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鑑賞之藝術手法

2021-03-04 09:59:49 字數 6470 閱讀 3853

詩歌鑑賞專題之四————藝術手法類

詩歌鑑賞中的表現手法與藝術手法一樣嗎?

不一樣。表現手法只是藝術手法的一種。

藝術手法也叫藝術技巧、藝術特色,它包括:表現手法、修辭方法和表達方式。

具體區別:

1.修辭手法修辭手法是針對具體的句子而言的。

凡是使句子更加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和藝術美感的方法或手段,都可稱為修辭手法。

修辭手法的種類很多,內容博雜。但高考語文考試大綱要求學生掌握的修辭手法(辭格)共有八種:比喻、比擬、借代、誇張、對偶、排比、設問和反問。

2.表達方式:

表達方式亦可稱為表達方法,是作者根據客觀事物和表達思想感情的需要而運用的一種語言表達形式,屬於文章的整體的語言運用形式。

常用的表達方式有五種:敘述、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

3.表現手法

主要著眼於使文章的整體或部分產生效果。

表現手法也可稱為表現方法(或表達技巧),凡是能使文章整體或部分產生鮮明強烈的印象,達到感染讀者的藝術效果的手段或方法,都可視為表現手法。

常見的表現手法有:賦、比、興、烘托、象徵、用典、白描、蒙太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心理刻畫、寓莊於諧、聯想和想象、象徵、對比、襯托、烘托、伏筆鋪墊、照應(呼應)、揚抑(欲揚先抑、欲抑先揚)、借景抒情、借物喻人、以小見大、開門見山等等。

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的區別:

表現手法和修辭手法都能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但表現手法是用以增強文章的整體或某一部分的表達效果,而修辭手法則是增強文章中句子的表達效果,主要著眼於對句子的修飾;表現手法是從巨集觀角度表現文章的,而修辭手法是從微觀角度表現文章的。

● 藝術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寫手法和修辭手法三大類。

◆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

◆描寫手法主要有:①情景交融:間接`而含蓄,景色描寫中寄予著詩人的情感。對比烘托: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使所寫事物鮮明突出。

③虛實相生、想象聯想:想象猶如天馬行空,奇思遐想與自然實際相結合。 象徵:

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意義的手法。 ⑤托物言志:感物抒懷,隱晦地表情達意,含蓄蘊藉。

⑥細節描寫:細微之處(動作、神情、情節等)真實、準確、傳神。比如「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2023年全國卷張籍〈〈秋思〉〉) ⑦白描:

即不加渲染烘托,粗筆勾勒,真切深刻。 ⑧用典:使用典故使詩歌語言凝練,內容豐富,增加表達的生動性和含蓄性。

使用疊詞:增加韻律感,起強調作用。

◆修辭手法主要有:①比喻:化平淡為神奇,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

②借代:以簡代繁,以特徵代其物, ③比擬:描繪形象,表意豐富。

④誇張:揭示本質,給人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想,創造氣氛。 ⑤對偶:

有**美,表意凝練,抒情酣暢。 ⑥反問:加強語氣。

⑦設問: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⑧雙關:

意在言外,言此而意彼。 ⑨比興:先言它物引起所詠之物。

以下是高考重點考查的六種表現手法:

1 襯托。襯托分正襯和反襯。正襯如: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反襯又有動襯靜,如:「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以聲襯靜,如: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以樂景襯哀情,如:「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又如:「遲日園林悲昔遊,今春花鳥作邊愁(杜審言〈〈渡湘江〉〉)」。

2 動靜結合。詩人描寫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動態與靜態的相互映襯,可以動靜結合,也可以靜寫動,也可以動寫靜,以動襯靜。

3 虛實結合。有時是相反相成形成強烈對比,從而突出中心;有時則是相輔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以突出中心。

4 色彩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傳達出愉悅的情感,也可以反襯感傷之情。

5 觀察角度的變化。視覺角度:俯視、仰視、遠眺、近看。

空間角度:由遠及近或自上而下等。五種感覺:

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情感角度的變化,常見於表達思念之情的詩歌,也叫對寫法。如高適的《除夜》、杜甫的〈月夜〉、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6 各種修辭手法。比喻、比擬、誇張、對比、對偶等。

具體闡釋如下

一、巧用修辭在眾多的詩歌中,常用的修辭有以下幾種:

1、比喻比喻除使詩歌所描繪的意象更加形象生動外,還可體現出意象的情態特徵。如:

蘭溪棹歌戴叔倫

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

析:「如眉」:以眉喻月,繪出了三月時月亮的形狀並體現出了它的清秀。「鏡」:以鏡喻蘭溪之水,寫出了蘭溪水之清澈明靜;亦反襯出月光的明潔。

2、隱語(諧音)、雙關

在有些詩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為了表達出一種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採用隱語、雙關的修辭手法,如:

竹枝詞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析:「晴」與「情」同音,是雙關隱語。這是作者用民歌體寫的戀歌,雙關隱語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

從前兩句詩意看,大概女方在楊柳飄拂、波平浪靜的江邊行船,聽到岸上愛戀她的青年男子在對她唱歌言情,但傳情的含蓄,給女方獲得的印象是「道是無情卻有情」。

其它修辭,如反覆、排比、誇張、比興等手法,由於比較簡單或常用於現代詩歌中,不予分述。

3、通感

聽箏柳中庸

抽弦促柱聽秦箏,無限秦人悲怨聲。

似逐春風知柳態,如隨啼鳥識花情。

誰家獨夜愁燈影?何處空樓思月明?

更入幾重離別恨,江南歧路洛陽城。

簡要分析頷聯描寫**給讀者帶來的感受所用藝術手法及其作用

比喻或通感(1分 )箏聲像柳條拂著春風,又像杜鵑鳥繞著落花啁啁啼血(1分),以視覺寫聽覺,化無形為有形,更加形象可感(2分)

二、表現手法

(一)象徵

象徵是詩歌慣用手法,主要作用是用物象徵人的品德節操。如:以「梅」象徵高潔、清秀、淡雅、素樸;以「菊」象徵高潔、傲霜鬥雪的堅強,被稱為「隱逸之花」;以「蘭芷」象徵名貴、孤芳、清高;以「牡丹」象徵富麗;等等。

屈原用「蘭芷」象徵自己的芳香、不與世同流合汙的高尚節操;陸游以「梅花」象徵自己的孤高與勁節(《卜運算元?詠梅》);等等。

(二)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徵義來表達個人胸懷心志的一種藝術手法,又叫感物抒懷。托物言志詩,又叫寫物詩。如:

墨梅王冕

我家洗硯池頭樹,朵朵花開淡墨痕。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析:此詩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發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樣的高潔、淡雅,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

類似的還有于謙的《石灰吟》、陸游的《卜運算元?詠梅》、張九齡的《感遇》等等。

(三)注重寫景

詩歌「貴含蓄,忌直露」,有情不直言情,有恨不直言恨,如何傳情達意?古人慣用手法便是借景達情了。常用寫景方式有:

1、側面烘托

詩人在寫景時,不從正面景物入手,而是從與其有關的側面景物入手,以對側面景物的描寫來達到反映主題的效果,即是側面烘托。如:

石頭城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析:本詩題為「石頭城」,明顯是寫「石頭城」,但詩歌不從石頭城入手,卻從石頭城周圍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寫出了石頭城這一「故國」的沒落與荒涼。

又如: 夜雪白居易

已訝衾邊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析:第一句觸覺,第二句視覺第四句聽覺,詩人沒有直接描寫雪景,而是通過感官上的主觀感受,側面烘托雪之大,天之冷。

2、以景襯情(景)

詩人在描摹細微婉曲、隱秘難言的情感或濃情密意時,往往通過景物來渲染襯托,如:

[雙調]清江引秋懷張可久

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

析:本詩前兩句,作者道出自己的鄉思情。然而這種鄉思情有多深有多濃?

作者沒有直接外露,卻是以「西風」「紅葉」「黃花」「芭蕉」「秋雨」這些富有季節特徵的一組景物構成意境,渲染出一幅色彩濃麗的秋景圖。那麼作者為什麼把這幅秋景著上濃麗的色彩呢?一想便知:

襯自己濃濃的鄉思情!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析:這是一首隱逸詩,作者寫出了空山的寧靜、幽深。作者在渲染空山的靜時採用了以鬧襯靜的方法外,還用了以景襯靜景的方法:

返影(斜陽返照)寧靜詳和,靜靜地照在深林里的青苔上,更顯深林的幽與靜——以「返影」襯空山的幽靜。

3、側重寫動、靜景或動靜景結合或動靜景相互映襯

在一些山水詩中,往往有靜景,如山、月等;動景,如水流、風搖等等。據側重點的不同,作者有時只寫動景或靜景,有時動靜景兼寫,有時為寫靜景而以寫動景來襯托,有時為寫動景而以寫靜景來襯托。如王維的《鹿柴》以「人語響」襯「空山」之靜;其《山居秋暝》以「竹喧」「蓮動」來襯「空山」之靜,抒發一種閒情逸致。

戴叔倫的《蘭溪棹歌》採用了動景(前兩句)靜景(後兩句)結合的方法,將山水的明麗動人,月色的清爽皎潔,漁民的欣快歡暢,淋漓盡致地展現在明澈秀麗的畫卷中。

4、塑造意境,渲染氛圍,抒發情感

古今詩歌中,先寫景後敘事抒情或全篇寫景的詩作很多,詩人往往借助景物把氣氛渲染得濃濃的,為下文抒情作鋪墊或融情入景中。根據景物的性質可分為喜景和哀景。

①喜景襯喜情,哀景襯哀情

「情樂則景樂,情哀則景哀」,詩人的高妙之處就是把情融入景中,通過景傳達自己的喜怒哀樂,做到情景的交融。如:

登高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析:詩的前四句描繪了一幅蒼涼恢廓的秋景——哀景:急風震撼高天發出怒號的聲音,猿猴哀鳴,渚清沙白,飛鳥之影映入寒渚,木葉紛紛凋落,江水奔騰湧流,一片深秋的淒清之色。

為下文四句渲染了濃濃的愁意,水到渠成地抒情作了很好的鋪墊。下文四句敘事抒情——哀情:交織著對國運艱難的關注,對淪落他鄉不勝的感傷。

又如:如:

楓橋夜泊張繼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也是以哀景寫哀情。

②喜景襯哀情

以樂景寫哀,更見其哀。如:

絕句杜甫

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析:本詩作於廣德二年(764),當時詩人客寓成都,亟思東歸,因戰亂道阻,未能成行,所以有後兩句的嘆息。但詩的前兩句卻勾畫了一幅幅濃麗的春日畫面,極言春光融洽。

如此美景,何以思歸?原來這是以樂景寫哀情。如此謀詩,才能寫出詩人歸心殷切:

以客觀景物與主觀感受的鮮明對照,反襯詩人思鄉之情更加濃厚。

5、虛實結合:詩歌藝術中的虛與實

詩人在詩歌創作中,離不開聯想和想像。聯想和想像對表現詩歌的主題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聯想與想像須有一定的現實根基——現實客觀景物或事件。

實景是詩人描寫的現實客觀景物,虛景是詩人通過聯想或想像而虛擬的景物,虛實結合更能表達出一種濃溢的情思。如:

塞上聽吹笛高適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天山。

析:一二句實寫景,描寫的內容是胡天北地,冰雪消融,牧馬的季節到了。傍晚,戰士趕著馬群歸來,天空灑下明月的清輝。

在如此蒼茫而又清澄的夜景裡,不知哪座戍樓裡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調啊!三四句虛寫景,將「梅花落」拆用,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落梅的花片,它們四處飄散,一夜之間和色和香灑滿天山。此詩抒寫戰士們由聽曲而想到故鄉的梅花(胡地沒有梅花),想到梅花之落,寫出了他們的濃濃的思鄉情。

(四)卒章顯志

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結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閒放,不為五斗公尺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表達實現理想的豁達。

三、結構

在詩歌的結構安排上,詩人也是獨具匠心的。常用的結構模式有:

(一)層層渲染、鋪墊,如:

江上看山蘇轍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暮行百里一回頭,落日孤去靄新畫。

前山更新色更深,誰知可愛信如今。唯有巫山最濃秀,依然不負遠來人。

析:此詩通過色彩的層層渲染,描繪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的「荒村」、「落日」時分的「靄新畫」、「更新色更深」的「前山」,已讓詩人觀止,抒發感嘆——誰知可愛信如今!

卻哪知巫山最濃秀?層層的渲染,達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二)首尾照應

在一些詩歌中,詩人往往採用今昔、他我、物我對照的方式,來抒發自己或他人情感,如:

訴衷情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州!

析:此詩共分兩闋,下闋照應上闋。「心在天山」與「當年」句相應;「身老蒼州」與「關河夢」句相應,目的在於構成對照,抒發了詞人心酸遺恨的蒼涼心情。

(三)結構對比

對比手法在詩歌中運用較多,因其具有層次性的特點,結構性較強,如:

畫眉鳥歐陽修

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籠裡,不及人間自在啼。

析:這首詩就運用了對比手法:前兩句(寫自由自在,任意翔鳴的畫眉)與後兩句(寫陷入囚籠,失去了自由的畫眉)構成對比,結構明晰。

表達作者對禁錮思想、束縛人才現象的抨擊和對言論自由、解放人才理想的嚮往。

詩歌的表達技巧是多方面的,還有如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表現手法、欲揚先抑的技巧等等,只要我們在訓練中認真總結,歸結模式,詩歌表達技巧的鑑賞問題,還是可以解決的。

詩歌鑑賞之藝術手法練習

姓名學號 閱讀下面的詩歌,然後回答問題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注 蕭蕭班馬 出自 詩經 班馬,離群之馬。1 頸聯用怎樣的藝術手法表達出作者什麼樣的思想感情?謝亭送別徐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

2019詩歌鑑賞之藝術手法教案

高三語文組 2013.3.27 一 解題指導 這類題目一般設定為 簡析這首詩的藝術特色 第 句 聯 運用了什麼藝術手法,試簡要分析 等。我們回答此類問題時應該做到把握作者在詩歌的整體或區域性 某一句或幾句 所運用的藝術手法,並且要了解運用此手法所產生的藝術效果。表現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感情的手段方法,...

詩歌鑑賞之抒情手法

4 考題回放 秋思張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請賞析三四兩句所使用的藝術手法。這首詩運用了手法,描繪了 行為細節,非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 情感,達到了表達效果。端居李商隱 遠書歸夢兩悠悠,只有空床敵素秋。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問 三 四兩句在抒情方式...