書中汲取知識。

【高考試題】

1、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做答(8分)

春行即興

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參***】這首詩寫了作考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

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者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淒涼之情。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按要求答題。(6分)

端居李商隱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端居:閒居。素秋:秋天的代稱。

這首詩的

三、四兩句在藝術手法上有什麼特點?請簡要分析。(3分)

【參***】在藝術手法上,第

三、四句的最大特點是借景抒情。詩人借助對青苔、虹樹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寫,賦予客觀景物以濃厚的主現色彩,營造出了冷寂、淒清的氛圍,表達了悲愁,孤寂和思親的情感。

從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

3、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丹陽送韋參軍

嚴維暮春滻水送別韓琮

丹陽郭裡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綠暗紅稀出鳳城,暮雲樓閣古今情。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行人莫聽宮前水,流盡年光是此聲。

【注】鳳城:京城。

(2) 《暮春滻水送別》是怎樣融情於景的?請作簡要賞析。(4分)

【參***】這首詩將友情、世情等濃縮為

古今情,融入由綠暗、紅稀、暮雲、宮前水等意象組成的一幅感傷畫面之中,形成了融情於景的藝術特色。

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小齋即事

劉一止憐琴為弦直,愛棊因局方。未用較得失,那能記宮商?

我老世愈疏,一拙萬事妨。雖此二物隨,不繫有興亡。

劉一止: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進士。曾任監察御史等職,有記載說他曾因忤秦檜而被罷官。局:指棋盤。

為什麼要寫琴棋二物?他想借琴棋抒發一種什麼樣的情懷?(6分)

【參***】寫琴棋二物是托物言志。他以琴棋二物的品,來寫自己的志;直——正直、方——有稜角。正因為自己的方直之品不變,結果到頭來世愈疏、萬事妨,只落得小齋獨處,無關乎國家的興亡了。

這些都抒發了對個人遭遇的感慨,對世事譏諷的情懷。

【歸納總結】

從高考試題來看,抒情方式中以考查間接抒情方式為主,試題型別或指明鑑賞的角度,要求考生結合詩歌內容來分析這種抒情方式是如何體現的;或要求判斷詩歌的抒情方式是什麼,並評價這樣寫有什麼樣的表達效果。

這類命題著重點是詩歌整體的藝術表現特色,主要應該從詩歌的整體構思、詩歌整體的藝術技巧方面來解答。答題時首先要注意詩歌寫了什麼景或用了什麼典或該物有什麼樣的特點,然後指出其用的是哪一種抒情方式,結合詩歌內容作具體分析,指明其表達效果如何,最後指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概括起來——

賞析表達方式:怎樣敘(描寫)+敘(描寫)什麼+抒什麼情

賞析表現手法:手法+表達作用(句意+主旨情感)

二、詩歌構思

中國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因其篇幅的短小和字數的限制,在起承合的結構上,詩人為了表情達意的需要,探索出了許多結構形式,常見的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重章疊句、先景後情、卒章顯志等。

篇章結構:首句標目、開門見山、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層層深入、過渡照應、伏筆鋪墊等。

1、首尾照應

照應是指詩歌篇章間的伏筆照應,又叫呼應,是古典詩歌常見的一種結構形式。一首詩不論律詩還是絕句,都應有頭有尾,前後內容就要有內在聯絡,前面交待過的話,後面得有照應;後邊要照應的話,前邊得先有個交待,形成乙個有機的整體,這樣,詩歌前後才能貫串,情節連貫、脈絡清晰、結構緊湊,使讀者容易掌握全詩的脈絡。

首尾照應,即開頭與結尾的照應,這樣照應使詩歌在結構上有渾然一體之感,能更加突出主題,起到良好的表達效果。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採用今昔、他我、物我照應的方式,來抒發自己或他人情感。

2、開門見山、是指詩歌開頭就進入正題,不拐彎抹角。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

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開頭一句,以問引起,祠堂何處?

錦官城外,數里之遙,遠遠望去,早見翠柏成林,好一片蔥蔥鬱鬱,氣象不凡,那就是諸葛武侯祠所在了。這第一聯,開門見山,灑灑落落,而兩句又一問一答,自開自合。

3、層層深入

層層深入就是指詩歌在內容由淺入深,環環相扣的結構形式,使全詩結構嚴謹,條理清楚。

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採用了層層深入的結構方式,表達織女隔著銀河遙思牽牛的愁苦心情,表現了愛情受折磨時的痛苦。詩歌從遙望中的牽牛星、織女星寫起,由遠及近,視線移到織女星,織女織成布才能與牛郎相會,可是終日織不成,急得淚如雨下。相隔淺淺的一道銀河,就是不能相會。

詩歌由事而人,再到人的感情。情景交融,聲情並茂,哀怨動人。

4、重章疊句

重章疊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結構形式反覆詠唱的一種結構方式。如辛棄疾的《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詩的上片寫的是年輕時候無所事事,無病呻吟的閒愁,下片寫的是而今關懷國事報國無門的哀愁。上下兩片採用了重章疊句的結構形式,愛上層樓愛上層樓,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在這樣反覆詠唱中,使語言具有**美,又在內容上形成鮮明對比。

5、先景後情

寫景抒情詩有的不以描寫的景物作為詩表現的主體,而著重表現詩人因描寫的景物而產生的思想感情,抒寫詩人自身觸景而產生的思想感情活動,塑造詩人自身的形象,創造意境,表達主題。觸景生情的詩,往往先景後情。

詩歌鑑賞表現手法

表現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一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兩種。間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二 描寫手法主要有 1 情景交融 寓情於景 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情感。2 對比 襯托 烘托 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寫事物鮮明突出。3 聯想想象 虛實結...

詩歌鑑賞的表現手法

三維目標 1 了解詩歌的特點,包括語言 結構 表達方式和表現手法等方面。2 把握一些詩歌的解題技巧,提高解題的準確率。3 把握詩的創作方法和表現手法。4.熱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國學經典,增強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教學重點 1.了解詩歌的語言風格和作者的寫作背景。2詩歌鑑賞題回答的表述技巧。教學...

詩歌鑑賞表現手法教案

詩歌鑑賞專題之表現手法 學習目標 1.能指出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2.能分析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3.能根據題目要求,用通順的語言,規範答題。一 說說下列詩句的主要表現手法 1 憑誰問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3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4 楊柳岸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